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若是置身於事外,劉晴顯然會嘲笑謝安,嘲笑他僅僅為了自己的妻堂兄,便放棄了將太平軍徹底殲滅的打算,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當一軍主帥。

  但是作為當事人之一,劉晴卻不得不承認,謝安確實是一個有情有義的男人,竭盡全力想將步入大周對立陣營的妻堂兄陳驀回到梁丘家,為此不惜冒著日後被大周朝廷責難的危險而一度姑息太平軍。

  怪不得陳大哥寧可卸下大帥職務,也不想與那謝安沙場相見呢……

  劉晴心中微微嘆息著,雖說作為女人,她並不清楚陳驀與謝安那種肝膽相照的兄弟情義,但是她多少也能猜到幾分。

  不過……

  真是壞心眼啊……

  回想著談判桌上謝安那笑容,劉晴忍不住腹議道。

  大梁軍走襄江,太平軍走長江,這看似是極其公平,可事實上呢?從長江逆流而上能到襄陽麼?不能!

  走這條路線的話,劉晴只能選擇先乘船逆長江而上到夷陵,然後走陸路再去襄陽,這簡直就是繞了一個大圈子,哪比地上走襄江的大梁軍,沿著襄江逆流而上直接就可以到襄陽。

  是,謝安的目的是支援江陵的[八賢王]李賢沒錯,但問題是,在那之後呢?在謝安聯合李賢擊敗了三王之後呢?

  毋庸置疑,謝安勢必會順道控制荊襄一帶,絕不會給她太平軍任何可趁之機。

  儘管只是選擇水路的路線有所區別,但是直接導致的後果,卻是劉晴這伙太平軍在日程上要落後大梁軍至少二十日。

  二十日啊……

  只要順利的話,劉晴毫不懷疑謝安能在這二十日裡聯合李賢擊敗[三王],甚至於,恐怕到時候劉晴還未帶著四萬兵馬撤到荊襄之地,李賢與謝安那邊早已結束戰事了。

  到那時,劉晴麾下四萬太平軍要面對的,可就是李賢與謝安的合兵、動輒十餘萬大軍的兵將了……

  換句話說,謝安那時提出的建議雖然看似公平,但是事實上,卻是對太平軍極為不利的,要知道如今身在荊州境內的劉晴能夠保證麾下兵馬的唯一籌碼,便是[三王],只要[三王]尚在,李賢與謝安多半不會再在關注她。反過來說,倘若[三王]事敗之後呢?

  雖然謝安饒過了劉晴一回,但是劉晴不相信這傢伙還會饒她第二回。

  事實上更準確地說,謝安之所以放過她四萬太平軍,並不單單只是因為陳驀的關係,更主要的是,謝安沒有把握用六萬大梁軍以極少的損傷擊潰太平軍,因此他放棄了,畢竟他還要用這些兵力去支援李賢。

  既然如此,那麼,當[八賢王]李賢脫困、[三王]戰敗之後呢?

  劉晴不相信謝安還會放過他們,退一步說,就算他肯,李賢也絕對不會姑息。

  「去江陵!」細思良久之後,劉晴沉聲說道。

  從旁,楊峪聞言微微一愣,疑惑問道,「不是去荊、景兩山與搖光神將匯合麼?」

  「來不及的!」劉晴搖了搖頭,沉聲說道,「那謝安在兩軍路線上算計了我等,哪怕是到江陵,我軍亦要晚大梁軍三日,更何況是去襄陽?——倘若我等傻傻地撤兵回襄陽,到時候就算匯合景、荊兩三的搖光神將,能夠重新奪回襄陽……等待我軍的,也只會是李賢與謝安那動輒十餘萬的合縱大軍!甚至,到時候我軍恐怕連襄陽的城門都瞧不見,便已陷入那十餘萬合縱大軍的包圍……二十日,太長了!簡直好比於從荊州戰場消失!」

  「消失?」

  「啊!——先前,是我軍與謝安的大梁軍互相牽制,是故三王可以毫無顧忌地攻打李賢,而倘若我軍消失在戰場上,而謝安卻帶著六萬兵趕到江陵支援李賢,那會是何等景象?——十日,不出差錯的話,只要十日,李賢與謝安便能擊潰[三王]聯軍,換句話說,當我軍花了二十日時間辛辛苦苦抵達襄陽時,等在我軍面前的,恐怕並非是襄陽城的城門,而是李賢與謝安十餘萬嚴陣以待的大軍!」

  楊峪聞言心中一驚,虎目眯了眯,壓低聲音說道,「三王不能敗?」

  「對,三王不能敗!」加重語氣重複了楊峪的話,劉晴沉聲說道,「三王若是被擊潰,下一個要遭殃的必定是我軍!到時候,就算加上搖光神將麾下萬人軍隊也只有五萬之數的我軍,如何憑藉一己之力與李賢跟謝安的十餘萬大軍抗衡?——與其撤回襄陽坐以待斃,倒不如直接奔往江陵支援[三王]!」

  「支援三王?」楊峪小小吃了一驚。

  劉晴聞言微微一笑,正色說道,「依我估計,謝安四日後便能抵達江陵附近襄江水域,然後,棄船直奔江陵,這期間陸路亦需要兩日,總共大致需要六日時間。而我軍走的是長江水域,水路蜿蜒曲折,要比謝安的大梁軍多三日,但是,長江水域靠近江陵,這意味著我軍從江陵附近長江水域登陸再前往江陵,這只需要一日路程,這樣一來,我軍實際上只比大梁軍晚到江陵兩日……兩日,[楚王]李彥不可能連兩日都堅守不住!——這是我軍唯一能跟大梁軍縮短日程的辦法,同時,也是我軍眼下唯一的生路!」

  「原來公主殿下早已有了打算……」楊峪由衷讚嘆著,事實上,他起初也有點納悶,何以劉晴會答應謝安的建議,同意太平軍從長江水域撤回荊襄。

  而眼下,楊峪明白了,劉晴根本沒想過要直接回襄陽,她的目的,是在江陵附近直接登陸,在謝安支援[八賢王]李賢的同時,支援[楚王]李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