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慎聞言長長吐了口氣,苦笑說道,「有你這句話,本王稍稍心安!——拜託了,我白水軍總大將!」

  「殿下言重了,不過在此之前……」抬頭望了一眼自己等人身後的雪山,陣雷壓低了幾分聲調,低聲說道,「方才沒有出現呢,那謝安除費國外的另一柄利刃……冀州兵副帥,馬聃!」

  李慎那是何等機敏的人物,聞言面色微微一變,抬手驚聲喝道,「傳令三軍,警惕周軍偏師迂迴襲我軍後方!」

  將令下達後不久,不遠處的山頭上果然殺下一支周兵來,如一柄尖刀般扎入正在周軍大部隊的逼迫下徐徐撤退的白水軍陳昭部,觀為首大將容貌,正是周軍主帥謝安所器重的另一柄利刃,冀州軍副帥馬聃。

  遭到兩面夾擊,饒是陳昭武藝遠在馬聃之上,也難以克敵制勝,好在秦王李慎經陣雷提醒後及時下令派出援軍支援陳昭部,要不然,白水軍的大部隊固然能退,但是陳昭與符敖兩位白水軍的軍團長,恐怕要被周軍留下。這在秦王李慎看來,可是遠比五萬藩王軍全軍覆沒更無法解釋的重大損失。

  「嗚嗚——!嗚嗚——!嗚嗚——!」

  當周軍的號角再次響徹荊山眾山頭時,秦王李慎與他麾下近乎五萬的白水軍,已陸陸續續地撤離了,朝著襄陽的方向撤退。

  周軍並沒有追趕,倒不是他們不想追,只是雪崩之後道路極其難行,實在追趕不上罷了。反過來說,就算周軍想方設法追上了白水軍又能如何?在這種極度惡劣的環境下,無論是白水軍還是周軍,都無法發揮出應有的實力水準。更有甚者,萬一廝殺的動靜太過於巨大,導致那些沒有被雪崩影響的山頭再度出現雪崩,五萬白水軍固然是活不了,可周軍這邊又能逃過幾個?

  天威的可怕,就在方才早已印在每一名周軍將士眼中,他們可是眼睜睜看著五萬藩王軍在一瞬間被雪崩導致的大雪所淹沒吞噬的,那等慘烈的景象,哪怕是驍勇如費國亦是心有餘悸,又何況其他人?

  大周景治四年十月二十六日,秦王李慎以五萬藩王軍為誘餌,誘使周軍深入荊山,欲引起雪崩全殲周軍,卻不想計謀遭周軍代軍師劉晴看破,將計就計,反使得秦王李慎麾下五萬藩王軍全軍覆沒。

  此戰,秦王李慎一方共損失兵力高達五萬四千餘人,其中有五萬餘乃藩王軍,反觀周軍一方,僅僅損失兩三千人,不可否認,這場戰事以周軍驚人的勝事而告終。

  此戰之後,叛王軍一方除撤向襄陽的秦王李慎麾下五萬白水軍外,僅剩下丘陽王世子李博等四路藩軍,共計不到八萬兵馬;反觀周軍一方,仍有十一萬之眾,原本在人數上處於劣勢的周軍,在這一場戰事中徹底扭轉了人數上的不利。

  當日夜裡,十萬餘在得勝之後並未趁勝追擊的周軍在荊山一帶屯紮,儘管夜裡寒風陣陣,不過軍中士卒的士氣卻是高漲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

  本來,似這等戰果驚人的勝仗,理當舉行個慶功宴,叫三軍將士好好慶賀一番,但可惜的是,荊山一帶荒蕪非常,兼之隨軍酒肉不多,因此,謝安只能將這份慶功宴席暫時記下,待日後替眾軍補上。

  當然了,這只是針對軍中士卒而言,至於周軍之中的將領嘛,謝安倒是將他們召集到了一起,烤些野味、吃些酒水權當慶祝一番,畢竟嚴冬的荊山雖說荒涼,但山中多少也有些冬眠的野獸,狩獵打些野味來犒賞一下部將們,這倒也不是什麼難事。

  或許有人認為,似這種不公平的待遇或許會遭到周軍士卒的不滿,可事實上,周軍的士卒根本來不及去嫉妒將領們,他們正忙著偷偷去挖掘那五萬藩王軍的屍首。

  倒不是在意那些人頭所帶來的功勳,士卒們想要的,只是藩王軍士卒身上的甲冑、武器,以及隨身攜帶的金銀細軟,畢竟眾所周知,藩王軍可是大周境內待遇最佳的封國軍隊,要是能挖出一套甲冑、武器,足以抵他們一兩年的軍餉,這可是一筆飛來橫財,叫這筆橫財被大雪埋沒在底下,豈不可惜?

  於是乎,十萬餘周軍士卒在經歷了數日趕路艱苦的情況下,竟一個個興致勃勃地來到了發生雪崩的場所,去挖掘那些藩王軍的屍體。

  對此,謝安並沒有什麼看法,畢竟清理打掃戰場本來就是周軍士卒們斬獲戰利品的時候,他只是隱晦地表示,希望麾下的士卒們能好好安葬那五萬藩王軍以及三千左右白水軍的屍體,以及,莫要為了那些戰利品而發生衝突。

  撇開這些瑣事不談,謝安針對秦王李慎的下一個步驟聽取地眾將們的建議,當然了,最主要的還是聽劉晴對此的見解。

  「這沒什麼好說的,十有八九是退到襄陽去了,畢竟我軍還來不及收復襄陽一帶,倘若秦王李慎退到襄陽,也不是就沒有轉敗為勝的機會!——而從馬聃將軍所證實的白水軍撤退方向,李慎顯然是選擇了襄陽!」劉晴面無表情地說了一通。

  不知為何,她的表情看起來並不是很高興,不時地用異樣的神色打量著謝安,這著實令諸將們感到詫異。

  [奇怪了,明明打了勝仗,可為何這位軍師大人卻不怎麼高興呢?]

  眾將面面相覷,可又不好貿然問起,畢竟劉晴前後已給周軍帶來了數場勝仗,在軍中逐漸也建立了一定的威信。

  或許,也只有劉晴自己才最清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