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真是個了不起的小傢伙……

  費國在心中暗暗稱讚著丘陽王世子李博。

  要知道,李博率軍與他費國對峙將近四個月,雖說期間經歷數回敗仗,但是費國卻很清楚,那幾次的敗仗,其實並不能怪罪李博,無非是雙方的將領差距太大罷了。

  想他費國軍雖然只是周軍的偏師,可軍中卻有十數位猛將、驍將,撇開他費國與臨時客串將領來援的猛將狄布不談,軍中還有攻守兼備的猛將歐鵬,老成、穩重,絕不會輕易給敵軍任何破綻的老將張棟,還有蘇信、李景兩位善於率領騎兵的驍勇將領,這些位可都是身經百戰的將軍,斬將奪旗不在話下;而反觀李博的藩王軍中,卻甚少有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猛將,因此,對於李博屢屢敗在自己手中,費國絲毫不覺得意外,也絲毫不感覺得意。因為他很清楚,這是雙方將領差距太大而導致的必然,就如梁丘皓在太平軍中時,周軍對太平軍幾乎無計可施一樣。

  正因為如此,費國對於李博頗為推崇,畢竟那位年紀幾乎小他一輪的年輕藩王世子,就算是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下,依然能憑藉著統率力保證己方尚有一戰之力,如果說整個戰役的靈魂人物乃秦王李慎,那麼費國這邊戰場的關鍵,就在於丘陽王世子李博,只要能擒殺了此人,叛王軍的右翼便會徹底崩潰。

  只可惜,李博並沒有給他費國一舉擊潰其偏師的機會,與秦王李慎遙相呼應,時進時退,像是一顆釘子般牢牢占據著重要的戰略之地,弄得費國就算有時出兵支援主力軍,心下難免亦有些發憷,憂心李博是否會趁機襲擊他留守、牽制的副將歐鵬或者張棟。畢竟,李博手中尚有三萬兵力,這絕不是一個小數目,不排除仍有扭轉偏師勝敗走向的可能,甚至是因此改變整個戰役的局勢。

  因此,當那日聽說安陵王李承已率眾來援的消息後,費國心下倒也是暗暗竊喜。

  倒不是說他盼望著李承的援兵來到,用現任周軍軍師劉晴的話來說,李承的援兵趕到,對周軍最好的幫助就是借勢,沒瞧見李承援兵即將抵達的消息傳來後,叛王軍便立即著手退兵了麼?

  當陽的退路……

  被封死了!

  一想到這件事,費國心下就暗暗好笑。他不由想起了數月前,當他奉八賢王李賢之命南下江陵時,秦王李慎勾結數十路藩王軍,從後方堵死了周軍的退路,將十餘萬周軍堵死在江陵,前有江陵的楚王李彥,後有荊山的秦王李慎。那當真是進不得進,退不得退,若非謝安及時率領援兵抵達江陵,恐怕這十餘萬冀州兵皆會被困死在江陵地域。

  而如今,所謂一報還一報,當初險些將周軍逼到絕境的秦王李慎,眼下同樣也遭遇了類同於周軍當時的尷尬,被即將率軍趕到的安陵王李承堵死了從當陽、經南陽退兵的路線,只能繞過山路崎嶇的荊山、景山,從而返回漢中。

  這可真是六月債、還地快!

  一想到那些曾經被秦王李慎所逼而死在江陵這片戰場上的同澤弟兄,一想到即將能夠替他們報仇雪恨,心中痛快的費國不由地舔了舔嘴唇,恨不得立馬追上準備逃離的秦王白水軍,將其覆滅在此。

  不過……

  好似想到了什麼,費國不覺又皺了皺眉。

  「喂,老費,你說,劉晴那個小丫頭為何叫我軍徐徐進兵?——按理來說,秦王李慎已死,我軍應當迅速進兵才是,似這般不緊不慢地追趕,難不成還要坐視白水軍安然退入漢中不成?」歐鵬用樹枝撥著篝火,道出了費國心中的疑慮。

  「不清楚……」費國聞言搖了搖頭,沉聲說道,「可能是顧慮到叛王軍還有什麼後招吧……」

  「李慎不是都死了麼?——連劉晴那個小丫頭自己都肯定了,叛王軍還能有什麼後招?」歐鵬不解地問道。

  「不清楚……」費國再次搖了搖頭。

  而就在這時,有幾名斥候匆匆回來稟告。

  「報!據此三十里外山腳,發現大隊人馬停留痕跡,當我軍斥候趕到時,篝火灰燼尚溫!」

  「……」費國愣了愣,虎目微眯,皺皺眉若有所思。

  旁邊,歐鵬板著手指算了算,欣喜說道,「看來我軍還未曾跟丟……唔,我來算算。算算日程,我軍只比叛王軍慢一日,大人的大隊人馬,也只落後半日,太好了!」說著,他一轉頭,卻見費國滿臉的疑慮,詫異問道,「怎麼了,老費?」

  費國搖了搖頭,回頭對身旁的心腹侍衛說道,「去兩人到主師回稟大人與劉晴軍師,我軍今日追趕敵軍大概行了四十里路程,不曾跟丟敵軍,敵軍距離我軍,大概十個時辰的路程……」

  歐鵬在旁瞧見,見慣不怪地鬆了聳肩,倒也沒在意什麼。畢竟那是費國每日的例行公事,早午晚每日至少三回向周軍的主力事匯報叛王軍的撤軍路線以及距離,要知道謝安的主力師就跟在費國軍後,而且距離僅僅只有半日,若是萬一走岔了道,那可不得了。秦王白水軍逃了那自是不必說,而作為追趕敵軍的先鋒部隊,費國與他歐鵬別說功勞拿不到,多半還會因此遭到斥責喝問。

  不過……

  今日只行了四十里麼?

  百無聊賴地從雪地上翻出一根枯草,歐鵬咬在嘴裡,微微皺了皺眉。

  一日只行四十里,再不入流的軍隊行程也不至於到這種地步吧?咱可是冀州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