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與此同時,原本在北營與東營的數萬太平軍士卒卻迅速回援中營,正好堵死了周軍那近萬騎兵的去路。

  眼瞅著從四面八方湧向己方的無數太平軍士卒,那支周軍騎兵的將領宋恕心中大驚,畢竟他發現他所見到的事物與謝安所說的決然不同。

  「不好,中計了,快撤!」

  話音未落,太平軍西營亦燃起大火,阻斷了這支騎兵的退路。

  見北面、東面、西面皆起大火,宋恕一咬牙,也顧不上去襲那被無數太平軍團團護衛著的中營,當即下令向南營方向撤退,試圖在太平軍包圍他們之前逃出去。

  可劉晴卻早已在南面預先安排了八千弓手,就當宋恕自認為快要甩開身後的追兵時,迎面等待著他的,卻是一陣箭雨。

  那等密集的箭雨,哪怕是陳驀都無法活著離開,又何況是宋恕,僅僅一眨眼的功夫,這位率萬兵的大將竟已身中數十箭,墜馬身亡。

  宋恕一死,周軍騎兵更是大亂。

  前後劉晴早已預備好的八千弓手阻擋,後有數萬追兵掩殺,近萬騎兵方寸大亂,盲目地在太平軍營內亂竄,雖說也讓太平軍蒙受了不少損失,但是,最終卻無一人逃出去。

  這支原本被謝安視為殺招、視為能夠終結兩軍長達二十餘日對峙的軍隊,竟被劉晴活活圍死在太平軍大營內,全軍覆沒。

  傾聽著太平軍營內所傳來的友軍的慘叫聲,營外數萬大梁軍面面相覷。有心想幫一把吧,卻苦於被火海所阻隔,竟是無法對陷入危機的周軍騎兵做出任何的幫助。

  是戰,太平軍損失士卒達五千以上,北、東、西三處偏寨被燒毀,糧草輜重損失無數。

  而大梁軍一方,損失士卒竟達一萬三千人,其中近乎一萬乃騎兵,被劉晴設計圍死營內,冤死於亂箭之下。

  兩敗俱傷,誠然是兩敗俱傷,在謝安巧妙的計策下,劉晴毅然壯士斷腕,自己燒毀了三處營寨,損失了無數輜重、糧草,卻也叫周軍付出了近萬騎兵這個沉重打擊。

  當這個戰報傳到謝安耳中時,謝安目瞪口呆。

  煮熟的鴨子,飛了……

  仿佛心有靈犀般,謝安與秦可兒心中不約而同地浮現出一句話來,只不過,心情各異。

  第四十八章 連克三陣

  兩敗俱傷……

  但是現在心裡清楚,初仗輸的人是他。

  戰事,以人為本,[天上姬]劉晴雖說昨日被迫損失了諸多糧草、輜重,但是這些東西都能再次收集起來,而謝安派出去的那近萬騎兵呢?他們是否還能活過來?

  答案顯而易見。

  預感成真了……

  早在初次對壘十五萬太平軍時,謝安就有一種奇妙的錯覺,仿佛他此刻所面對的,正是他府上的三夫人,長孫湘雨。

  記得曾經在潼關時,當見識到了長孫湘雨所展露的才能與謀略後,謝安就知道,倘若這位女子不能成為他的賢內助,那必定是最可怕的對手。

  那時,謝安很僥倖地引起了長孫湘雨對他的好感,用他的話說,他成功將這位奇女子擺在了他臥榻之上,但是即便如此,謝安亦不止一次地想像,倘若當時長孫湘雨並未傾心於他,那會是何等的局面,大概就是眼下這種處境吧。

  [天上姬]劉晴,何等天資卓越的女人!

  不可否認,謝安昨夜的計策相當穩妥,然而即便如此,劉晴亦能找尋到他計劃中的漏洞,給予沉重打擊。

  實在是破解地太巧妙了!

  就算是作為敵人,謝安也不得不佩服劉晴的膽氣與智謀。

  「竟然自己在營內放火……」滿臉苦澀表情的謝安長長吐了口氣,他萬萬沒有想到,劉晴竟能想出那等巧妙地對策破解了他的謀劃,自己放火燒毀了已沒必要存在的北營、東營與西營,將那近萬的騎兵牢牢圍死在營內,形成了短時間內以多打少的局面。

  近五萬的太平軍吶,當時那近萬騎兵所面對的,那是近五萬的太平軍吶!

  雖說當時太平軍營外尚有五萬左右的周軍,但是對無法對正處於太平軍營內被圍殺的近萬騎兵做出任何的幫助。

  這種戰術,謝安在當年出征西境叛軍時,曾見長孫湘雨使用過,卻不想如今在鄱陽湖口再次見到,出自另外一個女人的手筆。

  真有魄力!

  謝安不得不佩服劉晴在那危機時刻毅然而然壯士斷腕的魄力,要知道她這一招亦是十分兇險,倘若北營與東營的太平軍無法在營內放火隔斷騷擾他們的周軍,此計便絕不可能成功,相反地會使太平軍一蹶不振。

  初仗輸了……

  明明是想一鼓作氣打敗天上姬劉晴那五萬太平軍的,明明可以一舉結束長達二十餘日僵持的局面,卻不想反而受到了如此沉重的傷亡。

  或許是在外人看來,昨夜之戰兩軍可謂是兩敗俱傷,然而在謝安看來,昨夜那仗,分明是他輸了。兩軍廝殺時所犧牲的三千周軍將士雖說無可避免,但是那近萬的騎兵,那支被謝安委以重任的騎兵,他萬萬也沒有想到竟會葬送地如此毫無意義。

  相比較而言,太平軍的損失可以說是微乎其微,儘管在兵力上亦付出了五千之數,可那燒毀了三營……

  眼下僅剩下五萬兵的劉晴,根本不需要那麼巨大的軍營,哪怕是燒毀其中三營,只留下中營與南營,也足夠屯紮五萬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