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岳看到一個略感熟悉的身影出現的時候,立刻大步上前,跪在了高威面前,大聲喊道:“阿崧拜見祖翁!”

  “好!哈哈哈——”高崧崧是高威第一個孫子,是他盼了很久才出現的孫子,在高威心目中地位很不同,除了高崢外,高威最重視的就是高岳,他一把拉起孫子,看著正對他笑得滿口白牙的孫子,“好小子!”他用力的拍了拍高岳的肩膀,“什麼時候來的?怎麼遇上你阿弟的?”

  “我剛到不久,正好路上遇上阿弟,阿弟就帶我來找祖翁了。”高岳咧嘴笑道,高岳沒有跟高威見過幾面,但是阿娘一直跟他說,祖翁很喜歡他,而且祖翁每年都從建康會送他很多好東西,高岳本來就是自來熟的個性,對祖翁也沒什麼不好親近的。

  “好小子。”高威欣喜的拉著孫子手不放,還拉著兩個孫子一起去大帳里,聽他和諸位將軍們一起議事,高威對兩個孫子的明顯提攜,讓眾人側目。

  “將軍,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把孟達那反賊殺的落花流水?”一名碩壯的大漢粗聲粗氣的說道,高威自從三個時辰達到這裡後,就命大軍駐紮不走了,讓軍士們埋鍋造飯,大家都有些奇怪,畢竟此處剛到蜀郡。

  高威喝了一口涼水,“放心,有你殺的時候。”

  眾人面面相覷,另一人剛想說話,就聽門外軍士來報:“太尉,袁別駕求見!”

  高威放下碗,“讓他進來。”他對大家笑道:“你們不是想問我,在等誰嗎?我等的就是人就是他。”

  眾人一聽是袁別駕,神色各異,有人鄙視、有人欣喜,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那個款步步入大帳的身影。

  高威說帶著兩個孫子,但是大部分時候高岳和高崢只是旁觀,看著高威手下的將領們帶著軍士出擊、看著他們攻破孟達守城……兩人無數次的躍躍欲試的想出擊,都被高威阻止了,將兩人牢牢的拘在自己身邊。

  這讓高崢和高岳很喪氣,王直見自家少君那麼喪氣,猶豫了下,趁著午休大家進食之時,提了一個女君給他們準備的罐子,走到了高岳面前,“阿崧。”

  “阿叔。”高岳看到王直,悶悶的叫了一聲。

  “阿崧在想什麼?”王直將鐵罐的蠟封拍開,拔出木塞,一股肉香味飄出,王直陶醉的吸了一口氣,還是女君好啊!要在以前,他們行軍的時候,有乾糧吃就不錯了,那裡還能吃什麼肉啊!

  “阿叔,你說祖翁為什麼不讓我們去攻打孟達?”高岳問,他不懂祖翁和耶耶不就是讓他們來歷練的嗎?為什麼不讓他們去追敵呢?

  “阿崧,你覺得一個將軍最重要的什麼?”王直不答反問。

  “當然是運籌帷幄。”高岳不假思索的說道,但說完後他就陷入了深思。

  王直笑了笑,“阿崧,追敵殺敵那是底下軍士們的事,要是郎君想讓你追敵殺敵,何苦遠遠的把你送到這裡來呢?”這些年薊州並不太平,小摩擦不斷,但大仗一直沒有。要說崧崧追敵殺敵經驗也不少了,可還從來沒經歷過正式的大戰。這次朝廷派禁軍鎮壓孟達,可是一場實打實的完整戰役,戰場上什麼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將才除了絕少數天才外,很多人都是一場場戰役歷練出來的,這才是高嚴送阿崧來這裡的本意。

  “阿叔,我懂了!”祖翁也是這個意思,所以才會讓他一直跟在身邊的,他一定要好好學,高岳興奮了起來。

  王直指了指他們帶來的一箱豬肉罐頭,“這個拿去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同袍的戰友那都是最好的兄弟!”

  “好。”高岳笑得滿臉燦爛,他提著罐子豬肉,走到了軍士們一起吃飯的地方,很快的就跟他們打成了一片。

  王直看的微笑,阿崧跟郎君的個性真是完全不同啊,至少他伺候了郎君這麼多年,都沒見郎君有笑得那麼燦爛的時候。

  一旁高崢也在胡敬的勸慰下,結開了心結,但是他個性不比高岳慡朗,有點無法融入軍士之中,不過高家高元亮和高仲翼也都不是善於言笑之人,大家早習慣了。

  作者有話要說:最早的罐頭,是把食品裝入寬口玻璃瓶,用木塞塞住瓶口,放入蒸鍋加熱,再將木塞塞緊,並用蠟封口。這樣,最早的罐頭出現了

  我國罐藏食品的方法早在三千年前就應用於民間。最早的農書《齊民要術》就有這樣的記載:“先將家畜肉切成塊,加入鹽與麥面拌勻,和訖,內瓷中密泥封頭。”這雖然和現代罐頭有所區別,但道理相同。

  ☆172、高威升職

  禁軍是大宋裝備最精良的部隊,也是大宋戰鬥力最強的軍隊,這樣的一支隊伍絕對不是區區一個蜀郡郡守所能抵禦的。當然孟達會突然發難,連殺蜀郡太守、益州刺史,也並非光光只是勇武之人,他占據的城池三面環山,懸崖峭壁,險峻異常,他只要派人守住了城牆那一面,就足夠他立於不敗之地了。

  他又準備了不少物資,哪怕高威圍城圍上半年都足夠維持了,而半年時間他可以做很多事。可惜孟達做夢做沒有想到,袁敞在逃離的時候,早就安插了人手在他身邊,或者應該說那人一開始就在了。他想打持久戰,但不過三天功夫,他的城門就被人打開了,他引以為豪的精兵,在禁軍的鐵蹄下潰不成軍!而在破城而入後,高威終於允許兩個孫子隨著軍士們一起清掃反賊。

  這次跟著孟達一起造反的益州諸多大戶可算是倒了血霉,全族被殺了只剩了幾個主犯押送回京不說,家裡也被軍士們翻得挖地三尺,就差連祖墳都被掘了,無數人的屍身掛在了城牆頭,給益州的百姓一個震懾,讓他們知道造反的下場。除了跟孟達有牽扯的家族,餘下益州本地大戶也被軍士從家中拿走了不少好處……這一切高威都毫不避諱的展示在了高崢和高岳面前。

  袁敞暗罵高威教孩子簡單粗暴,哪有讓這么小的孩子接觸這一面的,他卻不知道這一面高岳在十歲的時候,高嚴就帶他見識過了,高嚴對高岳說過,領兵想要得民心就一個法子,給底下人好處,沒好處哪怕你是戰神下凡,都不會服你。

  “阿舅,難道你一開始就提防著孟達了?”高岳在眾人清掃戰場的時候,好奇的問著正在清點物資的袁敞。

  “沒有。”袁敞失笑,目光溫柔的看著跟在他身邊的少年,“這人手本來就是刺史府派遣到郡尉身邊小吏,就是專司監察官員品行的小吏。”

  “那孟達為何如此相信此人?”高岳困惑的問,這樣的人似乎父親身邊也有。

  “因為那人原本也是蜀郡之人。”袁敞說,“他以為那人不會背叛他,卻不知不是所有人都能頂的下反賊這一稱呼的。”

  高岳微微點頭,大宋律法相較之前秦和前漢,要寬鬆許多,但是叛國這一稱呼加上去了,就絕對是株連九族的罪名,並不是所有人都敢造反的。他見袁敞讓人將蜀郡的戶籍資料、輿圖等資料翻出整理,又問:“阿舅,你讓人整理這些資料做什麼?”

  袁敞哈哈笑了兩聲,將高岳帶離了書房後,才問高岳,“阿崧,如果今天我們攻破的不是我們宋國的城池,而是別國的城池,你說大軍進城後,作為將領應該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捉拿賊王。”高岳不假思索的說道。

  “這是最重要的。”袁敞贊同,“但是作為一個將領,不可能一次只吩咐一件事,很多事必須要同時進行,那你覺得我們還需要做什麼?”

  高岳想了想,“休整大軍、清點糧糙戰俘……”高岳把自己想得到的東西全說了。

  袁敞含笑聽著,望著高岳的目光滿是讚許,皎皎把阿崧教的真好,“這些都很重要,但是我讓人整理的戶籍、輿圖、山川險阻、各處兵力部署……這些資料同樣也很重要。”袁敞耐心的給高岳解釋著,“有了這些東西,你就可以深入的了解的當地的情況,將來萬一再起戰事,也可以知道應該去那裡安排部署。”阿崧是皎皎的兒子,袁敞本來就很親近,加上他用高嚴的臉一聲聲的甜甜叫著自己“阿舅”,讓袁敞有種揚眉吐氣的微妙感,他更是對高岳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無論做什麼都把他帶在身邊,手把手的詳細解說。

  高威就是個大老粗,讓他打仗他會,可讓他解說他就不行了,所以他也只能把兩個孫子拉在身邊讓他們看。高崢並不是多話的人,只將高威的所作所為一一的記在心裡。

  高岳來的時候,陸希就囑咐過他,在外面不比在家裡,不可以耍小孩子脾氣,見人要多笑,要多喊人,嘴巴甜一點,手下勤快一點,跑到那裡都不會吃虧。不要去計較些小利益,出手大方些,家裡不缺那麼一點小錢。遇到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儘管問,你還是孩子,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是應該的,不怕現在不懂,就怕將來還是不懂。如果要是能遇上阿舅,那就更不要客氣,你阿舅肚子裡有的是貨,多喊他幾聲,他肯定疼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