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哦?”高嚴吃了一驚,“皎皎,你說真的?”

  “阿兄,我什麼時候騙過你?”陸希撇嘴道。

  “哈哈——”高嚴一把抱起了陸希,“皎皎,你真是我的福星!”如果這兩樣東西,效果真如皎皎說的那樣,那可幫了他大忙!

  “這些都是我在書上看到的,很多都是工匠琢磨出來的。”陸希說,“所以阿兄你知道,我為什麼要這麼善待工匠了吧?”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啊!可惜中國從古迄今都沒有真正重視科學,這讓陸希很鬱悶,她改變不了這個社會,那就試著改變下身邊人對工匠的看法吧。

  高嚴見皎皎又出神了,想了想,抱著陸希往他的戰馬走去。

  “阿兄,你做什麼?”陸希順勢摟住高嚴的脖子問。

  “要不要騎馬?”高嚴問,他擔心妻子還是被禍事嚇壞了,才會時不時出神,帶她逛一圈,散散心,會不會好一點?

  “你不要回軍營嗎?”陸希問,有些心動,又怕耽擱高嚴的公事。

  “沒事,我等會就回去。”高嚴一笑,在涿縣軍營里,還有誰能管他?要不是他一向自律,就算他天天住在家裡,也無所謂。

  “好啊。”陸希坐在了馬上,“阿兄,要快一點。”陸希一直騎馬,但因著眾人限制,一直沒騎過快馬,可憐了乖乖,這麼好的品種,卻被她當慢馬騎。

  “好。”高嚴一抖韁繩,馬匹長嘯了一聲,撒開馬蹄疾馳而去。

  火藥的事,陸希說過後就沒再過問了,她對火藥的了解並不多,能說的全說了,還再三囑咐阿兄要注意安全,剩下的就不是她應該關心的。

  接下來先是二十二日回請官眷的宴席,過了端午後,二娘的嫁妝也從高家陸續發來了,高嚴讓高團去清點二娘嫁妝,再轉去赤峰縣,高威為女兒置辦的別院。陸希身為二嫂也不能閒著,她也希望蓁蓁辦個盛大的婚禮,高團清點嫁妝,陸希就負責注意嫁妝可有損壞之物,一旦微有磨損,就換上嶄新的。

  更讓陸希驚喜的是,她讓表哥給自己找的工匠,也在五月份的時候到了,除了兩個老工匠外,還有四個年青工匠打下手。陸希立馬讓他們去自己農莊,六人讓人燒陶罐、裝大灶,不過一個月功夫,就弄好了。如果正是炎熱的時候,莊上不愁沒有沼氣,喜得大誠直說節省了不少柴火,他這會最愁的就是砍柴了。受了陸希這麼多年影響,大誠如今看到旁人砍那些長了幾十上百年的樹就心疼。那些工匠看到農莊裡也能有火井的效果,也頗為驚奇,直追問到底為何?大誠得了陸希的吩咐,一五一十的全說了。陸希是想讓這些工匠回去後和表哥說,以表哥的聰明,肯定會用上的。

  就這樣陸希頗為充實的過了一個夏季,等到了六月中旬,從建康遠道而來的高家的送嫁隊伍也快到了。北地氣候寒涼,等過了中秋就等於進入吳郡的冬季了,所以高家將婚禮定在了七月十八日,這樣的話,回來建康的時候也不會太冷。

  婁夫人並沒有在涿縣住下,她急著要去別院,想著萬一有什麼陸希和高團想不周道的地方,趁著還有時間,還能補救。陸希也能體諒婁夫人為人母的心情,派人去和高嚴說了一聲後,便隨婁夫人一起去赤峰了,而高嚴要等到婚禮前一日才會來。

  高二娘遠嫁魏國,若不是嫁回自己娘家,婁夫人還真不放心,即便如此,她依然整日拉著女兒的手,反覆叮囑著,陸希也沒湊上去打擾母女兩人婚前最後的相聚,嫁的這麼遠,又是異國,將來要見上一面,怕也不太容易了。

  赤峰地處魏宋交界處,各族人都有,商貿往來頻繁,又有大軍駐守,城裡治安非常不錯,高團想著二哥來前的囑咐,擔心二嫂每日窩在別院裡,悶壞了她,就提議帶陸希出去走走,卻不想這趟出去,陸希卻遇上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熟人。

  “二嫂,這裡如何?熱鬧吧?這裡可是赤峰最熱鬧的商市,比起我們建康的東西二市也不差。”高團頗為得意的道。

  “真熱鬧。”陸希和高團這會坐在一間茶肆二樓,司漪坐在兩人下方,竹簾將日光遮住,也遮住了兩人的身影,可以光明正大的看著樓下攢動的人群。

  “二嫂,你慢慢看,要是有什麼看中的,就遣人去買。”高團說,“這裡有不少外族的稀罕玩意。”

  “好。”

  “大娘子、五少君、司娘子喝湯。”春暄將一碗冰鎮酸梅湯放在高團面前,又給陸希和司漪放了兩碗微溫的綠豆湯。

  “二嫂,你不吃冰,不熱嗎?”高團一口氣喝光了冰酸梅湯,才舒了一口氣,北地雖已經入秋,可秋老虎的威力毅然不可小覷,高團不過上前跑了一回,就熱出了一身大汗,見二嫂依然還在喝溫的綠豆湯,額頭也不帶半點汗珠,不由大感佩服,這份養氣功夫可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

  “不是太熱,阿團,這裡怎麼連個樹蔭都沒有呢?”陸希見高團熱的就差沒吐舌頭了,不由莞爾,看著外面白花花的一片,難怪會高團會這麼急躁了,陸希都感覺有些心煩,要是這裡種些樹,多些綠意,會好很多吧。

  “樹?這裡哪來的樹啊,就算有也早砍光了。”高團說,“打了這麼多年的仗,就算有也被砍光做箭枝了吧?我以前聽庶娘說,赤峰這裡原本還有一片糙原,可等我出生的時候已經沒了。”高囧口中的庶娘,就是他的生母。

  陸希暗暗嘆了一口氣,古人其實和現代人沒什麼區別,有大談天人和諧的有識之士,也有無數濫砍濫伐的人,她還聽大母說過前漢時,關中有大片的森林,可這會已經全沒了,全被砍光了。連江南一代,原本也有很多樹林、竹林,後來中原漢人大舉遷移,在江南搭建房舍、宮殿,現在吳郡建康一帶,森林都基本全砍完了。這環境保護,還真是千百年一直存在的話題,幸好這會還沒有化工廠,希望竹紙能早點推廣,不然造紙絕對是毀滅森林的大殺器。

  “二嫂,你在家的時候,不用冰塊,不會熱嗎?”高團好奇的問。他雖是庶子,可也是錦衣玉食養大的,這麼熱的天,在家裡冰是斷不了的,卻不想和二哥、二嫂住了後,居然這麼熱的天氣,二哥家裡連冰塊都沒多少,這不得不讓他糾結。後來他才知道,陸家秉承前梁皇室傳統,夏天是基本不用冰塊的。

  江南氣候溫暖,即便是冬日,也很少有湖泊結冰,想要冰塊必須要從更遠的北方運過來,當年前梁太祖一次偶見冬日運冰的奴隸,身著單衣、背著包裹了棉布的冰塊,一塊塊艱難的放在車上,身上有無數凍傷,就心生惻隱之心,下令免了皇室夏日用冰的規矩,江南很多世家也隨著皇室免了夏日用冰。

  “家裡也不是很熱。”陸希說,“家裡都有雨亭。”她又不是耶耶,不能隨意離開京城,等天氣快熱了,她就跑去小蓬萊山避暑,那裡夏天涼慡的就跟深秋一樣,那需要用什麼冰塊?

  “我們家裡也有雨亭,可感覺沒什麼用。”高團一直覺得那雨亭就是擺設用的。

  “那是因為你們內火重。”高家都是練武之人,原本陽火就重,他們又愛吃大魚大肉這些熱性食物,更是火上加火,難怪他們再不愛吃蔬果,綠豆湯都是他們常吃的點心,不那麼泄火,不然早就一口火瘡了。

  “女君、五少君。”兩人帶來的侍衛在門口稟道:“婁家三少君的家僕求見。”

  陸希和高團同時一愣,婁家三少君是婁夫人大兄的三子,也是高家兄弟的表兄,他這會過來做什麼?

  “二嫂,你休息會,我去去就來。”高團起身說道。

  陸希點頭道:“你去吧。”

  “大娘子,你看到那間店鋪了嗎?我們織出的麻布,大部分都是給那家鋪子的,那店主人就是魏人。”司漪等高團離去後,指著幾間店鋪給陸希說道。

  何縣君打聽的基本沒錯,陸希是沒有在涿縣開鋪子,她從吳郡農莊出產的絕大部分物品,全送到了軍營里,就以軍事物資的名義被高嚴收購了,這也不是陸希和高嚴兩人利用職權中飽私囊。高嚴十三歲入薊州,就開始打仗,這麼多年下來,高嚴往吳郡送了不少人從戰場上退下的傷兵回來,往往來一個,附帶一家,他還不往家裡送,只往陸家陸希處送。

  所以陸希農莊裡,除了少數幾個陸家的奴婢外,大部分都是良民出生的軍戶。她要是不多想點增產的法子,這麼多人怎麼餵飽肚子?那些軍士除了幾個受傷太嚴重,不能幹農活的外,平時莊上重體力活,他們全能幹了,就算是農忙時間,莊上也不是很忙。陸希就想出了研發農副產品,比如說讓他們養牲畜家禽、養蠶織布……

  這些軍戶出產的農副產品,如肉乾、絲絮、布匹之類好保存運輸的賣到了北地高嚴這邊的軍營來了。這也算是良性循環,高嚴這處以最少的價格買最合適的物資,吳郡那邊那些軍戶也有額外的收益。王直在吳郡看慣了陸希這套做法,跑到了北地,就在軍屯裡推行開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