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神光一時興起,拉著蕭源說,“走,我帶你去打扮。”

  “好,不過我可不畫額黃妝。”蕭源不想掃嫂嫂的興。

  “放心,我也不愛額黃妝。”陸神光笑嘻嘻的應了。

  “少夫人,五姑娘,霍家的嫁妝送來了!”陸神光院子裡的下人,欣喜的前來報導。

  “真得?”蕭源和陸神光對視一眼,“大嫂,我幫你核對三嫂的嫁妝。”蕭源很乖巧的說。

  “好。”

  蕭珣的書房裡,蕭珣低頭專心閱讀這霍家來信,蕭澤在一旁恭敬的垂手站立。

  “霍家派誰來的?”蕭珣看完後問道。

  “霍家大郎君,他們先把弟妹的陪嫁送來,送完後他也不回去了,就等著弟妹過來。”蕭澤說。

  蕭珣點頭,“你和霍大郎君說,春寒比冬寒更甚,霍大人有腿寒之疾,讓他千萬注意。”

  “是。”蕭澤退下。

  蕭珣等兒子下去後,抬頭望著紙窗外隱隱跳躍的燭火,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我在看晉史的時候,發現了我之前看錯了,把陛下和殿下看渾了,我之前查錯了,果然陛下是皇帝的專稱,殿下是很多皇室成員的稱呼,謝謝大家一次次的指正,麼麼~~~~O(∩_∩)O~~~

  開心完後,說件憂傷的事,我把文稿里的陛下和殿下改過來後,準備去改正文裡的,結果沒想到……修改的時候,一不留心居然把47、48兩個章節聯合在一起發,一下子47章從四千多字變成了一萬多字!淚奔~~o(>_<)o ~~

  看到那章一萬字多字的內容,我一下子心都疼碎了……原本讓管理員想把重複的一章鎖掉,順便加紅字提醒後面買的讀者不要買了,可看到章節上大大的紅字,我萬分不慡……總覺得非常礙眼,所以只能把後面的章節一章章提上來……

  所以這章是前面《賞花宴上、下》也就是47、48合併後,多出來的章節,原先的60《家譜》章節,已經被我放到上面一章去了,內容沒改,大家不用看了

  這章(61章)只是因為前面章節合併導致的,以前買過V的讀者沒有任何損失,後來買V的讀者也沒有任何損失~\(≥▽≤)/~

  最後,求安慰 ╭(╯3╰)╮

  ☆、62、亂起(上)

  蕭家給霍家的聘禮僅比給陸家的少一點點而已,同樣霍家送來的嫁妝也只比陸家低一點而已,尤其是一套七尊的上古玉雕,潔白無瑕的質地,古樸大氣的雕刻,在無數金玉珠寶中尤顯出眾。饒蕭源和陸神光見慣了奇珍異寶也被這些珍奇的玉雕驚艷了一回。真是完美的藝術品啊!蕭源暗暗驚嘆,這霍家為阿鸞的陪嫁,可算是費盡心思。珠寶易尋,古董難求,這古物,尤其是極品古物都要花心思找的。

  蕭沂成親的院子,是一半照著冀州樣式來的,這倒不是專門為霍寶珍一人破例,而是蕭家的媳婦基本都來自全國各地,每處風土人情不同,蕭家在新媳婦入門時,總會儘量照著新媳婦的習慣改建新房,當然有這種待遇的媳婦也不多。霍家的下人們在蕭家下人的指引下,將新嫁娘的嫁妝一抬抬的抬入院子裡,一項項的入庫記帳。這幾天這裡白天大門都是敞開的,為了就是讓前來賀喜的親朋好友參觀新娘的嫁妝。

  陸神光就在院子裡看了一回,就把核對嫁妝的任務交給了自己的心腹嬤嬤,自己則和蕭源一起準備晚上的晚宴,今天是上元節,又是霍大郎君來的日子,晚上的宴席定是要大辦特辦的。

  “元兒,你見過霍家大郎君嗎?”陸神光問。

  “沒有,霍家的郎君,我見過二郎君和五郎君。”蕭源說,霍行雲那漂亮混血的容貌讓蕭源印象很深刻,話說霍家人似乎都有外族血統,連霍二哥的眼睛都似乎隱隱帶一點藍色。

  陸神光想了想,“你在冀州有吃到過什麼冀州特產嗎?”

  “孜然羊肉?”蕭源想了想問,不對,孜然羊肉不是冀州特產,是胡族特產,霍家是因為家裡和胡勛貴族聯姻,才有這樣的菜餚的。

  “你啊!”陸神光好笑的搖頭,不過元兒也提醒了自己,霍家的人飲食習慣可能偏重一些,不一定是冀州的口味。

  霍家同蕭家有通家之誼,大秦對禮教要求也不嚴格,所以晚上設宴的時候,女眷們都出席了,連大長公主都出席了。

  蕭源坐在大嫂下方,目光不動聲色的打量著霍大郎君,出乎蕭源意外的是,霍家大郎君霍行之和霍二一點都不像,如果是霍二是英姿勃發的武將,那麼霍大就是儒雅溫柔的文士,謙和得體的談吐,讓人如沐春風的微笑……輕而易舉的贏得了蕭家所有人的好感,難怪霍家讓霍大來送嫁妝。

  連一向嚴肅的長公主對霍行之也露出了讚許的微笑,她之前一直有些看不上霍寶珍,現在見霍行之如此,對未來的小孫媳婦倒是有點期待。

  蕭源上去給霍行之見禮的時候,霍行之微微笑道:“都是自家人了,五姑娘何必多禮呢。”說著又讓僕從取出一隻小匣子遞給蕭源身邊的丫鬟。照理以兩人的輩分,是霍行之不需要給蕭源見面禮,但霍行之今年已經二十有六,最大的孩子和蕭源是同歲的,霍行之自己都覺得不給不好意思。

  “都說是一家人了,何必那麼多禮呢。”蕭珣說道,又對女兒說:“既然是你霍大哥給你的,你就收下吧。”

  “是,多謝霍大哥。”蕭源屈身道謝,讓丫鬟收下了小匣子。

  霍行之含笑點頭,心裡暗暗替小妹慶幸,不管怎麼說,蕭家是講規矩的人家,內宅中重要的女眷,不管心裡如何想,脾氣都算和善的,只要阿鸞不犯了忌諱,以她的身份和家世,應該能在蕭家過的不錯的,再說蕭沂成親後就又要回通州了,上有長媳、長孫媳伺候老人,身為嫡次子的媳婦,小妹也不用待在吳郡了。

  大長公主年紀大了,酒過一巡就有點倦了,蕭源年紀小,身體也弱,祖孫兩人就先下去了。長公主、劉氏、陸神光三人,也沒有多留,今天是上元節,女眷們都約好了去街上玩呢!再說女眷在,男人也沒說不了什麼話。女眷這一走,屬於男人的宴席才算正式開始,每人身旁的清雅的木製小香爐撤下,換上了四尊壓著地衣的鎏金青銅獸香爐,半人高的燈燭燃了一排又一排。燃著無煙炭火的青銅火爐將大廳熏得溫暖如春,清秀的丫鬟退下,換上了衣裝輕薄、容貌美艷的姬妾……

  蕭源靠在曾祖母懷裡,遠遠望著大廳各種妙曼的身姿,聽著靡靡之音,不由撇嘴,哼!早上還想誇大哥是新好丈夫呢!現在收回了!

  大長公主見蕭源小嘴嘟了嘟,滿臉不自在不由樂得一笑,將小丫頭往懷裡摟了樓,“你這傻孩子,你母親和你嫂子都沒吃醋呢!你倒吃起醋來了!”

  “曾大母。”蕭源不依的摟著她的腰。

  大長公主哈哈笑道,“好好!以後元兒的夫君不許納妾,誰敢惹我的元兒生氣,就打他板子!”

  “好!”蕭源咯咯一笑,往曾祖母懷裡蹭。

  今夜的蕭家燈火通明,哪怕在院子裡,不用打燈就能看清路,下人們小心的抬著軟轎往大長公主的院子走去。大長公主柔軟細緻的手輕輕的撫摸著曾孫女的頭髮,“今天怎麼不出去玩呢?”

  “人太多。”蕭源皺了皺鼻子,“煙味太大,我陪曾大母在家裡賞燈。”這麼多花燈燃著,光是油燭的味道她就受不了了,蕭家的燈油是用純清的茶油,無煙明亮,其他人家的花燈就不一定了。

  “別人都喜歡,偏你受不了?”大長公主輕拍她背,“你陪了我,別人怎麼辦?”

  “嗄?”蕭源抬頭,就見顧熙含笑站在軟轎前,“給曾大母請安。”他從小就和蕭源同一稱呼大長公主,大長公主也很喜歡顧熙。

  “表哥,你怎麼來了?”蕭源從大長公主懷裡起身,端莊的坐著。

  “我猜你肯定是懶得出門,就特地來接你的,姐姐在等你呢。”顧熙含笑說。

  “去玩吧,老陪著我這個老婆子有什麼意思。”大長公主輕拍她的小臉說。

  “是。”蕭源下了軟轎,剛剛見過客,身上的穿戴出去玩也不失禮。

  “我明天就要回副都了。”顧熙輕聲說。

  “這麼快?”蕭源驚訝的問,“我以為你起碼正月二十才走。”

  “父親想讓我早點去。”顧熙微微一笑,輕輕的牽起蕭源的手,“走吧,姐姐還在等我們呢。”

  “表哥,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蕭源關切的問,她和顧熙熟的不能再熟了,總覺得他今天有點怪怪的。

  “我能有什麼心事啊,就是愁先生布置的功課還沒完成呢。”顧熙笑了笑。

  “是什麼功課?如果是書畫,我能幫你呢。”蕭源見顧熙不願說,順著他的意思轉移了話題。

  “沒事,也沒有多好了,都是策論。”顧熙說。

  “那就幫不了你了。”策論蕭源跟外公學過,但涉及面廣,蕭源思維又太過放空,寫出來的文章不倫不類,時常把顧雍鬧得頭疼,後來就乾脆不教她了。

  顧熙從下人手上拿了一盞牡丹花燈,“今天這麼好的日子,別說功課了,走,我帶你去玩。”

  大街上已經人頭攢動,路上的行人摩肩擦踵困難的在街上走著,幸好正街上有專門讓士族走的大路,兩人在家僕的護送下,前去和顧照、陸神妃等人會合。蕭源本不想出來玩,可一出門的時候,見這麼熱鬧,街上燈火通明,早忘了先前說的“煙味太大”,津津有味的觀賞起路邊的花燈。

  顧熙偏頭望著蕭源怔怔的出神,眼底隱隱有著痛苦,這次過年回來,他好容易提起勇氣和父親說,想先和元兒定親,父親卻沒有答應,雖沒有罵他,但顯露的意思似乎不想讓他和元兒成親,又思及蕭姑父對他和元兒婚事曖昧不明的態度,顧熙不禁有些絕望,難道父親和蕭姑父都不希望他和表妹成親嗎?偏偏這種事他無法和任何人說,連祖父、祖母都不敢,他怕自己隨意說了,反而會壞事,說不定還會害了元兒。

  “表哥!阿寶!”蕭源搖晃著顧熙的手,“你在想什麼呢?”

  “傻丫頭,他看你發呆呢!”嬉笑著傳來,顧照笑著走了出來,直接推了推顧熙,“三郎,你傻了呢?”

  顧熙道:“姐,我在想明天我見不到姐夫了。”顧照的未婚夫是陸家的郎君,明天要來家裡拜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