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想起曾經有兩萬將士直接、間接死在劉晴手中,王淮只感覺臉上灼熱,不敢抬頭望向屋內的眾部將,只是默默地飲酒驅寒。

  「行了!」似乎是注意到了自己副將王淮的愧疚之色,梁乘揮了揮手,說道,「好不容易有些喝小酒的空閒,盡說這些有的沒有的,叫冀州軍的弟兄們笑話!——兩軍交戰,死傷在所難免!」

  成央、典英聞言愣了愣,他們這才意識上,屋內不單單只有他們大梁軍的將領,還有唐皓、廖立、張棟、蘇信、李景、齊郝等冀州軍的大將們。

  可以說,除了費國軍與馬聃軍依舊領兵在外,其餘冀州兵的將領們皆在此地,畢竟謝安的南營現在是針對秦王李慎作戰的大本營。

  「梁乘兄言重了,事實上,唐某對於此事亦是倍感意外!」可能是注意到屋內的氣氛過於凝重,唐皓笑著開導著眾大梁軍的將領們,輕聲說道,「實不相瞞,唐某亦信不過那劉晴,不過,據唐某所知,劉晴擔任軍師一事,那可是大主母與三主母聯名推薦的!」

  「梁丘將軍與長孫軍師?」眾大梁軍將領面面相覷,倒也不好再說什麼,畢竟梁丘舞在川谷鏖戰太平軍三代主帥陳驀的事,以及在決勝谷一刀斬了太平軍搖光神將嚴磊的事,早已傳遍三軍,更別說長孫湘雨,她與劉晴鬥智的戰事,即便是眼下事後想起,亦叫眾大梁軍將領心驚膽戰,暗道那絕非是人能具備的才智。

  唐皓點了點頭,低聲說道,「有大人看著劉晴,諒劉晴也耍不出什麼花樣來……比起劉晴的忠誠問題,唐某倒是更擔心另外一件事……」

  仿佛是看穿了唐皓的心思,梁乘長長吐了口氣,低聲說道,「唐帥的意思是……那劉晴是否能將我等將領如臂使指般得心應手地指揮麼?」

  「是啊,這才是唐某眼下最擔心的!」抿了一口酒水驅驅寒,唐皓憂心忡忡地說道。

  屋內眾將聞言頓時安靜起來,被唐皓這麼一說,他們倒是不免也擔心起來。

  畢竟劉晴此前可是太平軍的首領,指揮的可是太平軍,對於大梁軍與冀州軍的將領們幾乎不怎麼熟悉,而眾所周知,要做到得心應手地指揮某個將領,就勢必要熟悉這名將領的脾性。

  打個比方,若是劉晴在不了解廖立性格的情況下讓廖立這位只知進不知退的猛將前往佯攻、偷襲,勝了倒是還好,萬一失利,很有可能就直接斷送了廖立與他麾下的曲部將士。

  「本覺得劉晴才智不遜色長孫軍師多少,倘若其真心相助,必定能助我軍誅滅秦王李慎那路叛軍,不過聽唐帥這麼一說,梁某倒是……」

  搖了搖頭,梁乘一臉苦笑著說不下去了。

  而與此同時,在南營謝安那間充當帥帳的小木屋內,劉晴正坐在火盆邊,神色凝重地注視著手中那一疊紙片,只見那些紙片上書寫著大梁軍與冀州兵的將領名字,下面甚至註解著該名將領所經歷的戰事,所獲取的功勳,以及其相關的性格與人際關係。

  毋庸置疑,能如此詳細做出註解的,恐怕也只有出身廣陵刺客、專精於收集情報的秦可兒了。

  「廖立……初南陽宛城守備將,曾任叛軍洛陽主將張棟的副將,剛猛果敢,智勇雙全,武藝不遜馬聃、智略不減唐皓……看似冷靜沉著,實則性格衝動,若戰局不利,恐有輕生冒進、欲破釜沉舟之舉……」喃喃念叨著紙片上的註解,劉晴長長吐了口氣,揉了揉腦門,淡笑說道,「還以為是一員帥才,不想竟然是一把雙刃劍……怪不得李賢與長孫湘雨此前都不敢讓其單獨領兵在外……」

  秦可兒聞言淡淡一笑,輕聲說道,「能獨當一面的帥才,眼下應該就只有費國、馬聃、唐皓、梁乘……這是梁乘的評價!」說著,她將剛剛書寫完畢的有關於梁乘的資料遞給了劉晴。

  劉晴接過瞥了幾眼,皺眉說道,「中規中矩的帥才麼……幾乎毫無出彩之處!——馬聃的資料呢?」

  「等等……在這裡,給!」秦可兒將馬聃的資料遞給了劉晴。

  劉晴粗粗瞧了幾眼,眼中閃過幾絲意外,輕笑說道,「終於看到一個合乎我性子的部將……馬聃很擅長遠襲呢!」

  秦可兒見此連忙解釋道,「馬聃曾經是北地的將領,屢屢帶兵在并州一帶與外戎交戰,那些來自草原上的外戎皆是來去如風的強寇,因此,北地的將領一般都擅長遠襲,否則,是無法在與外戎的交兵中存活下來的!」

  「唔……」劉晴點了點頭,忽而問道,「唐皓呢?」

  「唐皓善於正面戰場,但不時也會出奇兵,與費國一樣,亦是能夠獨擋一面的帥才……這是張棟的資料,此人進取不足,不過防守頗有一手……」

  「又是一個善於防守的將領啊!——最討厭這種類型的將軍了!」劉晴瞥了一眼在火盆旁飲酒驅寒的謝安,顯然,她對謝安在湖口時的難纏至今亦耿耿於懷。

  「……」謝安明顯是從劉晴的口吻中聽出了指桑罵槐的意思,無語地搖了搖頭,想了想淡淡說道,「丫頭,別以為本府聽不出來……本府已經按你所說,向全軍傳達了徵用你劉晴為我三軍軍師之事,憑著本府的面子,軍中眾將決不至於抗命不尊,那麼……你打算何時對李慎用兵?」

  「急什麼?」劉晴瞥了一眼謝安,慢條斯理地說道,「李賢雖然說過希望你儘快誅滅秦王李慎,可他離開江陵也才短短十日,算算日程,這會兒李賢頂多到光州,無論是去汝南還是壽春,至少還有五日呢,更別說他還要從汝南、壽春、甚至是徐州調兵,這一來一回,至少得一個月工夫,等他籌足兵力率軍到長江北岸,與伍衡正式交手,差不多應該是十二月底,你急什麼?」在提到伍衡二字時,劉晴眼中閃過一陣刻骨銘心的憎恨,饒是謝安亦感覺頭皮發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