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蔣青坐到了韋堅的邊上,遞一根煙到他手中,倆人點上,韋堅指指場中的朋友與濃妝的女人,嘿嘿一笑:“還記得上學那會兒嗎?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腰裡別上一隻傳呼機。那時候我們誰能想到,我們有一天也會過上這種花天酒地的生活。”
蔣青淡淡地笑:“這些年大家的變化都挺大。”
“社會在變,人當然也得變。”韋堅不在意地笑笑,“而且,人長大了,要想的事情也多了,你想不變都難。”
蔣青沉默了片刻道:“你還記得國安嗎?”
韋堅怔一下,點頭道:“當然記得。我們快畢業時,他是班裡惟一不是團員的人。一到課外活動,班主任說下麵團員活動,他便一個人背著包,灰溜溜地從我們眼皮底下離開教室。”
我們說的國安是我們共同的同學,也是我們共同的朋友。他在畢業那年的暑假,一個人去城北的河裡游泳,再也沒能回來。三天之後,他的屍體在河下游十多公里的地方被發現,已經被水泡得膨脹起來。
“你還記得嗎,國安死後,好多同學都說夢到了他,他全身水淋淋的,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蔣青說。
韋堅點頭:“國安雖然學習差了點,但他的人員挺好,好多同學都喜歡他。”
“難道你不覺得奇怪嗎,為什麼那麼多同學夢到他時,他都是水淋淋的樣子。”
“他是淹死的,當然水淋淋的了。”
“可那是在不同人的夢裡。大家都做同樣的夢,這難道只是一種巧合?”
韋堅又怔一下,然後轉頭盯著蔣青:“你今天怎麼了,好端端的怎麼會想起國安來。你是不是想跟我說什麼?”
蔣青沉默了,他不知道怎樣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
“你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嗎?”蔣青狠狠將手中的菸蒂掐滅。
韋堅盯著蔣青,好一會兒,這才用疑惑的口氣道:“當然不信。蔣青,你今天怎麼怪怪的,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沒有。”蔣青搖頭,“就是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想跟你聊聊。”
韋堅搖頭苦笑:“你怎麼會想到這種小兒科的問題,科學都發達到這種地步了,你還在想著鬼鬼怪怪的事,是不是碰到什麼事,腦袋被嚇壞了。”
蔣青搖頭道:“我也不信這世界上有鬼,但最近我借了一些書,裡面有些觀點看起來卻很有道理。”
“你都看什麼書了,不會走火入魔吧。”
蔣青不理會韋堅話里的譏誚,皺著眉道:“有一本書里說,人其實是有靈魂的,它和人的肉體一起組成了完整的人,這在物理學上表現在波和粒子。波是人的精神,粒子為人的肉體。根據牛頓萬物不滅定律,人死後,身體重新回到自然界中,那麼,人的精神也是不滅的,它也應該存在於自然界中。在八十年代中期,日本有一種再生學說很流行。科學家們發現有一些人能夠依稀記起自己的前世,便從他們身上著手研究。他們得出了這樣一個關於死亡的結論,那就是人在死亡的瞬間,他的精神,也就是波,會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脫離肉體,如果不受外力干擾,它可以很長時間存在於自然界中。科學家給這種脫離了肉體的波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生物場。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就是人的靈魂,也就是民間說的鬼。”
韋堅聽得入神,半天才拍手笑道:“精彩,還有嗎?”
蔣青聽出了他的譏誚,眉峰便皺得更緊了些:“還有科學家預測,在我們生活的地球表面,存在著不止一個空間。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個地方,在我們這個空間可以表現為一個夜總會包間,活動著我們這種形態的生命,但同時,在另一個空間,同樣是這塊地方,也許它表現為一塊墳場,在那裡活動的,是我們全然不知的另一種生命形態。”
這回韋堅沒有作聲,視線在包間裡轉了一圈,目光有些閃爍:“你的意思說在我們這個包間裡,也許還有別人在活動?”
“我不知道那種生命形態究竟是不是人,但如果那種理論成立的話,可以這麼說。”
韋堅哈哈笑了笑,但笑得已有些勉強:“蔣青你真是中了邪了,不知從哪裡找到這些歪理邪說。”
蔣青正色道:“我的意思是說,也許這世上真的有人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韋堅的笑容僵硬在臉上,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蔣青,好一會兒,才長長吁了一口氣。他掏出煙來點上,眉峰也像蔣青一樣皺起:“你一定是聽清眉說了什麼。”
蔣青沉身一震,有種秘密被揭穿的恐慌。他努力讓自己鎮定,告訴自己其實他只是憐憫清眉的恐懼和無助,他與清眉之間其實什麼都不曾發生過。
蔣青重重地點頭:“她就算什麼都不說,我也能看出她很恐懼。”
韋堅無奈地搖頭:“你不要相信她的話,我曾經帶她去看過醫生,她是那種典型的臆想症患者,成天幻想有人會害她。我要把她送到醫院去治療,但是她不去,還以死來威脅我。她跟所有見到的人說她看到了鬼,我們家周圍的鄰居都知道了她是個精神病人,每次看到我都要勸我把她送到醫院去。所以,我現在已經很少回家了,我不願意看到鄰居們在我後面指指點點,也害怕見到清眉那種恐懼。你不知道,她把自己身上劃開一道道傷痕,常常血淋淋地站在我面前。我不能每天都守著她,根本沒辦法阻止她傷害自己。所以,我現在很怕見到她。”
“難道你就沒有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許她說的是真的呢?”
韋堅驚詫地盯著蔣青:“你真的相信她的話了?你真的相信這世界上有鬼,而且那些鬼會不斷地去傷害她?”
蔣青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了清眉的話,抑或他只是因為對清眉生出了種連他都說不清楚的複雜感情。現在每天走在街道上,他總會選擇有陽光的那一邊。陽光暖暖地照在他身上,他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變得輕鬆起來。他知道在自己內心深處,其實也並不願意相信這世上有那些陌生人存在。他在閒暇時候去書店找書,去尋找一些能證明清眉遭遇真實性的文章,是為了說服自己能夠再次走到清眉面前。他必須陪伴清眉不讓她受到陌生人傷害。他無法用這樣的念頭去說服別人相信什麼,更何況他面對的是韋堅。
那一晚,蔣青跟韋堅有好長時間都保持沉默,蔣青不知道韋堅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一些什麼,那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但偏偏他又不知道該如何表白,所以,他只能保持沉默。他期待韋堅能跟他說些什麼,這樣,他就能從中分析出韋堅心裡究竟在想什麼。但那一晚直到最後聚會結束,韋堅什麼話都沒有再說。
蔣青這晚心裡忽然又有了不祥的預感,他預感到自己有一天會失去韋堅這個朋友。甚至,他今後的生活都會因此而改變。
那已是十二月里的一天,滿街的木棉花樹都在那個季節里枯萎。
蔣青獨自回家時,覺得那晚深夜的街道特別淒清。
第九章 假面人魈(3)
清眉在電話里說:“我在麻雀茶社。”
麻雀茶社果真像一隻麻雀,小小的一塊地方,只在廳里擺著四副桌椅,它甚至連個包間都沒有。麻雀茶舍座落在學府路上,它的邊上便是南方小城惟一的一所大學。蔣青趕到茶舍時,一眼便看到清眉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年輕人顯然都是附近大學的學生,他們圍坐在一起,那麼多人卻全無聲息。大家的目光死死盯著相對而坐的兩個人,邊上的清眉更是聚精會神,連蔣青從外面進來都沒有發覺。
蔣青走過去,看到相對而坐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出右手,一個出左手,兩隻手以一種很緊密的方式絞結在一起,中間豎著一枝鉛筆。鉛笑下面有一張白紙,筆尖抵在紙上,此刻正在輕微地顫動。
清眉今晚穿了件青色的長袖毛衣,長發垂在肩上,白皙的面龐看起來也柔和了許多。蔣青輕拍她的肩膀,她回過頭來時,蔣青還看到她淡淡施了點粉黛,那種蒼白憔悴的感覺少了許多,而且,暗紅色的唇影和淡淡的腮紅,讓她悽惋的美麗中多了幾分嫵媚。蔣青看得呆了,只覺得眼前的女人,仿佛變了一個人一般。
清眉在下面握住了他的手。
倆人選擇了茶舍最裡面的那個座位。座位是火車廂式的,高高的靠背可以讓他們避開別人的視線。清眉今天的情緒似乎不錯,蔣青甚至從她臉上看到了從未見過的笑容。那笑容在清瘦的臉上綻放,蔣青便覺得清眉笑得挺好看。她應該這樣經常笑一笑的。他想。
清眉下午時到附近那所大學看望她大學時的一個同學,那同學現在已經是南方小城裡惟一的心理學副教授了。兩位同窗好友在校園的操場上聊天,並且觀看了一場精彩的籃球比賽。籃球場上,年輕的小伙子們龍騰虎躍,冬季里只穿短褲背心仍然汗流滿面,那種動感十足的場面感染了清眉,她像其它圍觀的大學生一樣,拍著手替場上的小伙子們加油。那天,很多大學生都奇怪地發現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她的年齡顯然要比這裡的學生大上許多,又不是學校的老師,但她替場上運動員加油的吶喊聲卻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響亮。後來學生們都被這個女人感染,都以比平時多出幾倍的熱情來吶喊助威。
很多大學生在比賽結束時,看到那個女人還呆在籃球場上,很失落的樣子。他們哪裡知道,清眉今天發現自己尋找到了一種讓自己快樂的方法,那就是加入到快樂的人中去,用別人的歡樂來感染自己。她加入到大學生中去,當她聲嘶力竭地發出每一聲吶喊,便覺得心中的鬱結消散了許多。
人群散盡,寂寥重新縈繞心頭,她想到該發生的仍然會發生,其實她並沒有因為下午的歡樂而改變什麼。但她仍然留戀在校園裡的感覺,所以晚上就在副教授同學那裡吃了晚飯,然後便獨自出現在學府路上。
她看到路邊有一家小小的茶舍,茶舍的名字便叫麻雀茶舍。
茶舍里沒有豪華精緻的裝潢,卻有年輕激情的大學生。清眉很快便與今晚聚在茶舍里的年輕人混得很熟了,她加入他們,跟他們一塊兒聊天,唱歌,她覺得有些力量正從自己日益枯竭的心靈深處汩汩流出。
“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恐懼也不會因為你的逃避而消失。”清眉說。
蔣青微笑著注視著面前的女人,感覺她白皙的臉龐此刻泛著從未見過的光澤。他說:“今晚你的氣色很好,人也漂亮了很多。”
蔣青淡淡地笑:“這些年大家的變化都挺大。”
“社會在變,人當然也得變。”韋堅不在意地笑笑,“而且,人長大了,要想的事情也多了,你想不變都難。”
蔣青沉默了片刻道:“你還記得國安嗎?”
韋堅怔一下,點頭道:“當然記得。我們快畢業時,他是班裡惟一不是團員的人。一到課外活動,班主任說下麵團員活動,他便一個人背著包,灰溜溜地從我們眼皮底下離開教室。”
我們說的國安是我們共同的同學,也是我們共同的朋友。他在畢業那年的暑假,一個人去城北的河裡游泳,再也沒能回來。三天之後,他的屍體在河下游十多公里的地方被發現,已經被水泡得膨脹起來。
“你還記得嗎,國安死後,好多同學都說夢到了他,他全身水淋淋的,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蔣青說。
韋堅點頭:“國安雖然學習差了點,但他的人員挺好,好多同學都喜歡他。”
“難道你不覺得奇怪嗎,為什麼那麼多同學夢到他時,他都是水淋淋的樣子。”
“他是淹死的,當然水淋淋的了。”
“可那是在不同人的夢裡。大家都做同樣的夢,這難道只是一種巧合?”
韋堅又怔一下,然後轉頭盯著蔣青:“你今天怎麼了,好端端的怎麼會想起國安來。你是不是想跟我說什麼?”
蔣青沉默了,他不知道怎樣才能完全表達自己的意思。
“你相信這世界上有鬼嗎?”蔣青狠狠將手中的菸蒂掐滅。
韋堅盯著蔣青,好一會兒,這才用疑惑的口氣道:“當然不信。蔣青,你今天怎麼怪怪的,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
“沒有。”蔣青搖頭,“就是突然想到這個問題,想跟你聊聊。”
韋堅搖頭苦笑:“你怎麼會想到這種小兒科的問題,科學都發達到這種地步了,你還在想著鬼鬼怪怪的事,是不是碰到什麼事,腦袋被嚇壞了。”
蔣青搖頭道:“我也不信這世界上有鬼,但最近我借了一些書,裡面有些觀點看起來卻很有道理。”
“你都看什麼書了,不會走火入魔吧。”
蔣青不理會韋堅話里的譏誚,皺著眉道:“有一本書里說,人其實是有靈魂的,它和人的肉體一起組成了完整的人,這在物理學上表現在波和粒子。波是人的精神,粒子為人的肉體。根據牛頓萬物不滅定律,人死後,身體重新回到自然界中,那麼,人的精神也是不滅的,它也應該存在於自然界中。在八十年代中期,日本有一種再生學說很流行。科學家們發現有一些人能夠依稀記起自己的前世,便從他們身上著手研究。他們得出了這樣一個關於死亡的結論,那就是人在死亡的瞬間,他的精神,也就是波,會以一種極快的速度脫離肉體,如果不受外力干擾,它可以很長時間存在於自然界中。科學家給這種脫離了肉體的波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生物場。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就是人的靈魂,也就是民間說的鬼。”
韋堅聽得入神,半天才拍手笑道:“精彩,還有嗎?”
蔣青聽出了他的譏誚,眉峰便皺得更緊了些:“還有科學家預測,在我們生活的地球表面,存在著不止一個空間。也就是說,同樣的一個地方,在我們這個空間可以表現為一個夜總會包間,活動著我們這種形態的生命,但同時,在另一個空間,同樣是這塊地方,也許它表現為一塊墳場,在那裡活動的,是我們全然不知的另一種生命形態。”
這回韋堅沒有作聲,視線在包間裡轉了一圈,目光有些閃爍:“你的意思說在我們這個包間裡,也許還有別人在活動?”
“我不知道那種生命形態究竟是不是人,但如果那種理論成立的話,可以這麼說。”
韋堅哈哈笑了笑,但笑得已有些勉強:“蔣青你真是中了邪了,不知從哪裡找到這些歪理邪說。”
蔣青正色道:“我的意思是說,也許這世上真的有人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韋堅的笑容僵硬在臉上,他目不轉睛地盯著蔣青,好一會兒,才長長吁了一口氣。他掏出煙來點上,眉峰也像蔣青一樣皺起:“你一定是聽清眉說了什麼。”
蔣青沉身一震,有種秘密被揭穿的恐慌。他努力讓自己鎮定,告訴自己其實他只是憐憫清眉的恐懼和無助,他與清眉之間其實什麼都不曾發生過。
蔣青重重地點頭:“她就算什麼都不說,我也能看出她很恐懼。”
韋堅無奈地搖頭:“你不要相信她的話,我曾經帶她去看過醫生,她是那種典型的臆想症患者,成天幻想有人會害她。我要把她送到醫院去治療,但是她不去,還以死來威脅我。她跟所有見到的人說她看到了鬼,我們家周圍的鄰居都知道了她是個精神病人,每次看到我都要勸我把她送到醫院去。所以,我現在已經很少回家了,我不願意看到鄰居們在我後面指指點點,也害怕見到清眉那種恐懼。你不知道,她把自己身上劃開一道道傷痕,常常血淋淋地站在我面前。我不能每天都守著她,根本沒辦法阻止她傷害自己。所以,我現在很怕見到她。”
“難道你就沒有換一個角度去思考,也許她說的是真的呢?”
韋堅驚詫地盯著蔣青:“你真的相信她的話了?你真的相信這世界上有鬼,而且那些鬼會不斷地去傷害她?”
蔣青沉默了。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相信了清眉的話,抑或他只是因為對清眉生出了種連他都說不清楚的複雜感情。現在每天走在街道上,他總會選擇有陽光的那一邊。陽光暖暖地照在他身上,他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變得輕鬆起來。他知道在自己內心深處,其實也並不願意相信這世上有那些陌生人存在。他在閒暇時候去書店找書,去尋找一些能證明清眉遭遇真實性的文章,是為了說服自己能夠再次走到清眉面前。他必須陪伴清眉不讓她受到陌生人傷害。他無法用這樣的念頭去說服別人相信什麼,更何況他面對的是韋堅。
那一晚,蔣青跟韋堅有好長時間都保持沉默,蔣青不知道韋堅是不是已經感覺到了一些什麼,那是他不願意看到的,但偏偏他又不知道該如何表白,所以,他只能保持沉默。他期待韋堅能跟他說些什麼,這樣,他就能從中分析出韋堅心裡究竟在想什麼。但那一晚直到最後聚會結束,韋堅什麼話都沒有再說。
蔣青這晚心裡忽然又有了不祥的預感,他預感到自己有一天會失去韋堅這個朋友。甚至,他今後的生活都會因此而改變。
那已是十二月里的一天,滿街的木棉花樹都在那個季節里枯萎。
蔣青獨自回家時,覺得那晚深夜的街道特別淒清。
第九章 假面人魈(3)
清眉在電話里說:“我在麻雀茶社。”
麻雀茶社果真像一隻麻雀,小小的一塊地方,只在廳里擺著四副桌椅,它甚至連個包間都沒有。麻雀茶舍座落在學府路上,它的邊上便是南方小城惟一的一所大學。蔣青趕到茶舍時,一眼便看到清眉坐在一群年輕人中間。年輕人顯然都是附近大學的學生,他們圍坐在一起,那麼多人卻全無聲息。大家的目光死死盯著相對而坐的兩個人,邊上的清眉更是聚精會神,連蔣青從外面進來都沒有發覺。
蔣青走過去,看到相對而坐的兩個年輕人一個出右手,一個出左手,兩隻手以一種很緊密的方式絞結在一起,中間豎著一枝鉛筆。鉛笑下面有一張白紙,筆尖抵在紙上,此刻正在輕微地顫動。
清眉今晚穿了件青色的長袖毛衣,長發垂在肩上,白皙的面龐看起來也柔和了許多。蔣青輕拍她的肩膀,她回過頭來時,蔣青還看到她淡淡施了點粉黛,那種蒼白憔悴的感覺少了許多,而且,暗紅色的唇影和淡淡的腮紅,讓她悽惋的美麗中多了幾分嫵媚。蔣青看得呆了,只覺得眼前的女人,仿佛變了一個人一般。
清眉在下面握住了他的手。
倆人選擇了茶舍最裡面的那個座位。座位是火車廂式的,高高的靠背可以讓他們避開別人的視線。清眉今天的情緒似乎不錯,蔣青甚至從她臉上看到了從未見過的笑容。那笑容在清瘦的臉上綻放,蔣青便覺得清眉笑得挺好看。她應該這樣經常笑一笑的。他想。
清眉下午時到附近那所大學看望她大學時的一個同學,那同學現在已經是南方小城裡惟一的心理學副教授了。兩位同窗好友在校園的操場上聊天,並且觀看了一場精彩的籃球比賽。籃球場上,年輕的小伙子們龍騰虎躍,冬季里只穿短褲背心仍然汗流滿面,那種動感十足的場面感染了清眉,她像其它圍觀的大學生一樣,拍著手替場上的小伙子們加油。那天,很多大學生都奇怪地發現了這個與眾不同的女人,她的年齡顯然要比這裡的學生大上許多,又不是學校的老師,但她替場上運動員加油的吶喊聲卻比任何一個人都要響亮。後來學生們都被這個女人感染,都以比平時多出幾倍的熱情來吶喊助威。
很多大學生在比賽結束時,看到那個女人還呆在籃球場上,很失落的樣子。他們哪裡知道,清眉今天發現自己尋找到了一種讓自己快樂的方法,那就是加入到快樂的人中去,用別人的歡樂來感染自己。她加入到大學生中去,當她聲嘶力竭地發出每一聲吶喊,便覺得心中的鬱結消散了許多。
人群散盡,寂寥重新縈繞心頭,她想到該發生的仍然會發生,其實她並沒有因為下午的歡樂而改變什麼。但她仍然留戀在校園裡的感覺,所以晚上就在副教授同學那裡吃了晚飯,然後便獨自出現在學府路上。
她看到路邊有一家小小的茶舍,茶舍的名字便叫麻雀茶舍。
茶舍里沒有豪華精緻的裝潢,卻有年輕激情的大學生。清眉很快便與今晚聚在茶舍里的年輕人混得很熟了,她加入他們,跟他們一塊兒聊天,唱歌,她覺得有些力量正從自己日益枯竭的心靈深處汩汩流出。
“快樂需要自己去尋找,恐懼也不會因為你的逃避而消失。”清眉說。
蔣青微笑著注視著面前的女人,感覺她白皙的臉龐此刻泛著從未見過的光澤。他說:“今晚你的氣色很好,人也漂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