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胖!”穆氏堅決的否認,就怕大娘子又想出什麼古怪的主意,說什麼要給阿崧少吃東西,控制體重之類的怪話。

  陸希跟阿崧大眼對大眼半天,直到手吃不消了,才抱著他進了飯廳。

  “懷玉,可以讓我抱抱崧崧嗎?”莊三娘看到高崧崧眼睛就亮了。

  “好。”陸希低頭吻了吻兒子額頭,小聲道:“崧崧要乖乖的哦。”然後把兒子放在了三娘懷裡。

  三娘欣喜的不知道該怎麼抱才好,最後小心翼翼的摸著他的小手,結果被高崧崧不耐煩的一把丟開,崧崧最討厭隨便亂摸自己的人了。

  “嗯咳。”陸希輕咳了一聲。

  高崧崧立刻收回小爪子,對著莊三娘露出了燦爛的微笑,莊三娘欣喜的抓起崧崧的小手親了親,“懷玉,阿崧好乖啊!”

  高崧崧大眼委屈的瞅著陸希,阿娘崧崧都讓人親小手手了,是不是很乖?你快來抱抱崧崧哦。

  陸希接過侍女遞來的蛋羹,對三娘笑道,“他晚上一般都會乖一點,瘋過頭了吧。”說著將微溫的蛋羹送到了兒子嘴裡。

  “懷玉,我看你怎麼給阿崧吃的東西都是沒味道的?這樣不會很難吃嗎?”三娘問。

  “小孩子太早吃有味道的食物對身體不好。”陸希給兒子餵了小半碗蛋羹,就換了一碗熬的非常濃稠的米糊糊,“再說他從來沒吃過有味道的食物,有怎麼知道這些食物不好吃呢?你看他不是吃的很開心嗎?”

  莊三娘見陸希伸著小勺子放在高崧崧嘴邊,有意不餵他,而是讓他伸長脖子慢慢舔……莊三娘無語的瞅著陸希,就沒見過這麼愛逗兒子的阿娘。

  “對!先生所言甚是!”屏風外,傳來了廣陽王世子激動的聲音。

  陸希和莊三娘錯愕的對視了一眼,他們所在的飯廳,其實是村里最大的議事大廳,臨時整理出來給大家用膳,廣陽王世子、王郎君和高團都在屏風外用膳。

  “我聽說世子很喜歡跟名士聊天,想來那位孝廉很有才學吧。”莊三娘低聲說。

  “應該是的。”廣陽王請了七八個大儒教導廣陽王世子,想來他肚子裡墨水應該不少。

  屏風外那裡正絮絮叨叨的同世子說著,原本這些年日子是越來越好過了,尤其是前段時間大宋和羯族、魏國打了勝仗後,這裡外族都不來了,大家正想著哪天終於可以安心了,卻不想幾個月前也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一股流寇,居然把他們附近的一大戶舉家都殺光了,全家數百口人,一個都沒活下來,一場大火燒了六天七夜,方圓幾十里現在都沒人住了,村里也緊張了起來,就怕那些流寇會跑到莊上來搶人。

  陸希暗暗困惑,能在北地成為大族的,一般都是部曲的豪強,家中奴隸應該都是受訓過的,家族的房屋建築也應該是照著塢堡來建的,怎麼可能就這麼輕易的被流寇給殺光了全族呢?這流寇裝備說不定還沒有那戶人家好吧?再說北地每個縣的縣尉都有兵,怎麼也不去救人呢?

  “什麼流寇!定是有人在泄私憤!”廣陽王世子的聲音忿忿的傳來,“自古便有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的律法,如今倒好,還有八議赦免之說,簡直就是助紂為nüè!”

  莊三娘臉色微變的看著陸希,這件事她也聽說過夫君曾隱晦的提過,這件事和高家脫不了關係,所以別說是當地的縣令和縣尉了,就是如今薊州刺史都此事都緘口不語。她見陸希神色如常,心中暗忖,懷玉應該是不知道這件事的,不然以懷玉的心性應該會勸高郡尉的。

  陸希倒是沒什麼感覺,就覺得這世子人品還是很正直的,贊同以法治而不是人治,多先進啊。

  屏風外的王郎君聽著兩人這麼說,眉頭一跳,悄悄的往高團望去,就見高團神色怡然的輕啜著茶水,那樣子就跟品酒一樣,他心頭一沉,這高氏兄弟就沒一個是省油的燈,他連忙的轉移話題,“老翁,今年收成可好,大家可夠吃用?”

  提及這個,里正一張老臉上的皺紋就皺的更深了,“唉,勉強圖個溫飽罷了,虧得今年沒有蝗災,不然怎活不下去。”

  廣陽王世子皺了皺眉頭,“老翁,我一路走來,看你們也不過只種了十幾畝田地,既然糧食不夠,為何不多種些?”

  “這位郎君你有所不知,不是我們村上人懶惰,而是村里實在人手不夠,村山也沒有良田,都是些薄田,薄田今年種過一茬後,來年就不能種了,得休息一年,不然勉強下種收成也不高。”里正解釋道,光是這十幾畝地就讓村里人累得直不起腰來了。

  “又是這些豪強私庇人口,侵吞良田!這些人簡直是我們大宋的附骨之疽。”說話的是那名孝廉。

  “對!”世子附和道,“依我看那些奴婢早該廢除了,那些豪強家中不過寥寥數人,跟不需那麼多良田,早該分出來給那些佃農耕種……”

  莊三娘聽到世子的話,一口茶水含在嘴裡差點噴出來,陸希倒是對這廣陽王世子有點好奇,這人的想法和表哥差不多呢,不過表哥比他更務實些,但他年紀還小,也沒有表哥那麼多閱歷,能這麼想已經很不容易了。

  那孝廉聽世子這麼一說,連連稱好,兩人談性越來越濃,最後把所有人都無視了。

  陸希和莊三娘進完哺食後,就離開了,她招來了阿倫,問著阿倫這村莊的情況,阿倫把自己探聽到的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這裡不僅耕地不是太肥沃,而且壯勞力也不多,同時還要負責養上十五匹馬,莊上的人就從來沒吃飽的日子。

  陸希這幾年一直在外面走,對這裡大部分平民的生活心裡有數,她低頭想了想,叫來了王直和司漪,“你們說,我讓大誠派幾個人過來,跟這裡的老農商量商量,能不能因地制宜種些其他作物,和我們涿縣互通有無如何?”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產,就如江南多水稻,而北方就很少種,反正此處離涿縣也不是太遠,這裡一片應該都是阿兄的勢力範圍吧?她這不算逾越吧?

  陸希一路走來,看到這些平民平日艱難度日,等到了災年就賣兒賣女,實在可憐,她不可能幫助所有人,但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範圍內幫下人應該還是可以的吧。而且阿兄都想接替劉毅的位置,建康那邊要打點好,這裡的群眾基礎也要打好。陸希原本是想直接給阿兄寫信的,可後來一想,還是決定先問問王直比較好。

  王直低頭想了想,“不如讓這裡的里正去一趟涿縣,讓涿縣縣丞領著他四處看看再說。”這種事軍方不好直接插手,但是縣令、縣丞可以管。

  “好。”陸希讓王直等人退下後,就先寫信給高嚴,然後讓人加鞭送去,心裡同時暗暗琢磨,在沒有出薊州範圍內,要是遇到的這樣的村莊,都幫一把好了。

  這一夜陸希給高嚴寫信寫了大半夜,也不光光是這村莊的事,還有她這一路上所見所聞,阿崧已經會站起來,諸如此類的事,不知不覺的就寫了十來張信箋,包了厚厚的一本讓人送去。

  而廣陽王世子和那孝廉也激動的一夜沒睡,純聊天了,第二天一早,孝廉就在世子的邀請下,隨同眾人一起去建康了。

  之後的旅途中,陸希終於見識到了,原來男人也有能說這麼多話的時候,廣陽王世子和孝廉,只要有空就要湊在一起聊天,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政事,就沒有兩人不能聊的內容。

  陸希偶爾在進食時,聽到兩人談話的內容,如兩人贊同廢除奴婢制度,禁制奴婢買賣;要重新推行井田制,按人丁分派土地,以及兩人對當前邊境過於繁榮的貿易非常不滿,他們認為商人乃禍亂的根本,為商必jian,想要天下大安,就一定要注重農耕……陸希甚至還聽到了兩人居然在討論,天下除了少數人三妻四妾外,餘下許多平民甚至連一個妻子都娶不起,這樣非常不易於社會安定,所以士宦人家就不應該納妾!

  陸希從一開始的震驚,到後來的淡定,心裡就一個念頭,其實他們也是穿越的吧。就這麼一路聽著他們一會復古、一會憤青的言論,眾人一路南行,走了一個多月,終於快到建康了。路上也沒出什麼狀況,這是肯定的,畢竟廣陽王和高嚴為了眾人的安全,派了重兵保護,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流寇會惹這麼一支全是精兵當侍衛的隊伍。

  ☆131、重逢(一)

  “哈哈!太好了!”高府書房裡,傳來了高威中氣十足的大笑聲,“來人!備馬!我要去接我孫子!”

  老管家和剛回家還沒來得及換常服的高元亮聽到高威的話,同時嘴角一抽。高威自從接到涿縣小孫子要回建康的消息後,他老人家就多了一個愛好,每天問老管家崧崧今天到哪裡了?一聽說兒媳婦和孫子已經達到廣陵,因天色不早,就現在廣陵住下,明天再渡江後,一顆心就撲到了他孫子身上去了,嚷著現在就要去抱孫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