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對那李慎憎恨與否,寬恕與否,那皆是我皇兄的事,至於本王要做的……就是將李慎那廝送去見皇兄!」說著,安陵王李承披上戰袍,一抖披風,轉身走向屋外。

  「……」望著李承離去的背影,李延為之動容。儘管他未曾徹底理解,但是從李承的眼眸神色、以及語氣中,他仿佛明白了什麼。

  「真好啊,有這麼一位弟弟……對吧,李煒?」淡然一笑,李延邁步跟上了堂弟李承。

  大周景治四年十一月十六日,安陵王李承率周兵四萬、皇陵龍奴衛四千餘,對襄陽南城門展開這幾日來最為兇猛的一戰。同時,周軍主帥謝安亦遙相呼應,配合李承,攻取襄陽東城門。

  然而當安陵王李承率軍抵達襄陽南城門下時,他卻意外地發現,城牆之上,秦王李慎他竟然現身了。

  不得不說,當看到秦王李慎主動現身時,李承著實吃了一驚,因為在他的印象中,皇三子李慎可絕不是喜歡拋頭露面的人,用李承的話來說,這廝就是只會陰溝里算計人的鼠輩!

  但是今日的秦王李慎……

  「有意思……」五爺舔了舔嘴唇,嘴角邊露出一個看似有些詭異的笑容。

  「怎麼了?」李延疑惑地望了一眼自己的堂弟,繼而,他好似意識到了什麼,猛地將頭轉向襄陽南城樓方向,驚聲說道,「難道是……是李慎本人……麼?」

  「啊,不會錯的……」眯了眯眼睛,安陵王李承跨坐在戰馬下,仰望著城樓上的秦王李慎,冷笑說道,「不過,還真是出乎本王的意料啊,那位三皇兄……陰溝里的鼠輩,原來也有那般血性麼?嘿!」

  [你是怎麼才能看出那究竟是否是秦王李慎本人的?]

  怪異地瞅了一眼安陵王李承,李延抬頭望向站在城樓上的秦王李慎,實在是看不出這裡面究竟有什麼玄機。畢竟在他看來,所有的李慎或其替身都是一個模樣。

  而就在李延暗自疑惑不解時,安陵王李承策馬上前了幾步,抬頭望向城樓上的秦王李慎,令人意外地用頗為平靜的語氣淡淡說道,「三年前,本王說過,哪怕是墜入陰曹,本王也會回來,將你拉入地府!——如今,本王來了!」

  「啊!」秦王李慎應了一聲,用同樣淡然的語氣說道,「三年前,本王也說過,隨時恭候老五來找為兄復仇!——只要你有這個本事!」

  「哼!」

  「嘿!」

  一時間,仿佛整個戰場的氣氛都凝固了,兩位皇子殿下凝視對方的目光碰撞在一起,仿佛能激起陣陣激烈的火花。

  「擂鼓!」對視半響,兩位皇子殿下異口同聲地喝道。

  「咚咚——!咚咚——!咚咚——!」

  兩軍的戰鼓同時擂響,雙方士卒下意識地捏緊了手中的兵器。

  誰都清楚,這是一場足以影響大周國運、以及整個天下是否能得以安定的戰事!

  第一百四十一章 同室操戈(二)

  ——十一月十六日,巳時,襄陽東城門——

  在安陵王李承與秦王李慎在襄陽南城樓相互凝視時,在襄陽的東城門附近,周軍軍師劉晴已在主帥謝安的示意下下達了進攻命令,對該段城牆展開了猛攻。

  因為缺乏攻城器械的關係,儘管劉晴在用計誅殺了陣雷後又加緊趕製了兩架井闌,但是依然顯得有些杯水車薪的意思。總共也只有十架井闌的周軍,在戰事打響的那一刻便陷入了鏖戰。

  「架上去!」

  站在那幾乎不比襄陽城牆低少多少的井闌車上,周將廖立大吼一聲,指揮著麾下士卒將一塊巨大的、前端有巨型齒狀倒鉤的木板放倒,橫架在襄陽城樓上,藉此保證井闌車內的周兵士卒,能夠順利地從那塊巨大的木板陸陸續續地衝上城頭。

  [這究竟是什麼鬼東西?]

  城樓上,白水軍第二軍團長黃守眯了眯眼,皺眉瞅著城外那十架龐然大物。

  身邊,一名副將瞪大著眼睛,驚聲說道,「那是……井闌車?——竟然這麼大?」

  瞥了一眼那名副將,黃守皺眉不語。

  是的,作為井闌車,黃守也覺得周軍的井闌車過於巨大了,不是一般的巨大。而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那些井闌車車頂垂放下來的巨大木板,竟然牢牢釘在城樓之上。

  而在那木板之後、井闌車車廂之內,竟然是一批全副武裝、整裝待發的周兵。

  「殺!」

  伴隨著周將廖立厲聲大吼一聲,陸陸續續的周兵從井闌車內湧出,毫不費力地踏著那塊木板,攻入了城牆之上。

  襄陽城那引以為傲的高達八丈有餘的城牆,在周兵面前竟是那般的不堪一擊。

  「守住據點!」

  在另一架井闌車附近,周軍老將張棟在攻上襄陽城樓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城牆上創造屬於周兵的據點。他並沒有急著與城牆上的白水軍廝殺,而是叫麾下的周兵用盾牌死死擋住攻殺過來的敵軍,替身後周兵陸陸續續地憑藉井闌車攻上城樓拖延足夠的時間。

  並非只有廖立與張棟二人,每一架井闌車上的周軍大將皆是採用這個戰術,以至於在轉眼工夫內,襄陽東城樓上竟然出現在十個屬於周兵的據點,儘管這點據點在白水軍的反撲下維持地相當艱辛,但不可否認,這些據點終歸還是牢牢站穩了。

  [不妙!]

  白水軍第二軍團長黃守心中湧起幾分不安,幾步走向城牆邊沿,仔細觀瞧一架最近的井闌車,他這才發現,城下地面上的周兵,順著那架井闌車源源不斷地湧上城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