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足足激動了半響後,秦王李慎這才黯然嘆了口氣,揮了揮手,心灰意冷地說道,「你先下去吧,陳昭!」

  「是……」單膝跪在地上的陳昭應了一聲,默默退出了房間。事到如今,某些事他也想通了。

  瞥了一眼陳昭離去的背影,秦王李慎緩緩閉上了雙目,然而在半響之後,卻猛地又睜開眼睛,一把抄起桌案上的茶盞,狠狠摔在地上,將那隻精緻的青瓷茶盞摔地粉粉碎。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原來是這樣麼?!——天上姬,劉晴!」

  眼中閃過一陣前所未有的兇狠,平日裡素來溫文爾雅的秦王李慎,此刻看起來竟是那般的猙獰。

  然而發泄過後,秦王李慎卻又長長嘆了口氣,躺坐在檀木椅子上閉上了雙目。

  記得前幾日,當得知周軍分兵,由安陵王李承攻襄陽南門、由謝安取襄陽東門時,李慎還以為是安陵王李承急著找他報仇而與謝安產生了矛盾,因此,謝安丟給李承幾萬兵叫李承來南門與他李慎拼命,然而直到眼下,李慎這才意識到,那是周軍軍師劉晴的詭計,為的就是將他李慎與陣雷二人分開。

  [原來是陣雷……周軍率先想要剷除的,竟然是陣雷!]

  手捂額頭,李慎眼中露出幾分痛苦之色,為自己的失態與少智而感到極其的憤怒與後悔。

  正如劉晴所說的,包括秦王李慎在內,白水軍上下對其總大將陣雷那是信任至極,因為他們覺得,世上再也沒有比陣雷更強的猛將。太平軍第三代主帥、大豪傑梁丘皓是強,但是此人早已故去;四姬之首的炎虎姬梁丘舞亦不弱,但是此女遠在冀京。在這種情況下,又有何人能夠阻擋陣雷?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陣雷這位天下的大豪傑竟然會戰死,就如當初誰也沒有料到同為天下的大豪傑的梁丘皓會戰死一樣。

  三萬之亂、太平之亂打響才不過半年,前後竟有兩位天下的大豪傑陣亡,而且,皆是死在女人的計謀之下。

  鴆姬長孫湘雨……

  天上姬劉晴……

  記得當初得知梁丘皓戰死時,秦王李慎並沒有多麼地震驚與心痛,畢竟梁丘皓又並非是他麾下的部將,但是陣雷不同,陣雷可是他最倚重的左膀右臂。

  [劉晴……]

  李慎咬牙切齒地在心中咒罵著那個年僅十六歲的女人。

  說實話,其實早在數年前,李慎便已然預感到,劉晴會成為他霸業途中的勁敵與克星,會對他奪取皇位的野心造成極大的阻礙,不過當時李慎只是以為他有朝一日會與劉晴所率領的太平軍兩軍對壘,僅此而已。

  而如今,預感應驗了……

  因為劉晴的計謀,李慎失去了一位勇武兼備的部將,一位天下的大豪傑。從某種意義上說,劉晴這一手,好比是敲碎了李慎的脊梁骨,讓後者坐也難安、立也難安。因為在沒有陣雷的情況下,李慎根本就沒有把握擊敗謝安與李承二人。

  [怎麼辦?]

  李慎的腦海中盤旋起幾個念頭。

  平心而論,在失去了猛將陣雷後,其實李慎對擊敗李承與謝安二人一事已不抱多大希望,雖說他麾下仍然有陳昭、黃守、符敖等善戰之將,可問題是,這三位大將並不能像陣雷那樣,在武力上徹徹底底地壓制住周軍所有的將領。似陣雷那種天下的大豪傑,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戰則必敗,可退……又能退到何處?]

  李慎冷靜地思忖著。

  記得前一陣子,他曾對陣雷等人說過,縱然戰局不利,即便捨棄了封地漢中南鄭不要,他也可以撤到蜀地,再行厲兵秣馬,因為就當今的局勢而言,謝安不見得會死追到蜀地。至少在李慎看來,那位大周刑部尚書總歸還是著眼於大局的,不會放任江東的隱患、太平軍伍衡一支而死纏爛打地糾纏於他,只要能拖夠時間,就算謝安不願,他也只能率軍支援江東,畢竟一旦放任伍衡的那一支太平軍,那麼,這支太平軍所帶來的危害,將會遠遠比三王之亂更加劇烈,甚至會點燃整個江南的反周情緒。倘若真到那時候,那就是覆水難收的局面了。

  不得不說,李慎的戰略眼光還是非常敏銳的,但問題是,當他說出那一番心意時,他的妻兒老小尚未被安陵王李承所害,麾下白水軍總大將陣雷這位天下的大豪傑,亦尚未被周軍軍師劉晴設計所誅,而眼下……

  儘管是劉晴的主意,但觀安陵王李承堵死襄陽南門、並叫人嚴密監視荊山一帶的舉動便不難猜出,那位心狠手辣的皇五子殿下,或許早已猜到李慎會選擇越過荊山退入蜀地。在李慎看來,倘若不出意外的話,只要他敢棄守襄陽、準備退入兩川事宜,那麼,他就會遭到安陵王李承的瘋狂襲擊。

  心狠手辣的安陵王李承,是絕對不會放任他秦王李慎從襄陽逃離的,反過來說,李慎也不覺得他在沒有陣雷護航的情況下,能夠逃到蜀地去。

  戰,不可戰;退,不可退!

  堂堂秦王李慎,三王之亂的中心人物,眼下卻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而導致這一切的元兇,便是劉晴。

  「到此為止了麼?」秦王李慎幽幽嘆了口氣,雙目茫然而無神地望著屋頂。

  「殿下……」伴隨著一聲輕呼,一個人影從書櫃後的秘格中走了出來,著一身異常華麗的錦袍,觀其面色,駭然竟與李慎一模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