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謝安接過那兩份奏摺翻閱了幾眼,果然正如李賢所言,無論是[韓王]李孝還是[楚王]李彥,所奏之事皆是想請朝廷將其生母護送至封國,美其名曰儘儘孝心,可實際上嘛,多半是如今羽翼已豐的他們,不想再讓生母繼續留在冀京作為人質。

  「不好辦啊……」謝安微微嘆了口氣。

  「是啊,」李壽聞言點了點頭,皺眉說道,「倘若放人,便是朝廷示弱,無疑助長其野心,更有甚者,叫其再無後顧之憂,倘若不放……此三人便能以此作為藉口,對朝廷發難,甚至再起兵戈……」

  「正是如此!——三王如今羽翼已豐,所欠缺的,不過是對朝廷發難的藉口……」說到這裡,李賢用詢問的目光望向李壽與謝安,畢竟這件事牽扯太大,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很有可能使得整個國家陷入動盪。

  「北疆情況如何?」謝安突然問道。

  有些意外地望了一眼謝安,李賢沉聲說道,「北疆暫時無甚動靜,李茂自回北疆後,在境內大肆收捕太平軍,可以說,北疆是眼下太平軍滲透程度最微小的地方,哦,對了,據消息,李慎曾派使節聯繫過李茂,不過那使節卻被李茂當場給斬了,如今二者關係極其惡劣……呵,總算是個好消息吧!」

  見李賢面露苦笑,謝安亦是暗暗點頭,畢竟[三王]這邊便已有不下於十萬的兵力,倘若李慎說動了坐擁北疆的[燕王]李茂,那對朝廷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畢竟李茂在三年前手中便有十萬北疆精銳,退一步說,撇開雙方聯合後近乎二十萬的兵力不談,單單就封地而言,倘若李茂加入了李慎那三王的陣營,無疑會使得冀京朝廷在北、西、西南三面被圍,處於地理上的絕對不利。

  「是太平軍還是三王……這就是今日要商議的主題吧?」

  在思忖了半響後,謝安轉頭望向李賢問道。

  李賢點了點頭,倒不是說朝廷就沒有雙面作戰的實力,問題在於,如果沒有必要的話,李賢還是希望能夠集中力量、一鼓作氣擊潰一方勢力,然後再用得勝之事轉道對付另外一方勢力,如此一來,便能大大減少朝廷的開支,也不至於叫朝廷陷入年長日久的拉鋸戰,徒然消耗國力。

  「話說回來,朝廷那幾支軍隊的情況如何?」好似想到了什麼李賢詢問謝安道。

  「唔,」謝安想了想,說道,「要說朝廷可用的兵馬,東軍[神武營]兩萬人就不用說了,隨時可以投入戰場,南軍[陷陣營]的話,三年前折損大半,如今雖然滿編制,不過訓練度據林震將軍所言並不理想,北軍……不是很清楚……」

  「不是很清楚?」李賢有些不悅地望向謝安。

  「拜託,我是刑部尚書,又不是兵部尚書,我怎麼可能事事都知道?你直接去問我岳父不好麼?」

  經謝安這麼一說,李賢這才醒悟,歉意地望著謝安,輕笑說道,「說的也是,軍隊的事確實不該問你……冀州兵情況如何?」

  你這話前後都不挨著知道麼?

  無可奈何地望了一眼李賢,謝安正色說道,「據前些日子冀州兵主帥費國所言,冀州軍已擴充編制為十萬,分為五個軍,分別由主帥費國、副帥馬聃、唐皓、張棟以及歐鵬直接率領,大將二十七人,副將四十九人……雖說訓練了三年,不過軍中士卒並沒有什麼作戰經驗,總歸還是欠缺磨練。」

  「這樣啊……」李賢點了點頭,思忖著嘀咕道,「冀州軍十萬,四鎮十萬,兵力上倒是不輸……」

  「你將西軍也算進去了?」謝安用異樣的口吻提醒道。

  李賢聞言頓時恍然,點頭說道,「對對,不應該將西軍算進去,西鄉侯韓裎確實有點問題,據本相所知,此人暗中與李慎有書信來往,雖不知此消息是否屬實,還是謹慎些為好……」說到這裡,他忽然想到了什麼,笑眯眯地望著謝安。

  望著李賢那笑眯眯的表情,謝安不由想到了胤公,倒不是出於不恭,畢竟有時候,謝安真覺得那位老人精明地像一隻老狐狸,就連長孫湘雨也在其手上折過一回。

  「你想幹嘛?」謝安不動聲色地退後一步,滿臉戒備地望著李賢。

  卻見李賢微微一笑,說出一句讓謝安感到驚愕的話來。

  「那個,謝大人啊……有興趣替本相到江南走一遭麼?」

  第三章 李賢的委託(二)

  江南?太平軍的根據地?

  瘋了吧?

  謝安用看傻子似的目光看著李賢,一聲不吭。

  「總覺得你這眼神有些無禮……」帶著幾分異樣嘀咕了一句,繼而抬眼望向謝安,輕笑說道,「有什麼問題麼,謝大人?」

  只見謝安目不轉睛地盯著李賢半響,忽然微笑說道,「丞相大人覺得本府呆傻麼?」

  饒是李賢學究天人,也有些把握不住謝安跳脫的思維,聞言疑惑說道,「謝大人乃朝中棟樑,我輩翹楚,本相何以會覺得謝大人呆傻?」

  話音剛落,就見謝安故作輕鬆般吐了口氣,拍拍胸口連聲說道,「還好還好,看來呆傻的並非本府……」

  旁邊,李壽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在望了一眼李賢后,勉強地忍住笑。

  「……」李賢詫異地望了一眼不知為何發笑的李壽,心中頓時恍然,謝安這是拐著彎罵他呢。

  可不是麼,既然傻的不是謝安,這不就只剩下他李賢了嘛,畢竟讓謝安暗訪江南是他提出來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