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當時,冀京的京畿之師尚在前太子李煒掌控之中,那時的李煒雖說已年近弱冠,但膽氣與氣魄卻無法與後來的他相提並論,面對著那支如狼似虎的狼騎兵,太子爺當即便膽怯了。

  就連李煒這位後來的雄主也膽怯了,更別說本來就小心謹慎的三皇子李慎以及當時還只是太子李煒身邊一個乖順弟弟的五皇子李承這兩位日後的梟雄,於是乎,除卻那時嘗試代替父親李暨前往江南安撫百姓的八賢王李賢外,其餘皇子清一色地倒向了贊成遷都的保守派。

  當然了,其中不包括如今的大周皇帝李壽,畢竟以李壽當年的身份與地位而言,似這等國家大事根本輪不到他有開口的權利。

  話說回來,其實就當年大周的軍方而言,其實也不需要眾皇子出面力挽狂瀾,畢竟那時的朝中尚有梁丘公與呂公這兩位能征善戰的名將,但是問題是,四鎮終歸不算真正的軍方體系,而當時軍方的最高位,是大將軍吳邦這位日後死在梁丘公嫡孫梁丘皓手中的倒霉鬼,連這傢伙都倒向了保守派,梁丘公與呂公就自然不好再說什麼了。而最為關鍵的一點是,當時的大周皇帝李暨沒有任何的表示。

  後來梁丘公反覆思量,覺得李暨當時沒有任何表示,甚至露出種種傾向於遷都的舉動,極有可能是為了磨練皇四子李茂,畢竟當時李茂每日都在朝中大吵大鬧,不止一次地主動請纓,願提兵北上阻擋北戎狼騎。

  終究,李茂得償所願,爭取到了北上討伐外戎的任務,而領悟到了天子李暨用意的梁丘公,亦假以託病辭去了北伐軍副帥的職務,推薦了自己的孫女梁丘舞,並正式退居幕後,將東軍神武營交付給了尚未及笄的孫女。

  不得不說梁丘公與天子李暨想到了一塊,在天子李暨培養李茂的同時,梁丘公亦將此戰視為了對梁丘舞的磨練,因為梁丘舞本來就是武學天賦極高的驚艷之才,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在梁丘皓大難不死歸順太平軍潛伏在江南、不曾浮現於世的那時,梁丘舞可以說是梁丘一門唯一的後嗣與希望,梁丘公希望她能夠在歷經磨練後,肩負起傳承、甚至興旺梁丘家的職責以及義務。

  但很遺憾的,當時的李茂與梁丘舞雖說武略、兵謀都不差,但總歸缺乏經驗,很難想像這兩位日後的戰場武神竟會在一幫外戎狼騎兵面前束手無策,連連戰敗。

  而這時,身在江南的李賢用一紙書信給李茂以及梁丘舞求來了一位經世奇才,即長孫家的長孫女,日後鬼謀無雙、算無遺策的冀州軍軍師之一,鴆姬長孫湘雨。

  正如後來長孫湘雨對謝安所說的,這位擁有覆手可傾天下的奇才,當時早已厭倦了冀京和平安泰的生活,嚮往刺激與新奇的她,應下了李賢這位發小的請求,在胤公這位清楚她才能與本事的老人的支持下,入主兵部,以胤公的名義代兵部發號施令,足不出冀京,卻遠程指揮著李茂與梁丘舞的北伐軍,以狠毒、凌厲的手段,用高陽城八萬軍民為誘餌,終於幫助李茂與梁丘舞扭轉了局面,然後才是梁丘舞在冀北一役斬殺蒼原之狼咕圖哈赤,奠定了北伐軍此戰勝利的根基。

  可以說,是長孫湘雨、李茂、梁丘舞這三位經世之才聯手,這才打敗了當時叫大周舉國震動的北戎狼騎,反過來說,這亦足以證明,北戎狼騎的強大。

  而這樣一支強大的外族軍事力量,為何會在李茂掌握之中呢?

  望了一眼身旁長吁短嘆、明顯陷入回憶當中的八賢王李賢,謝安忍不住問出了心中所想。

  微微嘆了口氣,李賢右手撫摸著城牆,目光望向城下那支奇服怪飾的狼騎兵,皺眉瞧著那幫人在城下掠過,口中喲呼喲呼地怪叫著。

  「小王也只是道聽途說……李茂在受父皇之命入駐漁陽後,厲兵秣馬,欲效仿當年梁丘公膝下大爺、北疆之虎梁丘恭宏偉事跡,將草原變為我大周訓練騎兵的校場……」

  [將草原變成我大周訓練騎兵的校場?大舅哥的老爹可還真霸氣……]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聽說,可聽李賢這麼說,謝安還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不過驚詫歸驚詫,他卻並未打斷李賢的話。

  「小王的四哥,是個睚眥必報的人,在漁陽鐵騎組建完畢的次年,他便將兵鋒指向了當年我大周國殤之役的罪魁禍首,蒼狼部落!但當時,由於在我大周國內大敗而退,蒼狼部落的處境並不樂觀,被草原上眾部落視為戰敗的罪人,從曾經的大部落淪為其他大部落的附庸……以至於四哥兵發草原之後,蒼狼部落為了藉助四哥的力量向那些年逼迫他們的草原部落報復,竟然向四哥臣服……」

  [怪不得那佑斗會在李茂帳下為將……]

  謝安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此前他一直很奇怪,為什麼蒼原之狼咕圖哈赤的親弟弟會在李茂帳下,成為李茂的心腹愛將,經李賢這麼一說,他這才意識到,當年蒼狼部落在敗北後,他們在草原上的處境必定是相當的不樂觀,不難想像會有許許多多的草原部落將戰敗的罪責都推到他們頭上。

  「蒼狼部落,是第一個向四哥臣服的草原部落……四哥並不是一個窮兵黷武的莽夫,在梁丘公座下學習多年的他,如何不知以夷制夷、以蠻制蠻的道理?在覆滅了一個大部落後,他對那個部落中的戰士們許以賞賜,將那些外族戰士變成了他的私兵,助他攻略草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