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人因謝靈媛親自介紹,含笑回禮,笑容帶著幾分疏離,宋和鮮卑建立的魏,各自為政,在場所有人都知道宋、魏之間未來必有一場大戰,可如今兩國皆受羯族和突厥騷擾,兩國正合作共同抵禦外敵,正好的蜜裡調油。步六孤氏目前是魏國最顯赫的外戚,家族連續已經出了二代皇后了。之後謝靈媛又介紹了餘下幾人,基本都是鮮卑貴族女和關中郡姓。

  北方常年戰亂,北地世家目前遠不如江左世家那麼煊赫,說是世家基本不過是丙姓、丁姓,偶爾才有出個乙姓,可往往不持久。而江左世家,有資格坐在謝靈媛身

  後的世家女,基本都是甲姓出身,幾個關中郡姓,大家怎麼看得上眼?而謝靈媛、陸希等人,都是三世之內必有三公的膏腴世家。

  陸希和謝靈媛對視一眼,謝靈媛對這她微微頷首,陸希恍然,看來步六孤氏要出第三位皇后了,這位恐怕是未來皇后的胞妹,難怪會讓謝靈媛款待。

  “我們在玩猜字謎,七娘子說光是猜謎沒意思,想加上些彩頭。”王穆清同三人解釋說道。

  這是眾人常玩的遊戲,“七娘子想要加什麼彩頭呢?”陸言饒有興致的問。

  陸耀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尊不過她巴掌大小的玉雕,“我平素最喜玉雕,這尊玉雕是我近作,也是我心愛之物,我用這作為賭注如何?”

  陸希抬目望去,那玉雕雕琢著喜上眉梢的吉慶圖案,雀鳥、梅花活靈活現,如果真如陸耀所言,這位鮮卑貴女玉雕水平果然不錯。

  謝靈媛低聲吩咐宮女幾句後,對陸耀道:“我平時暇時偏愛彈琴,身邊也就一把琴看得過去,就用那把琴做彩頭吧。”

  陸耀道:“謝娘子愛彈琴,若是離了自己的琴,如何再能彈奏呢?便如旁人要我的玉雕可以,可要我的玉雕刻刀,那是萬萬不可,不若謝娘子以彈奏一曲為彩?若是我等僥倖贏了,望能聆聽娘子仙音。”

  作者有話要說:晚上七點還有一更,此文明天入V,但是聽風迄今為止零存稿。。。所以我想,我從昨天開始就雙更了,然後今天也雙更,明天、後天也雙更,這樣的話,大家也能多看一點公眾章節,我也不用老是擔心入v的三更了。。。這幾天忙著更新,留言都來不及回復,謝謝大家的留言,麼麼麼麼麼~~~~、在門閥制度下,不僅士庶界限十分嚴格,而且不同姓氏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甚至在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團中不同郡望、堂號的宗族也有貴賤、尊卑之分。唐代柳芳在其《氏族論》中對此作了明確的論述:在南北朝時,“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姚、王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為“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以上“僑姓、吳姓、郡姓、虜姓”合稱“四姓”,“舉秀才,州主簿,郡功曹,非四姓不選”。比如說崔氏中,清河崔在魏晉時期,就比博陵崔要高很多,但是相比來說,僑姓、吳姓在魏晉時期,名聲要比郡姓大,但是後來因為侯景之亂,僑姓、吳姓中僅留蘭陵蕭氏,後來在唐時期,郡姓就起來了,同樣也是那時候博陵崔也開始勝過清河崔了。、即使在上述“四姓”中,也因門第閥閱而有等級高下之分:凡三世有位居三公者為“膏粱”,有令、仆(she)者為“華腴”,有尚書、領、護以上者為“甲姓”,有九卿若方伯者為“乙姓”,有散騎常侍,太中大夫者為“丙姓”,有吏部正副郎者為“丁姓”。所以世家牛叉,不僅僅於他們面子上轉的很牛叉,而是他們祖輩就很牛叉,他們現在也很牛叉,因為一旦沒落,就丟落到下等,他們看不起暴發戶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人家牛叉了多少代,暴發戶牛叉了幾代?能比嗎?但是後來隨著士族的沒落,到了唐,士族比之前更保守了,這其實也是士族完全沒落的前奏,當然也和當時政治經濟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34、中宮元會(下)

  “七娘子有所不知,此琴別無特殊之處,不過是我親手所制罷了。”謝靈媛愛琴,其父也是古琴大家,閒暇時也教女兒如何制琴,謝靈媛目前所彈制琴,就是在父親的指點下做成的。

  陸耀聞之一笑,便不再多言。

  之後眾人都拿出自己親手所做的得意作品,王穆清愛琉璃器,家中還辦了一個琉璃作坊,她今天拿出的一隻琉璃花瓶,色澤剔透清透如碧水,極為罕見,是她的心愛之物。

  顧秋華讓人取來一株蘭花,“此蘭是我從野外尋來,也養了快有三年了。”顧秋華道。

  陸言則放上一卷古籍,“這雖是古物,可到手時已經殘破不堪,全是我親手修補。”

  陸希讓春暄放上一個多寶盒,“這多寶盒是我畫了圖紙,讓工匠做的。”說著讓春暄將多寶盒打開,小小的一個匣子,居然層層疊疊的嵌了無數暗格,看得大家大開眼界。

  相較對面除陸耀外,大部分人奉上的都是書畫,陸耀下座一名鮮卑女孩笑道:“這多寶盒固然精妙絕倫,可吾等久聞陸大娘子書畫雙絕,可否讓兒等開開眼界?”

  “希書畫粗陋,那稱得上‘雙絕’,這位娘子過譽了。”陸希淡笑著拒絕了。

  那女孩還想說話,卻被陸耀按住了,示意宮女將花簽遞於謝靈媛,謝靈媛道:“幾位娘子來者是客,理應汝等先行。”

  “那兒卻之不恭了。”陸耀沉吟了下,緩緩吟道:“二形一體,四支八頭。四八一八,飛泉仰流。”

  謝靈媛一開始沒說話,似乎想了一會,才道:“井。”然後謝靈媛也回陸耀了一句,“干之一九,只立無偶。坤之二六,宛然雙宿。”

  一來一去,眾人似乎平分秋色、不分輸贏,但陸耀那邊不少人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因為這場猜謎的勝負已經完全掌握在謝靈媛等人手中,她們無論出多麼難的題目,對面五人總在默數過五聲後,說出答案,而她們給出的答案,有難有易,分明是看她們要答不出來了,才給容易的謎面,這種類似施捨的行為讓大家很不好受。

  謝靈媛見連陸耀的面子都快掛不住了,舉起茶盞輕啜了一口茶,宮女的上前恭敬道:“幾位娘子,馬上承天門大典快開始了,請諸位娘子移步承天門閣樓。”

  謝靈媛對陸耀笑道:“今日同七娘子聊得盡興。”謝靈媛起身捧起自己的古琴,“此琴乃靈媛親手所制,贈與七娘,望

  七娘不棄。”

  陸耀也將玉雕給了謝靈媛,陸希等人分別將自己帶來的物品同剛才對謎之人交換,陸希換到的是一副字畫,同她交換的少女道:“粗淺之作,望陸娘子莫要嫌棄。”

  “娘子謙遜了,娘子運筆精妙,希自嘆弗如。”陸希說,陸希還真奇怪了,這些人怎麼一口咬定自己書畫精妙呢?

  “陸大娘子才太過謙遜呢。”陸耀突然說道,“耀之前有緣得見,陸大娘子親繪的一卷《小蓬萊圖》。當真是驚為天人,曾一度冒昧想出重金購下此畫,差點讓高將軍同家兄翻臉。”陸耀說起陸希的畫,眼底閃過敬佩。吳郡陸氏她久仰大名,可陸氏族人才學大多聚集在經史之上,都說書畫以琅邪王氏和吳郡顧氏為尊,陸希也不曾聽過她拜過什麼名家為師,卻也有如此出眾的畫技。

  “皎皎,你什麼時候又畫了一卷小蓬萊圖?我們怎麼沒看過?”謝靈媛奇怪的問。

  “我去年年頭畫的,後來送人了。”陸希解釋道,小蓬萊圖是陸希去年畫的一卷山水圖,也是陸希迄今為止,和目前正在給陸琉題詞的花卉蟲糙圖並稱最得意的兩件作品。

  陸言錯愕的望了陸希一眼,《小蓬萊圖》她是見過的,畫卷不大,不過三尺長、一尺寬,卻是阿姊前年花了一年時間畫出的成品。

  小蓬萊其實就是吳郡震澤湖上的一座小島,也是陸希名下的產業,前年祖母去世,阿姊悲傷過度,一下子病倒了,等祖母出殯後,她也不顧眾人的勸說,躲到了小島上,一住就是一年,陸言偶爾去看陸希的時候,就見她隨身帶著畫具,不是讓人搖了一艘小船在震澤湖游湖,就是戴了斗笠在湖中垂釣……

  若不是耶耶後來陪著阿姊在島上住了一個月後,順利把阿姊接回了建康,她都有以為阿姊似乎要步入阿姑的後塵了。阿姊一年的成果就是這副《小蓬萊圖》,當時耶耶一眼看到就拍案叫絕,想不到阿姊居然送人了。

  高將軍?顧秋華趁著旁人不注意,拉了拉陸希,“你把你的圖送給高仲翼了?”

  “嗯。”陸希點點頭,“阿兄說他常年在外地,很思念故鄉,就讓我把這幅圖送給他了。”反正這也不是她送的第一幅了,陸希奇怪的是,為什麼她給阿兄的畫,會給外人看見,她不認為阿兄會主動把這幅畫給陸耀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