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接過謝安手中國書細細觀瞧,李賢滿臉震驚地問道。

  謝安深吸了一口氣,正色說道,「兩個月前,也就是三、四月的時候……」

  「開春麼?」吏部尚書季竑微吐一口氣,喃喃說道,「果然,北疆去年臘東按兵不動,原來是暗中積蓄著力量,準備待今年開春時才發動襲擊……殿下,眼下冀京情況如何?」

  正細細觀瞧國書的李賢搖了搖頭,滿臉凝重表情地說道,「朝廷八成以上的官員已全部遷至古都朝歌,小王的恩師胤公大人再度出山,暫時接掌朝政……」

  「胤公大人?」季竑聞言微微一驚,畢竟胤公可是當了三十年丞相的老人,在朝廷有著鮮有人及的威望,可問題是,胤公如今年勢已高,哪裡還有足夠的精力與體力來應付朝政。

  似乎是猜到了季竑的擔憂,李賢平靜說道,「小王知道你在擔憂什麼,季先生,恩師年勢已高,朝廷自然不會不知。放心吧,雖說是恩師親自主持政務,不過左右卻有禮部尚書阮少舟與吏部侍郎王旦王大人,有這兩位國士之才在,想來恩師也不至於過度辛勞……」

  「如此倒是還好!」季竑聞言鬆了口氣,隨即他好似想到了什麼,詫異問道,「等等,何以是胤公大人在朝歌主持朝廷?陛下呢?陛下何在?難道陛下不在朝歌?」

  聽聞此言,李賢臉上浮現出幾分古怪之色,喃喃說道,「啊,陛下仍在冀京……親掌京軍,御駕親征守國門!」

  他的表情,與謝安之前瞧見那國書時大致無二,畢竟在他們的記憶中,大周天子李壽雖說稱得上是一位仁慈的有道明君,但是性格卻有些懦弱,根本沒有繼承先帝李暨的雄才武略,很難想像那位文質彬彬的帝王竟然會親自率軍死守冀京,與北疆之兵相抗衡。

  「怎麼會這樣?」季竑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喃喃說道,「真是沒想到,冀京的局勢竟糜爛如斯……我等從未收到過相關的消息啊!」

  聽聞此言,李賢與謝安相視沉默了。

  是的,正如季竑所言,自從江南的戰事打響,朝廷就從未向江南泄露過任何有關於北方戰事的消息,以至於李賢與謝安天真地以為,朝廷與北疆的戰爭必定是一帆風順,卻萬萬也沒有想到,北方的戰事竟然會險峻到這種地步。

  「這件事發生在兩個月前,換而言之,當時朝廷是不希望我南征的軍隊受到影響,因此就吩咐送信的使者,待我等平定江南後,這才將這份國書交予我等……」

  「怕是如此了!」對視一眼,李賢與季竑暗暗嘆了口氣。

  霎時間,整個屋內頓時安靜了下來,沒有人再說話,這讓一直在旁聆聽的劉晴心中愈感著急,忍不住打破僵局說道,「什麼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冀京不是有小舞姐姐坐鎮麼?」

  「……」正默默吃茶的謝安手中茶碗微微一抖,沉默不語。

  「說啊,到底是怎麼回事?小舞姐姐呢?」見謝安閉口不言,劉晴心中更是著急,要知道,她可是真心將梁丘舞視為姐姐的,如今見梁丘舞情況不明,她如何按捺地住。

  「劉軍師,劉軍師……」廖立連忙上前安撫了劉晴,低聲勸道,「劉軍師稍安勿躁,梁丘將軍武藝天下無雙,想必是不會什麼危險的……」

  「可眼下你們冀京都岌岌可危不是麼?小舞姐姐對你們周國朝廷忠心耿耿,絕不可能坐視王都出現危機,除非……」說到這裡,劉晴面色頓變。

  而就在這時,猛聽屋內響起「啪」地一聲脆響,眾人下意識望去,這才發現謝安狠狠將手中的茶碗拍碎在桌案上。

  「閉嘴!」

  「……」劉晴整個人為之一震,竟被謝安這一句聽上去十分平靜的話嚇得不敢再多說什麼。

  也難怪,畢竟謝安平日裡並不輕易發怒,就算前兩日見到了曾射傷過自己的伍衡,也並未出手報復,更別說折磨,也稱得上是一個胸襟器量頗大的人了,可如今,他卻用那種強忍著怒意的眼神死死盯著劉晴,這如何不叫劉晴感到害怕。

  「咳!事實上,國書上並未講述梁丘將軍的事……」咳嗽一聲,李賢岔開話題替劉晴解了圍。畢竟他也清楚謝安、劉晴二人跟梁丘舞的關係,前者是夫妻,後者有著堪比結義姐妹的情義,李賢可不希望在這個時候他們內部出現什麼裂痕。

  「依小王推斷,梁丘將軍應該是被困在了某地……」

  被謝安一喝,劉晴倒是也冷靜了下來,待深吸一口氣後,沉穩問道,「何以見得?」

  只見李賢緩緩將手中國書遞給季竑,負背雙手冷靜地分析道,「國書上詳細記載,陛下親自守冀京,而請恩師胤公大人到古都朝歌重整朝廷,冀京城內大部分的世家、富豪、百姓,亦相繼遷往朝歌,包括後宮以及朝中官員的家眷們……但是呢,卻唯獨陛下親自留在冀京!——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是你們周國的皇帝還算是個有擔當的明君!——你是想標榜此事麼,賢王爺?」劉晴冷冷回答道。

  李賢聞言望了一眼劉晴,倒也不惱怒,微笑說道,「看來你確實極為擔憂梁丘將軍的安危,以至於雙目受蔽,連這等事都看不出來……」

  「什麼意思?」劉晴皺眉問道。

  「很簡單,」搖了搖手示意劉晴稍安勿躁,李賢正色說道,「朝廷既然同意陛下留在冀京,想必是他們覺得冀京尚可一救,只所以遷走閒雜人等,只是為了防微杜漸、以防萬一……若非如此,以恩師以及朝中眾多賢良對我大周的忠誠,是絕不可能坐視陛下留守冀京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