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康平一入手就覺得手中的小衣跟尋常有些不同,她困惑的遞給丈夫,高岳摸了摸,低頭想了想,“阿娘,這就是你一直說的棉襖?”

  “對的。”陸希道:“我已經讓人給你們做了幾件衣服,這衣服跟絲綿差不多保暖,不過比絲綿便宜多了。”絲綿要養蠶,養蠶還要種桑樹,這桑樹也僅有江南一帶種植的多些,平時也就達官貴族能穿這種保暖的衣服,棉花卻不同,它屬於經濟作物,只要日照足的地方就能種。只是大興本土只有木棉,並沒有可以紡織的木棉,偶爾出現幾株棉花都被人當成觀賞性花卉。陸希在薊州的時候,就想著棉花抗凍性了,正好他們跟天竺也有貿易往來,所以讓人引進了棉花,順便還把棉花的處理技術學來了。

  她隱約記得前世山東是棉花的大產地,她接受了前朝末帝大力推行雙季稻的教訓,就一直讓人小面積在山東實驗性的種了十來年,直到山東的農戶們將棉花的習性摸熟了,這些年才在幾個她認為相對比較合適種植棉花的地方推廣,但也是一開始小範圍的,而且儘量不讓占用良田,感覺不合適就立刻停止,所以直到今年才有大量的棉花種植出來,陸希立刻讓人趕製一批了棉襖給前線的將士那邊送去。

  “阿娘這些是準備給去北地開荒的將士用的嗎?”高岳問。

  “是的,北地那邊冷,要是沒有這個禦寒會凍出病來的。”陸希說,陸希開方北大荒的人基本都是從薊州調過去的,薊州這些年民生恢復的不錯,陸希又鼓勵生產,十來年間成長了一批壯小伙,很多人都願意聽高嚴和陸希的話去開荒。陸希也不能害人家,所以總是竭力的想改善他們那邊的生活。

  高岳想了想,“阿娘,你跟耶耶是不是想遷都?”

  “為什麼你會這麼問?”陸希驚訝的問。

  “因為建康並不缺糧食,但是靺鞨自黑水入長安卻有朝貢道,漕河又通薊縣、長安和洛陽,水運也方便。”高岳說,他這幾年一直看著父親注重經營北方,尤其是發家地薊州,心裡就大概有數了,自前梁開始蕭家的皇帝就孜孜不倦的想打回北方,不然梁武帝也不會死在北伐的途中,父親應該是想遷都吧。但是北方糧食一向是大問題,當然也能通過漕河從江南運糧過來,但要是能在北地再開一片荒地,從黑水道運過來,也能解決不少問題。而且只要有糧食,何愁平定不了北方。

  “對,但不是現在。”陸希笑著對兒子說,“說不定要靠你才能完成你耶耶這個願望了,北地的開發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遷都不是小事,大興初定絕對不適合遷都,所以要遷都也起碼要再過上一二十年,而且到底往哪裡遷移,陸希和高嚴也暫時沒定下,就看將來的發展了,現在首要目標是將穩定大興政權、平定北方。

  崔康平吃了一驚,對於家翁和大家一直注重北地,他們也只當家翁一直在提防魏國和羯族,卻不想家翁和大家能想這麼遠,遷都——不錯,大興想要立國豈能安於江南這一帶。崔康平早習慣了阿崧等人議事不避諱著她,可心裡依然有些忐忑,這種大事夫家和大家就這麼毫不在乎的跟她說了。

  崔康平忐忑,陸希卻不以為然,這件事崔家也早知道了,遷都的事高嚴都跟幾個親近的朝臣商量過了,大家也沒反對也沒贊同,就只看能不能先平定北方,還有國家到底有沒有錢。

  高年年早就習慣了耶耶、哥哥、阿娘議事內容了,她小臉靠著陸希手臂不說話,陸希低頭,“怎麼了?”小丫頭這幾天一直懨懨的,要不是見她雙頰紅潤,陸希還真擔心她病了。

  “阿娘,你說耶耶什麼時候回來?”高年年問,她想二哥和耶耶了。

  “快了吧。”陸希說,“不是說還有三五天嗎?”

  這時候春暄含笑入內,見了陸希等人都在,忙上前行禮,“太子妃,禮服都已經做好了,您先試穿下吧,要是有什麼不合適的地方也能先修改。”

  陸希、高岳等人都起身,高嚴以太子身份攝政已經三年,朝臣見高威身體一直沒有好轉,就商議著要讓高嚴登基,湊巧今年秋天羯族又來犯,高嚴帶著高屾平亂去了,又多了一份戰績回朝,他登基也算是眾望所歸,登基儀式定在元旦,正巧和元旦大節放在一起,這也是陸希的意思,不要連續舉辦兩次大禮了,儘量節省開支。天子登基儀式逐項事宜都馬虎不得,陸希和高嚴的帝後禮服在今年初就開始趕製了,到了十一月才堪堪做好。

  皇后最高禮服是褘衣,陸希並不覺得這種過分寬大的禮服會有什麼需要修改的地方,不過還是很配合的讓春暄給她換衣,還讓崧崧和年年也陪著自己一起換上禮服,崔康平有孕在身,就不折騰她了。

  一家四人正興致勃勃的試著禮服的時候,突然一名小內侍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對高岳道:“太孫!殿下和雲南王已經到京口了!”

  “什麼!”陸希和高岳又驚又喜,京口就在建康附近,“太好了!”高岳大喜的讓人備馬,“我要去接父親和二弟!”他頓了頓又有些為難的看著阿娘和高年年。

  陸希失笑,“你快去吧!”她現在是太子妃,將來的皇后,一言一行當然不能像薊王妃那會那麼自在了。

  高岳鬆了一口氣,他還真怕阿娘會堅持跟他去呢,這樣阿娘又要被言官罵了。原本他也不怕言官,不慡了拖出去揍一頓就是了,但是阿娘不許,阿舅他們也不許,用他們的話說,刑不上士大夫,身為未來的帝皇要心胸開闊,要禁得起旁人的責罵,要是把士大夫跟普通奴隸一樣對待,說打就打,那麼士大夫還談何風骨呢?袁敞這句話讓陸希深以為然,中國文人的骨氣就是一朝朝那麼打折的,所以她平時儘量勸著阿兄和崧崧,不要隨便對朝臣亂撒氣,身為上位者必須要容得下反對的聲音。

  煙微等高岳離去後,輕笑著在陸希耳邊低聲說了幾句話,這些話離得遠一點的崔康平沒聽到,但是一直膩在陸希的懷裡的高年年聽得清清楚楚的,她錯愕的瞪大了水亮的黑眸,拉著陸希的衣袖,“阿娘,二兄給我帶二嫂回來了?”

  ☆219、登基(下)

  二嫂?崔康平聽了年年的話一愣,難道阿山帶了未來的妻子回來了?崔康平不由好奇,到底什麼樣的女郎能被阿山看上?家翁和大家就三個孩子,阿崧和年年早定親了,只有阿山親事遲遲未定,朝中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打阿山的主意。家翁也曾看中好幾家,但阿山都看不上,為了阿山的婚事,家翁也不知道罵過阿山多少次了,每次都被大家勸下了。別說旁人了,就是崔康平也好奇到底要何等閨秀才能入阿山的眼。

  “那女郎現在在哪裡?”陸希問著煙微,她對兒媳婦沒什麼要求,只要自己兒子喜歡就好了。因為山山跳脫的個性,陸希曾嚴正警告過山山,他要真愛可以,哪怕他愛上一個奴隸,他要是真喜歡她都會讓他娶,但條件是真愛這輩子只有一次!他做任何事之前就要先掂量下將來會產生的後果再說。

  “來傳話的人說那位女郎姓嵇,是嵇太尉的孫女,嵇家這次是隨太子一起回大興的。”煙微說。

  “嵇太尉。”陸希低頭想了好一會驚訝道,“莫非是魏國的那位嵇太尉?”陸希對這位嵇太尉的印象源於她大伯父一句評價,說其人“智多而近妖”,就這一句評價讓陸希記住了這個嵇太尉。她大伯父個性謹飭,很少會誇人,嵇太尉跟她大伯父差不多歲數。嵇家跟崔氏一樣,都是漢人士族,嵇太尉一家在前漢末年因官場傾軋而舉家去了魏國,被當時的魏皇收留。

  當年魏國被高句麗、前梁和羯族三面夾擊,魏皇在年僅二十的嵇太尉幫助下,重創高句麗和羯族,打下了如今魏國的一片江山,被魏皇冊封為太尉。可想而知,如果不是嵇太尉壽不長久,不到三十就因病去世了,嵇家在魏國的輝煌遠遠不止嵇太尉。嵇太尉僅留下一名體弱多病的遺腹子,據說嵇太尉的兒子年近半百之時妻子才為他生了一個獨生女兒,父親愛如珍寶,難道山山看上的就是這名小娘子。

  “不過天底下又有幾個嵇太尉呢?”陸希失笑道。

  崔康平心有戚戚的點頭,是啊,天底下又能有幾個嵇太尉呢?如果那小娘子真是嵇家的女兒,就難怪阿山會喜歡了。崔康平跟阿崧、阿山、年年也算是從小一起長大,對高氏兄妹的性情也算了解,這三人外表看著都像大家,可本質像足了家翁,孤傲霸道。阿崧是長子,這些年又有太傅等人拘束著,好歹將本性壓下去不少。

  阿山就不同了,他是次子,大家又疼他,事事都順著他,加上高貴出生,崔康平可以說天底下除了幾個他認可的親人外,餘下人壓根不入他雲南王的眼。這些年不少人都盯著他的親事,甚至崔康平娘家也有不少親戚心動,想讓她去說和,崔康平都沒有應下。她這二弟眼界高著呢,等閒貴女哪裡入的了他的眼?她還是不要多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