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不知是察覺到了什麼,謝安深深凝視了一眼李賢,低聲說道,「好……多謝齊王殿下成全!」

  李賢聞言眼眸中閃過一絲異色,朗笑說道,「安平侯言重了……小王希望,待安平侯結束此地諸事再度與小王匯合時,能送小王一份大禮……」

  謝安愣了愣,旋即好似明白了什麼,苦笑著說道,「這個……不怎麼好辦啊!」

  對於他二人那打啞謎似的交流方式,帳內諸將只聽得一頭霧水。而事實上,李賢口中所說的大禮,指的就是希望謝安能夠順利地策反枯羊,畢竟枯羊確實是一位極其難得的奇才,比之讓李賢惋惜其殞命的衛縐更加優秀。

  更何況,枯羊麾下還有三萬太平軍,倘若能兵不血刃地招降這支兵馬,那無疑是對伍衡的一個沉重打擊。

  正是為了這個目的,李賢這才給予了這對姐夫與小舅子二人單獨對峙的機會,否則,以漠飛的刺殺水平,行刺枯羊絲毫不在話下。

  大周景治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屯紮在橫江匯合僅僅兩日的周軍再次分兵,由八賢王李賢率領三萬冀州兵、兩萬綠林豪傑共計五萬人前往支援廣陵,鞏固沿途的長江北岸。而謝安則率領另外三萬冀州兵留在橫江,與妻弟枯羊對峙。

  當周軍果然分兵的消息傳入牛渚太平軍營寨內枯羊的耳中時,枯羊不由得意地輕笑起來。

  「看來姐夫也有意想教訓一下我這個不怎麼乖順的小舅子呢!——不過話說回來,那個李賢竟這般給我那姐夫面子,如此看來,姐夫在周國朝廷的地位確實是穩如泰山……」

  聽著主帥獨自一人在帳內嘀咕,太平軍年輕將領王建疑惑說道,「大帥說的什麼,何以末將一句都聽不懂?」

  「這還不明白?」瞥了一眼王建,枯羊輕笑著說道,「我麾下三萬人,李賢亦留給我姐夫三萬兵,雙方兵力相差無幾;我太平軍甚少有軍隊作戰經驗,而冀州兵乃北兵,不擅水戰……公平地很吶!」說到最後,他略微嘆了口氣。

  似乎是注意到了枯羊嘆息的舉動,王建疑惑問道,「公平……不好麼?」

  「……」枯羊默然不語。

  昨日在江中小舟內的那番話,或許也只有謝安與枯羊才明白其中隱含的深意。當時,在其餘人莫名其妙的情況下,枯羊與姐夫謝安卻隱晦地做下了約定:任何一方敗北,便不得再干涉對方的事。言下之意,在這等公平的對陣中,倘若謝安輸了,那麼,他便不得再干涉枯羊向大周報復當年金陵公羊家一門被屠戳的血債;反過來說,倘若枯羊敗北,便也只能乖乖接受小舅子的身份,放棄支持伍衡以及太平軍,轉而投誠於朝廷,並且,不得再計較當年的家門深仇。

  而李賢似乎也是看出了什麼,這才故意留給謝安三萬兵,並且又將費國、馬聃這兩柄謝安的利刃調走。畢竟費國與馬聃皆是難得帥才,而且精於強攻、奇襲等兵略,倘他二人在謝安麾下,這對枯羊而言並不公平。當然了,更主要的,還是李賢想用這兩位周軍大將抵擋太平軍北上的腳步,萬一廣陵郡當真已淪陷的話。

  [姐,就讓小弟來驗證一番吧,您所選擇委以終身的夫婿!]

  凝視著行軍圖半響,枯羊眼眸中閃過一絲精光。

  「傳令下去,全軍備戰!——明日,我軍主動與橫江的周兵交戰!」

  「諾!」王建抱拳領命。

  就在枯羊緊鑼密鼓地準備著與姐夫謝安的較量時,在橫江周軍軍營的帥帳內,他那位好姐夫卻承受著某位女子的怒氣。

  「為什麼?!為什麼?!——你明明答應過我的!」

  板著臉怒視著坐在席中的謝安,原太平軍首領、現任周軍軍師劉晴攜怒拍著桌案發泄著心中的鬱悶與不滿。也難怪,畢竟謝安曾經承諾過劉晴,待日後與太平軍的伍衡交鋒時,必定會支持劉晴為周軍軍師。然而在前日,當八賢王李賢明顯表露出不信任劉晴的態度時,謝安卻未吱聲,更有甚者,今日劉晴本打算毛遂自薦與李賢一同前往廣陵對付伍衡,卻也被謝安給攔了下來,這讓劉晴感覺莫大的委屈。

  除此之外,更有種莫名的傷心與失落,以至於明明是質問謝安的口吻,但是淚水卻不止地涌了出來。

  「你……你……你哭什麼呀!」

  謝安手忙腳亂地哄著眼前這位年僅十六歲的軍師,雖說此前劉晴確實表現地甚是聰慧過人,但是眼下,她卻像是個受了委屈的小女孩,讓謝安感覺有種莫名的負罪感。

  「又不是不讓你去對付那伍衡,只不過是時機未到嘛……不哭不哭……」

  「什……什麼時機未到?」劉晴紅著眼眶質問著謝安,口吻雖說嚴厲,但是看她滿臉淚水的模樣,實在沒有什麼說服力。

  無奈地嘆了口氣,謝安低聲勸道,「你不是也看到了麼?坑人王擺明了還不信任你……」

  「可是……」

  「我知道我知道,你想說,你明明已幫我軍剷除了秦王李慎,可問題是,你本來可是出身太平軍,而眼下,我軍要對付的,也正是太平軍……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是你站在李賢的位置上,你會信任一個……你,唉,不哭不哭……」

  在秦可兒掩嘴偷笑之餘,劉晴總算是被謝安哄妥了,吸溜了幾下,略帶梗咽地說道,「那……那現下怎麼辦?反正你答應過我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