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實說句實話,只要他們仔細想想也能想到,冀州軍在兩月份的時候這才從荊州襄陽轉戰江東,對付伍衡的近十萬太平軍,怎麼可能能在如此緊促的時間內回援冀京?

  「萬里遠襲……那位騎將好生了得!——應該是馬聃吧?此人善於掌騎兵,不遜色我東軍兒郎!」梁丘公出言稱讚著馬聃,變相著提醒周圍被莫名的希望蒙蔽了雙目的眾人:此刻趕到冀京的,十有八九就只有那一支冀州軍,而這一萬騎兵,實在很難對冀京的局勢造成什麼改變。

  但凡是聽懂了梁丘公言下之意的人,原先臉上的笑容又逐漸消散地無影無蹤。要不怎麼說世事難料呢,馬聃軍的到來僅僅只是給冀京城牆上的守軍帶來了片刻的希望,旋即,這份希望便化作了更大的壓力與失望。

  「看來關鍵還是在我冀京吶……」李壽深深吸了口氣,臉上浮現出幾分苦笑。

  「話也不是這麼說……」可能是注意到李壽心中的失望,梁丘公出言鼓勵道,「雖說那支馬聃軍因為兵力相差懸殊的關係,無法為我冀京起到什麼實質上的幫助,但是,此人的到來何嘗不是給了我等一個訊息?」

  想來城牆上眾將也是心智機敏之輩,哪裡會聽不出梁丘公言下之意,頓時,笑容再度出現在他們臉龐上。

  「梁丘公所言極是!」

  「幸虧梁丘公一言點破吶!」

  「可不是嘛!那馬聃將軍既然已抵達我冀京,可想而知,謝大人與賢王殿下的大隊人馬想必早已剿滅了江東的太平賊軍,此刻正在急速回援冀京的途中……」

  「啊,末將猜測,頂多一月、半月,冀州軍的大隊人馬便能趕到,到那時,看北疆軍再敢圍攻我冀京!」

  城牆上的將領們惡狠狠地抒發對北疆軍的不滿。

  而就在這時,呂公雙眉一挑,驚訝說道,「咦?那位馬聃將軍……」

  眾人心中不解,順著呂公的視線望去,駭然瞧見遠方的馬聃軍竟然做出了準備衝鋒的架勢。

  [難不成,那位叫做馬聃的將軍竟打算用他麾下一萬騎兵去攻打有七八萬之眾的北疆大軍?!]

  城牆上眾人見此倒吸一口涼氣,雖說冀州軍素來勇武,可北疆軍也絕非是烏合之眾,更有甚者,能將草原外戎打得被迫北遷數百里的北疆軍,論實力恐怕還要在冀州軍之上。

  即便如此那馬聃竟然也敢率先攻打?他不想活了?

  北池侯文欽見此皺了皺眉,沉聲喝道,「來人,祭令旗!——用旗語命令馬聃軍撤退!」

  由此可見,文欽亦是一位著眼於大局的統兵將才,在時機不利的情況下,絲毫沒有要勉強馬聃軍不惜一切替冀京解圍的意思,倘若換做一般人,在這等局勢下,恐怕是就算馬聃軍全軍覆沒,也要令其攻打、拖延北疆大軍攻城的時間,哪怕只是拖延一小會。

  但遺憾的是,馬聃軍絲毫沒有理睬冀京城頭上那十幾士卒手中的令旗,依舊是繼續朝著北疆大軍衝鋒,這讓文欽又氣又急。

  想想也是,要知道馬聃、費國、廖立可並非是尋常的帶兵將領,他們擁有主帥謝安的授權,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擁有著可自行決定作戰或者撤兵的權限,別說文欽,就算是天子李壽親自下達皇命,聽不聽從那也得看馬聃、費國、廖立三人的心情,這便是所謂的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亦是身為偏師主帥的驕傲與權利。

  「該死的!那馬聃莫非是瞎子麼?難道不曾看見城上的旗語麼?!」文欽有些焦急了,畢竟他可不希望馬聃軍這一萬騎兵無謂地在此全軍覆沒。既然無法為冀京的局勢帶來什麼改變,暫時退卻,等待冀州軍的大部隊到來不是更好?

  反觀梁丘公眼中卻露出了幾許驚訝與疑惑,狐疑說道,「北池侯稍安勿躁……老夫覺得那位馬聃將軍或許有他自己的主意。——陛下且看,馬聃軍雖看似向北疆大軍衝鋒,但是實際上,戰馬的奔跑速度並未提升到最快,換而言之……」

  「虛晃一招!」呂公接口說道。

  話音剛落,城上眾守軍將士驚呼一聲,因為他們瞧見,就在北疆軍大將肖火率領一萬漁陽鐵騎出陣迎敵的檔口,馬聃軍上下一萬人突然勒馬停住了衝鋒勢頭,一萬匹馬齊刷刷地兩條前腿離地,隨即在馬鞍上騎兵的韁繩拉扯下,迅速地掉轉了方向。

  「嘶……」荀正見此倒吸一口涼氣,失聲說道,「好俊的騎術!」

  就連梁丘公亦是雙目一亮,嘖嘖讚嘆出聲,「好!那姓馬的小子了不得!竟不比我東軍遜色……」

  「嘖!」文欽怏怏地撇了撇嘴,因為估錯了情況,這位北池侯大人臉上有些過不去,有些不悅地說道,「還以為那馬聃有多少膽氣呢,竟然朝著七八萬北疆大軍衝鋒,不想竟是虛晃一招,白白叫我等替他擔憂……」

  聽著文欽那言不由衷的話,城牆上眾人心下暗笑。

  「好了!」拍了拍手,李壽正色說道,「馬聃將軍可能是不想無功而返,因此,他虛晃一招替我等引開了一萬漁陽鐵騎……怎麼說這也算是替我等緩解了壓力……」

  城牆上眾人笑而不語。

  然而實際上,漁陽鐵騎又不參與攻城,多一萬與少一萬對這場攻城之戰又能有什麼改變?

  當然了,這種話他們是不敢說的,因為他們很清楚,李壽之所以說這番話,也是為了激勵城牆的守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