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呵呵。”韓元蝶不大會吵架,她就笑一聲。
任大姑娘惱的都咬緊了牙。
程安瀾站在一邊,完全當沒有聽到自己媳婦跟人吵架,他若無其事,左右張望,他還輕輕拉一拉韓元蝶腦後的辮子:“那邊有大果子,看著紅紅的,要不要去摘?”
“不去啦,掃興!”韓元蝶說:“回去算了!”
“哦,好。”程安瀾就領著她往回走,經過任大姑娘的時候,韓元蝶還扭過頭去,學著她那雲淡風輕的樣子,又笑了一聲。
“呵呵。”
任大姑娘氣的牙都癢了!
任大姑娘這輩子沒有遇到過這樣不知所謂的人,一時間氣的都瞠目結舌起來,她所擅長的含沙she影,指東打西,巧言機變等等言語技巧,在韓元蝶這樣不按牌理出牌的‘呵呵’的笑聲中,一點兒也施展不開來,直到眼睜睜的看著韓元蝶和程安瀾走出了這片林間的小路,她也還沒說出一句話來。
再會說話,對方不接招,也是沒法自言自語的。
韓元蝶一邊走,一邊一臉晦氣的說:“早知道她們也來,我們就不來了,歡歡喜喜的時候,也非要看到這些人。”
她有點抓狂:“還裝!”
想起這位任大姑娘一臉淡笑著一口一個姑娘的樣子,她就覺得爪子癢。
程安瀾附和:“嗯,早知道他們也來,就早些弄死他們算了!”
“噗。”還在炸毛的韓元蝶頓時毛順下來一大半:“你又弄不死他們。”
韓元蝶認真的說:“不是我看不起你啊,你還差點兒!”
“你還真要弄死他們啊!”程安瀾叫道。
“哈哈哈哈哈。”韓元蝶大笑起來,落在後面林子裡任大姑娘的耳朵里,她的臉色又青了一層。
韓元蝶說:“算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總會遇到些掃興的人的。”
“嗯,反正也要回去了。”程安瀾附和。
“這麼快?這才幾天啊。”就是這裡有這樣掃興的人,韓元蝶也還想玩,這裡多好啊,騎馬,釣魚,滿山走,昨天韓元蝶還在山那一邊采了一大抱野花回來呢。
“我的假就十天。”程安瀾說:“而且皇后娘娘冊封大典也近了,難道你不去?”
“這倒是。”別人可以不去,韓元蝶真不能不去的。
“下次再來吧。”程安瀾說:“這離帝都也不遠,下次先把那些掃興的人都弄死再來。”
韓元蝶又笑起來:“好,那下次再養一匹紅馬。”
韓元蝶就是這麼好哄的一個人!
“冬天來也行!”程安瀾說:“聽說河州雪很大,冬天裡從十月底就開始下了,快三個月呢,雪有那麼厚!咱們在屋子裡升起火來,烤肉吃鍋子,燙一壺好酒。”
“好!冬天也來。”韓元蝶頓時叫他吸引住了,忘了那些掃興的人:“那屋子得改改,這會兒這幾幢,冬天住不得人。”
“嗯,我回去就叫人來收拾。”程安瀾立刻答應。
有下一回再來的事,韓元蝶對回帝都也就更情願了一點。
帝都的風雲變幻隱藏在封后的歡喜氣氛之下,不管是不是樂見楊淑妃封后,至少表面上沒有人敢說這不是喜事的,禮部、內務府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封后的慶典,不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的幾道詔旨也十分的引人注目。
朝廷詔諭二皇子安王殿下一切差事暫停,遷往皇陵為先祖守陵,由內務府伺候,不奉詔不得擅離。
詔旨一出,滿朝震動,不管聖旨上如何措辭,這已經意味著,安王殿下被圈禁在皇陵了。
安王妃奉旨與安王和離,安王府的幾名側妃卻都隨著安王殿下遷到了皇陵,其中包括已經有了六個月身孕的黃側妃。
聖旨下後,敬國公府緊閉大門,女眷再沒一個出門的。
接著,便是江蘇巡撫方鴻與勾結海匪,將西北軍軍需軍糧等物賣到海上牟利,以謀反罪論,因念及其先祖為國立下的功勳,並沒有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只將方鴻與和直接參與此事的其兄方鴻然、江南幾名官員勾了斬立決,並將家財沒入官中,其餘涉事人等或流放、或革職,女眷及幼兒都令其家人領回。
同時,西北軍糧通道上涉及的各省各鎮都開始了大清洗,各省都有高官要員被緝拿,有的送到帝都問罪,有的則是在當地審理定罪。
而其中,安王殿下那位有了身孕的側妃黃氏的父親成都知府黃大人,也被問了罪,紅字勾決,秋後處斬。
經過這些事情,有心人自然是看的明白,這以西北軍軍需軍糧牟利的背後,實實在在的有安王殿下的影子了。
安王殿下被圈禁在皇陵,也定然是因為此事了。
一時間,私底下不知道多少人在悄悄議論,暗中聯絡,也有些明白了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上,楊淑妃會封后。
安王殿下的倒台,西北軍需被倒賣的揭露,定然與那位齊王殿下有關了,安王殿下經營如此之久的江南,竟然也會被齊王殿下不動聲色的撬翻來,可見齊王殿下的本事了,以前那種樣子,原來都是扮豬吃老虎啊!
不知道多少人在暗中感嘆,原來齊王殿下這等有本事,且心機之深,力量之雄厚,實在難以預料,真是不動則已,一擊致命。
此事一出,絕對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絕對沒有人敢再小看齊王殿下了。
何況,齊王殿下很快就要不再是齊王殿下了,有這樣的本事,皇上選擇齊王殿下做太子,其實也真的不太奇怪了。雖然說做皇上的要時時防備著兒子太能幹了不願意再當皇子,而想當皇上,但皇上為著江山社稷考慮,也總會想要選個有本事能幹的皇子,讓自己放心的把江山交給他。
如今看來,齊王殿下顯然已經符合了這個標準。
皇后娘娘跟前、齊王府里如今都是絡繹不絕的人前來請安說話,風頭一時無兩,當然,朝廷的各級誥命,去給新封的皇后娘娘請安,那自然是應該的,不管心裡打的什麼主意,反而都不顯眼。
只是宜德殿卻再沒有人去了,連方家的人都沒有來過,宜德殿一直緊閉宮門,一片蕭索。
在封后大典上,觀禮的韓元蝶,遠遠的發現了和慶縣主。看不出來和慶縣主是跟著誰來的,不過她的縣主身份猶在,來肯定是沒問題的,只是她的身邊沒有別的人,連姚家的姑娘都沒有在一起。
她果然已經回來了?還出門了?
也不知道韓元蝶是看的時間太長,讓和慶縣主有了感覺轉過頭來,還是巧合,和慶縣主是確實的看到了韓元蝶的,兩人目光遙遙相對,當然並沒有電光火石的一閃,但和慶縣主好像是緩緩的笑了一下的。
她對著韓元蝶笑了一下。
韓元蝶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接著她就覺得有點毛骨悚然了起來。
)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人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第122章
韓元蝶叫和慶縣主的那個笑容嚇的趕緊收回目光,都不敢再看她了。
一時有人輕輕的碰了一下她的手肘,她轉頭一看,是姚二姑娘,一臉笑站在她身後,韓元蝶道:“咦,你也來了。”
姚二姑娘顯然心知肚明她的意思,倒也不以為忤,笑道:“照著家裡的意思,是不來的,這個節骨眼上,就來一個露露面,想必娘娘是不會怪咱們家的,只是有人非要來,在家裡鬧的要跳湖,後來就都來了。”
這個時候,姚家要躲一躲是非,娘娘自然不會怪他們家的,這麼多年,韓元蝶還是知道些皇后娘娘的性子的,其實是很體貼大方的人,皇上榮寵這麼多年,是有道理的。
韓元蝶見這裡人不多,就越發拉著姚二姑娘轉過一個拐角,更避人些:“為什麼啊?”
“誰知道的。”姚二姑娘道:“前兒她娘病的有些糊塗了,祖母想著,把她接回來,瞧瞧她娘盡個孝,是這個意思,太醫都說只怕熬不過今年去,她也大了,這都十六了,家裡還是想早些給她尋個人家,趁著這會兒嫁出去,不然真是她娘沒了,守上三年,那是什麼歲數了。”
“嗯嗯。”韓元蝶點頭。
“一家子誰對不起她了?一回來就是一副陰測測的模樣兒,見了誰那眼睛都滲人,我倒是好心,想著素日裡雖然跟她不對付,到底也是一家人,她總是倒了霉,不比往日,我給她送點兒今年新鮮顏色的衣料去。”姚二姑娘牙疼似的咧咧嘴,摸摸手臂:“坐了不到一刻鐘,就覺得身上起疹子,就只能走了。”
韓元蝶覺得她先前遠遠看著的那一下,也有這種要起疹子的感覺。
姚二姑娘接著嘮叨:“那樣子,說話也沒個章法,模樣兒又陰沉,好似她才是被人害了似的。哎我說句公道話,不是因著是你在跟前我才這樣說的,她那事兒那就是自找的,真沒有仗著自己身份比人高貴就什麼都要搶的,以前在家裡,搶姐妹們的,表姐妹們的,一家子想著她身份不同,都盡讓著,外頭人誰讓你呢?何況還有規矩禮法不是?”
韓元蝶莞爾,她當年是真沒想到,成親後以賢淑著稱帝都的姚二姑娘,私底下竟然如此的話癆活潑。她笑了笑:“以前的事也不必說了,她年紀也不大,今後大了也就改了。”
“怎麼改?”姚二姑娘果然不提以前的事了:“你是沒瞧見她那說話的眉眼神情,我瞧著她就是恨毒了咱們家了,就像當初是咱們拉著她娘母子的手去乾的那事兒一樣,大約她巴不得咱們家就此倒了霉才好,我那大姑母的事兒你也知道的,你猜我這位大姐姐怎麼說的?”
“說什麼了?”韓元蝶捧場的問。
姚二姑娘咋舌:“她說,怎麼還有臉活著,早該去死了。”
韓元蝶都聽的無語了,破罐子破摔的人是有,可是到和慶縣主這樣的,完全不要臉面,不在乎別人的目光言語的,就少了,她想起剛才和慶縣主看著她的那個笑,又覺得有點起疹子了。
韓元蝶便道:“大約是一時想不通吧,到底這麼大的變故,又是小姑娘家,而且她娘如今也不好了……那心裡自然就更不好受些。”
華安縣主要真死了,這和慶縣主只怕更要瘋呢,姚二姑娘也道:“可不是,我娘也這樣說,如今又另撥了人在家裡好生看著她,生怕她又做點兒什麼事出來,你瞧,今兒這樣的大喜事,她非要來看,還不叫人提心弔膽啊,七八個人在邊上守著她呢,就怕她做個什麼出來,她大概是不怕死,只怕她連累了咱們一家子。”
任大姑娘惱的都咬緊了牙。
程安瀾站在一邊,完全當沒有聽到自己媳婦跟人吵架,他若無其事,左右張望,他還輕輕拉一拉韓元蝶腦後的辮子:“那邊有大果子,看著紅紅的,要不要去摘?”
“不去啦,掃興!”韓元蝶說:“回去算了!”
“哦,好。”程安瀾就領著她往回走,經過任大姑娘的時候,韓元蝶還扭過頭去,學著她那雲淡風輕的樣子,又笑了一聲。
“呵呵。”
任大姑娘氣的牙都癢了!
任大姑娘這輩子沒有遇到過這樣不知所謂的人,一時間氣的都瞠目結舌起來,她所擅長的含沙she影,指東打西,巧言機變等等言語技巧,在韓元蝶這樣不按牌理出牌的‘呵呵’的笑聲中,一點兒也施展不開來,直到眼睜睜的看著韓元蝶和程安瀾走出了這片林間的小路,她也還沒說出一句話來。
再會說話,對方不接招,也是沒法自言自語的。
韓元蝶一邊走,一邊一臉晦氣的說:“早知道她們也來,我們就不來了,歡歡喜喜的時候,也非要看到這些人。”
她有點抓狂:“還裝!”
想起這位任大姑娘一臉淡笑著一口一個姑娘的樣子,她就覺得爪子癢。
程安瀾附和:“嗯,早知道他們也來,就早些弄死他們算了!”
“噗。”還在炸毛的韓元蝶頓時毛順下來一大半:“你又弄不死他們。”
韓元蝶認真的說:“不是我看不起你啊,你還差點兒!”
“你還真要弄死他們啊!”程安瀾叫道。
“哈哈哈哈哈。”韓元蝶大笑起來,落在後面林子裡任大姑娘的耳朵里,她的臉色又青了一層。
韓元蝶說:“算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總會遇到些掃興的人的。”
“嗯,反正也要回去了。”程安瀾附和。
“這麼快?這才幾天啊。”就是這裡有這樣掃興的人,韓元蝶也還想玩,這裡多好啊,騎馬,釣魚,滿山走,昨天韓元蝶還在山那一邊采了一大抱野花回來呢。
“我的假就十天。”程安瀾說:“而且皇后娘娘冊封大典也近了,難道你不去?”
“這倒是。”別人可以不去,韓元蝶真不能不去的。
“下次再來吧。”程安瀾說:“這離帝都也不遠,下次先把那些掃興的人都弄死再來。”
韓元蝶又笑起來:“好,那下次再養一匹紅馬。”
韓元蝶就是這麼好哄的一個人!
“冬天來也行!”程安瀾說:“聽說河州雪很大,冬天裡從十月底就開始下了,快三個月呢,雪有那麼厚!咱們在屋子裡升起火來,烤肉吃鍋子,燙一壺好酒。”
“好!冬天也來。”韓元蝶頓時叫他吸引住了,忘了那些掃興的人:“那屋子得改改,這會兒這幾幢,冬天住不得人。”
“嗯,我回去就叫人來收拾。”程安瀾立刻答應。
有下一回再來的事,韓元蝶對回帝都也就更情願了一點。
帝都的風雲變幻隱藏在封后的歡喜氣氛之下,不管是不是樂見楊淑妃封后,至少表面上沒有人敢說這不是喜事的,禮部、內務府都在緊鑼密鼓的準備著封后的慶典,不過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朝廷的幾道詔旨也十分的引人注目。
朝廷詔諭二皇子安王殿下一切差事暫停,遷往皇陵為先祖守陵,由內務府伺候,不奉詔不得擅離。
詔旨一出,滿朝震動,不管聖旨上如何措辭,這已經意味著,安王殿下被圈禁在皇陵了。
安王妃奉旨與安王和離,安王府的幾名側妃卻都隨著安王殿下遷到了皇陵,其中包括已經有了六個月身孕的黃側妃。
聖旨下後,敬國公府緊閉大門,女眷再沒一個出門的。
接著,便是江蘇巡撫方鴻與勾結海匪,將西北軍軍需軍糧等物賣到海上牟利,以謀反罪論,因念及其先祖為國立下的功勳,並沒有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只將方鴻與和直接參與此事的其兄方鴻然、江南幾名官員勾了斬立決,並將家財沒入官中,其餘涉事人等或流放、或革職,女眷及幼兒都令其家人領回。
同時,西北軍糧通道上涉及的各省各鎮都開始了大清洗,各省都有高官要員被緝拿,有的送到帝都問罪,有的則是在當地審理定罪。
而其中,安王殿下那位有了身孕的側妃黃氏的父親成都知府黃大人,也被問了罪,紅字勾決,秋後處斬。
經過這些事情,有心人自然是看的明白,這以西北軍軍需軍糧牟利的背後,實實在在的有安王殿下的影子了。
安王殿下被圈禁在皇陵,也定然是因為此事了。
一時間,私底下不知道多少人在悄悄議論,暗中聯絡,也有些明白了為什麼在這個節骨眼上,楊淑妃會封后。
安王殿下的倒台,西北軍需被倒賣的揭露,定然與那位齊王殿下有關了,安王殿下經營如此之久的江南,竟然也會被齊王殿下不動聲色的撬翻來,可見齊王殿下的本事了,以前那種樣子,原來都是扮豬吃老虎啊!
不知道多少人在暗中感嘆,原來齊王殿下這等有本事,且心機之深,力量之雄厚,實在難以預料,真是不動則已,一擊致命。
此事一出,絕對沒有人認為,這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也絕對沒有人敢再小看齊王殿下了。
何況,齊王殿下很快就要不再是齊王殿下了,有這樣的本事,皇上選擇齊王殿下做太子,其實也真的不太奇怪了。雖然說做皇上的要時時防備著兒子太能幹了不願意再當皇子,而想當皇上,但皇上為著江山社稷考慮,也總會想要選個有本事能幹的皇子,讓自己放心的把江山交給他。
如今看來,齊王殿下顯然已經符合了這個標準。
皇后娘娘跟前、齊王府里如今都是絡繹不絕的人前來請安說話,風頭一時無兩,當然,朝廷的各級誥命,去給新封的皇后娘娘請安,那自然是應該的,不管心裡打的什麼主意,反而都不顯眼。
只是宜德殿卻再沒有人去了,連方家的人都沒有來過,宜德殿一直緊閉宮門,一片蕭索。
在封后大典上,觀禮的韓元蝶,遠遠的發現了和慶縣主。看不出來和慶縣主是跟著誰來的,不過她的縣主身份猶在,來肯定是沒問題的,只是她的身邊沒有別的人,連姚家的姑娘都沒有在一起。
她果然已經回來了?還出門了?
也不知道韓元蝶是看的時間太長,讓和慶縣主有了感覺轉過頭來,還是巧合,和慶縣主是確實的看到了韓元蝶的,兩人目光遙遙相對,當然並沒有電光火石的一閃,但和慶縣主好像是緩緩的笑了一下的。
她對著韓元蝶笑了一下。
韓元蝶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看錯了?接著她就覺得有點毛骨悚然了起來。
)
附:【本作品來自網際網路,本人不做任何負責】版權歸原文作者!
第122章
韓元蝶叫和慶縣主的那個笑容嚇的趕緊收回目光,都不敢再看她了。
一時有人輕輕的碰了一下她的手肘,她轉頭一看,是姚二姑娘,一臉笑站在她身後,韓元蝶道:“咦,你也來了。”
姚二姑娘顯然心知肚明她的意思,倒也不以為忤,笑道:“照著家裡的意思,是不來的,這個節骨眼上,就來一個露露面,想必娘娘是不會怪咱們家的,只是有人非要來,在家裡鬧的要跳湖,後來就都來了。”
這個時候,姚家要躲一躲是非,娘娘自然不會怪他們家的,這麼多年,韓元蝶還是知道些皇后娘娘的性子的,其實是很體貼大方的人,皇上榮寵這麼多年,是有道理的。
韓元蝶見這裡人不多,就越發拉著姚二姑娘轉過一個拐角,更避人些:“為什麼啊?”
“誰知道的。”姚二姑娘道:“前兒她娘病的有些糊塗了,祖母想著,把她接回來,瞧瞧她娘盡個孝,是這個意思,太醫都說只怕熬不過今年去,她也大了,這都十六了,家裡還是想早些給她尋個人家,趁著這會兒嫁出去,不然真是她娘沒了,守上三年,那是什麼歲數了。”
“嗯嗯。”韓元蝶點頭。
“一家子誰對不起她了?一回來就是一副陰測測的模樣兒,見了誰那眼睛都滲人,我倒是好心,想著素日裡雖然跟她不對付,到底也是一家人,她總是倒了霉,不比往日,我給她送點兒今年新鮮顏色的衣料去。”姚二姑娘牙疼似的咧咧嘴,摸摸手臂:“坐了不到一刻鐘,就覺得身上起疹子,就只能走了。”
韓元蝶覺得她先前遠遠看著的那一下,也有這種要起疹子的感覺。
姚二姑娘接著嘮叨:“那樣子,說話也沒個章法,模樣兒又陰沉,好似她才是被人害了似的。哎我說句公道話,不是因著是你在跟前我才這樣說的,她那事兒那就是自找的,真沒有仗著自己身份比人高貴就什麼都要搶的,以前在家裡,搶姐妹們的,表姐妹們的,一家子想著她身份不同,都盡讓著,外頭人誰讓你呢?何況還有規矩禮法不是?”
韓元蝶莞爾,她當年是真沒想到,成親後以賢淑著稱帝都的姚二姑娘,私底下竟然如此的話癆活潑。她笑了笑:“以前的事也不必說了,她年紀也不大,今後大了也就改了。”
“怎麼改?”姚二姑娘果然不提以前的事了:“你是沒瞧見她那說話的眉眼神情,我瞧著她就是恨毒了咱們家了,就像當初是咱們拉著她娘母子的手去乾的那事兒一樣,大約她巴不得咱們家就此倒了霉才好,我那大姑母的事兒你也知道的,你猜我這位大姐姐怎麼說的?”
“說什麼了?”韓元蝶捧場的問。
姚二姑娘咋舌:“她說,怎麼還有臉活著,早該去死了。”
韓元蝶都聽的無語了,破罐子破摔的人是有,可是到和慶縣主這樣的,完全不要臉面,不在乎別人的目光言語的,就少了,她想起剛才和慶縣主看著她的那個笑,又覺得有點起疹子了。
韓元蝶便道:“大約是一時想不通吧,到底這麼大的變故,又是小姑娘家,而且她娘如今也不好了……那心裡自然就更不好受些。”
華安縣主要真死了,這和慶縣主只怕更要瘋呢,姚二姑娘也道:“可不是,我娘也這樣說,如今又另撥了人在家裡好生看著她,生怕她又做點兒什麼事出來,你瞧,今兒這樣的大喜事,她非要來看,還不叫人提心弔膽啊,七八個人在邊上守著她呢,就怕她做個什麼出來,她大概是不怕死,只怕她連累了咱們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