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報!葫蘆谷叛王軍全軍後撤!」

  最新的戰況消息,由周軍的斥候傳到了謝安耳中,然而聽到具體的情況後,謝安的表情頓時變得古怪起來。

  「什麼?李慎一口氣後撤九十里?」謝安錯愕地望著前來匯報消息的斥候。要知道按他與劉晴之前的估計,秦王李慎最多也就是後撤個五六十里,不會給周軍太多的空間建立營寨,但是結果,李慎卻很是大方地後撤了九十里。

  是怕我周軍趁他重建營寨的時候偷襲他麼?

  謝安失笑般搖了搖頭,端起茶盞抿了一口茶水,忽然,他好似想到了什麼,面色微微一變,喃喃說道,「葫蘆谷西北九十里……本府若是沒記錯的話,那裡是……」

  「麥城!」在距離謝安半丈左右的桌旁,劉晴語氣平靜地說道。

  「喂喂,這可不太妙啊……」站起身走到桌旁,謝安目視著桌上的行軍圖,皺眉說道,「這樣一來,不反而是我軍左右為難了麼?」

  劉晴聞言默然不語。

  畢竟按照原本的計劃,秦王李慎捨棄現有的營寨後撤,周軍亦棄營追擊,雙方是同樣處於沒有營寨掩護的情況下。如此,劉晴與李慎的差距就能體現出來,畢竟劉晴亦是崇尚進攻的軍師,而李慎呢,謹慎的性格決定他十有八九會選擇防守反擊的戰術,而在這種雙方都失去營寨作為掩護的情況下,李慎憑什麼來阻擋劉晴的進攻?

  但是眼下,秦王李慎卻向後多退了三十里地,入駐了麥城,這使得劉晴原先的計劃幾乎打了水漂。畢竟麥城雖說只是尋常的縣城,城牆頂多兩丈高,以金陵眾與東嶺眾刺客門的敏捷身手來說,要翻越這種土牆根本不需要藉助另外的工具,找個同伴搭把手墊腳便能輕鬆越過。可即便如此,那終歸也算是城牆,多少也能起到防守的作用,至少對周軍的一般士卒而言是這樣。這樣就使得叛王軍與周軍的立場處境發生了改變。

  本來,叛王軍在一邊重建營寨的同時,還要提防著周軍的偷襲,畢竟劉晴可不會讓李慎如此輕易地重建一座營寨。可現在好了,李慎直接率領士卒入駐了麥城,根本不需要再建什麼營寨,反而是周軍這回得提防叛王軍的偷襲,畢竟李慎也不會傻到眼睜睜看著周軍站穩腳跟而不採取任何行動。

  這便是謝安方才那句左右為難的真正意思,若是不進兵,劉晴此前謀劃的一切全然失去了意義,待秦王李慎收編了眾藩王的軍隊後,他的軍勢顯然是會不降反增,不復之前那種各自為戰、一盤散沙的局面,因此,給周軍帶來的壓力也要遠勝之前。

  到時候,周軍好不容易創造的優勢,就會一點一點地消失,直到雙方持平,從而陷入持久戰,這是謝安不想看到的,畢竟他希望最好能在年前就打敗秦王李慎,這樣一來,他便有充足的時間從南陽郡趕往萬里之外的江東,援助八賢王李賢。

  但倘若進兵的話,想想也知道周軍勢必會步入不利的局面……

  「進兵吧!」劉晴淡淡的一句話打斷了謝安的思緒。

  「什麼?」

  望了一眼謝安,劉晴平靜說道,「你不是打算在年前結束戰事麼?只剩下不到四十日了……」說到這裡,她頓了頓,帶著幾分期待,幾分莫名,低聲說道,「順便讓我也見識一下,你曾經在長安城下所用過的戰法……一夜城!」

  「……」望著劉晴眼眸中那幾分期待,謝安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同日,謝安收到戰報,川谷附近的丘陽王世子李博在秦王李慎後撤九十里的同時,亦率領著麾下殘部三萬多人向西北後撤,撤到了一座名為枝江的縣城。見此,費國當即向南營報告此事,在請示過代軍師劉晴後,舉兵前進,在距離枝江縣城二十里的位置停留,準備立營諸事。

  次日,周軍南營的主力穿越葫蘆谷,抵達南嶺西側,唐皓作為先鋒將,先行趕到麥城附近,在距離麥城二十里的位置駐紮,派出士卒砍伐林木,一副準備造營的模樣。

  「真打算跟過來啊,那謝安……」

  在十月二十五日的清早,秦王李慎身披著狐絨的禦寒大衣,站在麥城東城門頂上,眺望著在院方雪地中忙碌著的周軍士卒。

  在旁,白水軍第一軍團軍團長陳昭環抱雙臂目視著院方,咧嘴輕笑說道,「周軍還真是不怕死啊,竟然堂而皇之地在我軍眼皮底下造營寨……太瞧不起人了啊!」

  「殿下打算就這麼看著周軍立營麼?」第二軍團長黃守壓低聲音問道。

  「呵呵,」李慎輕笑一聲,反問道,「城外的唐皓部,有多少人?」

  陳昭聞言抬手遠望,皺眉說道,「初步估計,大概兩萬人不到,應該是先鋒軍吧……」

  「那周軍有多少人?」

  「據那些太平軍的殘兵敗將所言,周軍眼下情況,應該是左翼費國軍三萬人,右翼馬聃軍兩萬人,以及南營主力六萬人左右,大約十一萬到十二萬左右……」

  李慎聞言一笑,淡淡說道,「既然如此,著什麼急?——那邊唐皓兩萬人,很明顯是來探路的,謝安與李賢的大部隊還在後方呢!」

  「可是,萬一周軍建好了營寨……」

  「建好營寨?」李慎聞言哈哈大笑,搖頭說道,「那唐皓伐林木造營的速度,你們也瞧見了,即便他再快,單單建造一排營欄就需兩三日光景……不必急在一時,待周軍即將竣工時,我等再出兵襲他營寨足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