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給父親請安,”

  “請祖父安……”

  參差不齊的請安才一結束,老太爺就耐煩地揮了揮手,“我可等不及你們吃飯,進去吧,你母親早等著了。”

  舒瑤奇異的目光在老太爺身上停留的幾秒,也沒有多說,早在上京之前就聽祖母林嬤嬤說過老太爺混不吝的性格,又有剛才蔣書玦提醒,自沒有驚愕。

  隨著眾人到了堂屋,一眼就能看到坐在最上首右邊的女子,她手裡翻著一本經卷,身著尋常錦服,頭飾更只有一個白玉簪子,卻有一種多少華服金玉都不能醞釀出的獨特氣勢。

  她只露出一個側臉,那臉上有歲月留下不能掩飾的痕跡,卻依舊能感覺到一種美,不同於年輕女子那種生機勃勃絕色傾城的美,而是一種自內而外來自修養和靈魂的美。

  “都來了,”她合上經卷,抬起頭看向眾人,嘴角一抹淺笑,目光更是沉靜睿智,似乎能讓所有的浮躁和不安都在她的眼神中安定下來。

  掌管公府多年的韓氏瞬間就沒有了氣定神閒,只覺得在這目光之下,自己所有的想法都無處可藏,便是經歷了重生的蔣舒玥也是如此覺得。

  這是一個早年聰慧絕倫,晚年更為睿智的婦人,蔣舒玥重新審視眼前本沒了多少印象的老夫人,上輩子老夫人在蔣舒瑤進宮之後不久,就和老太爺一同回了青州城,直到去世都沒有再回京。

  而如今只這一面,她就知道這是她想成事,就一定要放在心上的人物。她收緊目光,再不敢多打量了。

  一番寒暄見禮,老夫人陳氏又重點問了蔣書玴和蔣書玦的情況,這才滿意地看著自己的兒子,“你把書玴和書玦教育得很好。”

  其實陳氏心裡頭門兒清,書玴身上的銳氣得益於老頭子的教導,而書玦除了在青州那三年,基本算放養長大。

  但書玴娶妻生子,娶是一縣主,身份尊貴,也算配得上,總有她這風流兒子的一份功勞。

  陳氏對韓氏不算待見,但也不算討厭,只要她不犯了她的忌諱,該給的體面,她都會給的。

  “瑤兒過來,”喚著舒瑤的時候,陳氏的聲音可見的輕柔了許多,舒瑤盈盈一笑,款步上前,順從地讓陳氏拉她近身,一雙杏眸一眨不眨地看著,充滿了信任和喜悅,能看得人心裡更柔軟上幾分。

  “早起,可有不適?”說著,還摸了摸舒瑤的臉,臉上的疼惜半點不掩飾的。

  “瑤兒很好,祖母昨夜可睡好?”眾人都還在,她也沒有像往日那般貼到陳氏懷裡,只是低了些許的軟糯聲音里,同樣是沒有掩飾的依戀。

  輩分上是祖孫,可感情卻比一般人家的母女還要好上許多,蔣言旭眼中的驚訝一閃而過,隨即又是瞭然,祖孫相伴十多年,這種感情,自是親厚的。

  “一起用完早膳,你們再走吧,”陳氏看舒瑤的臉色算可,這才放開,對著蔣言旭等人說道。

  老太爺一早就獨自用過膳,在外頭勤懇鋤地,其他人早起或許用過茶點,早膳卻是沒有吃過的,沅安堂有自己的小廚房,再有蔣舒瑤他們從青州帶來的廚子,這一頓早膳除了往日裡常見的膳食,還有江南才有幾樣吃食,明顯是為蔣舒瑤準備的。

  蔣舒玥突然而起向老夫人討好的心思馬上就淡了下來,討好蔣書玴蔣書玦三年,都未必能讓他們偏向她,和蔣舒瑤相處了十多年的老夫人更不可能了。

  當然她放棄這一想法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老夫人給她的壓力過於大了,和她預想和朦朧印象中的老婦人完全不同。

  吃過早膳不久,蔣言旭就帶著蔣書玴蔣書玦幾個男丁離開了,大人都各自有公務,而最小的蔣書珉也有族學要去,不能耽誤。

  又過許久,四房的譚氏帶著一嫡女一庶女前來請安,四房五房是庶出,這回來的第一頓早飯,老夫人自然沒有請他們過來的意思。

  而三房蔣言昪(bian)舒瑤她三叔,官任從四品城防營副統領,因家事離京三個多月,回來的當夜就去了城防營,估計接下去十天半個月不能再見著他了。

  而且他也是個奇葩,年過三十卻沒有絲毫娶妻婚配的意思,或許有怎樣的原因,老太爺和老夫人會有規勸,卻也沒有強行安排,比起人丁興旺的其他四房,三房可算是安靜。

  四房的兩個妹妹,十五歲的蔣舒玢(bin)是譚氏的親女,雖是十五歲,其實只比舒瑤小了十多個月,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但各房都沒分家,蔣舒玢在族裡是排行行二,京城裡可沒有這大姑娘沒嫁,二姑娘就開始談婚論嫁的道理。

  譚氏本就小家出生,四房的蔣言曠比起仕途更喜歡經商,長年走南闖北,身家是有,但在這滿是勛貴的京城,實在算不得什麼,反倒沒分家,有這蔣國公府姑娘的名頭更好找人,只是蔣舒瑤一耽擱,蔣舒玢也被耽擱了下來,除了她,誰還能為她的女兒謀劃呢。

  至於庶女蔣舒瑗和蔣舒玥同歲,俱是十三歲,也都來得及,且韓氏出身京城侯府,蔣舒玥又早有名聲在外,自是不擔心,只可憐她的玢兒,年過十五了,還無人問津,還不敢張羅……

  如此一來,譚氏看蔣舒瑤自不會有太好的臉色的,那股子埋怨的味道,不看臉色,只聽那酸言酸語就能感覺得出來了。

  “母親您可回京里來了,您這些孫女兒可盼著您給她們做主呢,”譚氏這話一出來,可把蔣舒玢臊得慌,可見譚氏沒少私下裡在她面前抱怨,

  “母親,您說什麼呢,”蔣舒玢性子溫和,只紅著臉,卻拿自家母親沒辦法。

  “有什麼不能說的,婚姻大事自是該母親給你們做主,”譚氏嘴上這麼說著,眼睛卻半點不敢看陳氏,只怕看她一眼,她就不敢再說下去了。

  “我知道了,”陳氏應了一句,聲音平淡,看不出喜怒,譚氏卻被凍了好一陣,接著唯唯諾諾,也知道在說什麼了。

  早間的請安沒多久,陳氏就讓眾人散去,舒瑤自是留下來了。

  “姑娘,藥膳來了,”林嬤嬤端著一蠱子味道不算難吃,但也算不得好吃的藥膳上來,蔣舒瑤從七歲那年就沒斷過這藥膳,便是再好吃的東西都能吃沒味兒了,更不用說這藥膳了。

  第004章:婚事

  “怕是我這輩子都離不得這藥膳了,”蔣舒瑤軟糯的聲音里透著生無可戀的絕望,不僅如此還可憐兮兮地看著林嬤嬤,雖知她大半都是裝出來,可也把林嬤嬤看得那個心疼啊!

  “我的姑娘誒,”林嬤嬤不忍心揉亂了舒瑤的頭髮,改拍著她的後背,極是疼惜。

  蔣舒瑤眸中的狡黠一閃而過,享受夠了林嬤嬤的撫摸,這才乖乖端起藥膳,慢悠悠地吃了起來,“今日的藥膳特別好喝,是嬤嬤親手給我做的吧。”

  “是我做的,”林嬤嬤笑應了一句,不過也是奇了,能做這藥膳的,除了她,還有另外一個嬤嬤,再有時候,老夫人也會親自動手,但每回換人做了,舒瑤總能吃出來。

  “就你吃得出來,”陳氏到裡間換了一身家居衣服出來,笑罵了舒瑤一句,可眼裡卻滿滿都是寵溺,鋤完地的老太爺從外走進來,正好看到陳氏這般的神色,很是愣了一下,隨即嘴角咧開,露出一個傻乎乎的笑容來。

  “我可是立志吃遍天下美食,怎能沒這般靈覺呢,”蔣舒瑤艱難地喝下最後一口藥膳,吐了吐舌頭,臉上的表情皺成一團,又怪異又俏皮,把林嬤嬤和陳氏都逗樂了。

  “這志向不錯,你我也算志同道合了,”老太爺鋤地之後就自覺換洗了再過來,披著一頭灰青的長髮,露出明朗的五官,整個人還真不算難看。

  長年練武,清瘦卻還算健康,皮膚黝黑,五官周正,只是半生從戰場上拼殺歷練出的眸子,有一種常人無法與之對視的凌厲和氣勢。雖刻意收斂,卻還是有嚇哭小孩子的效果。

  他隨意坐到舒瑤對面,隨手抓過幾個點心,塞了滿嘴,又牛飲了半壺茶,才滿足得嘆了口氣,如此算是他之前那番話的佐證了。

  “牛嚼……”

  “牡丹……”

  老夫人說了前兩個字就不想說了,蔣舒瑤接了後兩個字,隨即一同丟給老太爺兩個明顯之極的嫌棄眼神。

  “不理他,瑤兒來,跟林嬤嬤到暖閣再睡一會兒,等午膳了,祖母再叫你,”在沅安堂里放鬆下來之後,舒瑤臉上的困色越來越明顯,舒瑤身上這缺覺的毛病,陳氏最是知道,心中也最是憐惜。

  “嗯,好,那午膳可一定要叫瑤兒,”說著蔣舒瑤瞥了老太爺一眼,可不能讓他牛嚼牡丹給糟蹋了美食啊,那意思可不要太明顯!

  老太爺互瞪回去,可眼睛沒舒瑤大,氣勢很足,可舒瑤只讓那雙水潤的眸子,晃了晃,陳氏冷哼一聲,他就不由敗下陣來了,這丫頭可真是讓陳氏疼到骨子裡去了。

  舒瑤走遠之後,陳氏臉上的柔軟也隨之消失不見,老太爺心下微微嘆息,看著陳氏的眸光也變得可憐兮兮起來,像是被拋棄了一般,怪異得很,

  “阿沅……”老太爺喚了一聲陳氏的閨名,嘴皮子動了又動,最終還是只說出陳氏想要聽的話來了,“我……昨夜連夜進宮面見了聖上,將我們的意思給他說清楚了。”

  老太爺名喚蔣欽易,祖上是江南望族,老宅在江南青州,可他十三歲便離了青州北上,京城這一脈可以說是他一把槍在戰場上拼命拼回來的。

  老太爺跟過三個皇帝,十三歲時作為大虞□□皇帝的親衛跟著打天下,是開國功臣,後又守衛邊土立下赫赫戰功,三十歲時位封一品將軍,還有國公封號。

  □□皇帝死後,高祖皇帝繼位,高祖皇帝不比□□皇帝宏圖偉略,庸碌之餘還善猜忌,老太爺急流勇退,中間出仕打過幾場戰,其餘時基本處於半致仕狀態。

  而後是十年前那場政變,他及時站對了位,算是保存了蔣氏,而等政變風波平息後,他就真的致仕歸隱,連國公爺的封號都沒留下。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得聖心,相反,武夫出身的蔣老太爺有著很多大臣都沒有政治敏感度,他總能在最合適的時候,做出最恰當的選擇,同為開國功臣的幾大家族,除了蔣家容家陳家之外,基本都已凋零。

  太宗皇帝繼位不過七年就因病去世,而現如今的皇帝繼位也不過兩年多時間,十年前那場政變的影響一直延續至今,百廢待興,但從現皇帝的作為來看,估計會是個好皇帝。

  但這也不能容忍他繼續耽擱他孫女兒的婚事!

  說來,蔣舒瑤和現皇帝周允鈺之間的婚事也算弄巧成拙。

  蔣舒瑤的生母雲氏和蕭太后是閨閣的手帕交,從小一處長大,情分比親姐妹還要親厚,長大後蕭太后嫁給了當時的九王爺,後來的太宗皇帝,而雲氏則嫁給了一品蔣國公府的世子做主母。

  同在京城兩人的交情更好,只那時雲氏懷著舒瑤的時候,因為一樁難以啟齒的齷齪事,差點流產,勉強保住孩子後,身體亦極是不好,而蔣言旭的表現更讓她心灰意冷,不知道自己堅持還能多久,只擔心腹中若是一女兒,沒了母親,在後宅還不知被怎樣磋磨,知道個中內情的蕭太后為了讓雲氏安心,指著自己五歲的嫡長子,為兩人定下婚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