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個時候,他尚姓公羊,但是卻沒有名字,因為本該為他取名取字的父母以及家中長輩,皆被大周的暴君李暨所殺。

  在侍奉自己下仆管叔病故後,他給自己改了名,叫做枯羊,權當是他的名字。

  枯者,不榮也,意指他乃凋零的公羊家最後一位子孫,是見證了十七年前大周軍隊屠戳金陵的倖存者。

  管叔的囑咐,太平軍內部的教導,使得枯羊像太平軍中同輩的年輕人一樣,對大周皇室李氏,以及東國公梁丘一門帶著刻骨銘心的仇恨,總想著找尋時機報復大周朝廷。

  然而,當時的太平軍實力太弱了,且不說各地方的鎮守軍隊,單單大周冀京四鎮的名號,便猶如一座難以跨越的巨山壓在眾人心頭。

  冀京四鎮……那是覆滅了整個南唐的四支可怕軍隊!

  在枯羊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太平軍不止一次地在江南各地舉兵反叛,但遺憾的是,每一次皆被大周的軍隊所鎮壓,沒有一次成功,期間,太平軍初代副帥伍衛戰死,接過領導地位的是太平軍第二代領導人,一位據說是南唐公主的美貌婦人。

  這位美貌婦人接過領導地位後,一改初代太平軍副帥伍衛激進的戰略方陣,將當時實力處於最低谷的太平軍化整為零,分部於江南各個州郡、城縣,這才得以逃過大周軍隊頻繁的征剿。

  對於太平軍內的人而言,那十年,是一段極其慘重的經歷,不知有多少位忠義之士死在周朝官府的拷問之下。

  當時枯羊甚至以為,太平軍根本存活不到向大周報復。

  直到有一日,那位被他們尊稱為公主的美貌婦人,不知從何處帶來了一名男子,一個與他枯羊一樣,失去了名字的男子……

  在此人出現之前,枯羊真不曾想過,天底下竟然還有這麼厲害的人物,在太平軍內部的比試中,那名年紀比枯羊僅僅只大上五六歲的男子,以壓倒性的實力擊潰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坐上了第三代主帥的位置。

  那個男子,如今叫做陳驀,此人非但是太平軍第三代主帥,更是教導像他枯羊這樣太平軍年輕一代武藝的師傅。

  在那個叫做陳驀的男人接過太平軍領導權之後,太平軍的實力以極快的速度增強,在周朝的眼皮眼下逐漸加強實力,但是這期間,太平軍內部亦有許多不和諧的聲音,也難怪,畢竟那個叫做陳驀的男子,並非是根正苗紅的江南人,亦非是受到周朝官府迫害的人士,他至今仍然說不清,他究竟來自於何處。

  八年前,引導著太平軍渡過最艱難時刻的二代主帥,那位猶如母親一般和藹溫柔的女人,終於因為過度操勞而逝世,只留下一個幾歲的女嬰,而這時,太平軍內部對那個名叫陳驀的男人的懷疑,亦被再度提起,以太平軍初代副帥伍衛之子伍衡為首,質疑陳驀作為太平軍第三代主帥的能力。

  好在三代主帥陳驀憑著自身驚世駭俗的實力,以一敵百,叫那些質疑他的人統統閉嘴。

  不可否認,三代主帥陳驀很強,相當強,恐怕這世間不會有比他更強的人物,但是,那也僅僅只是他一個人強,相對地,儘管當初受大周江南等地官府迫害的太平軍年輕一帶逐漸長大,但終究還是差上許多。

  為了穩定局勢,為了實施推翻大周王朝、復辟南唐劉氏的總綱領,同時也為了避免太平軍內部質疑他獨攬大權,三代主帥陳驀提出了[六神將]的設想,他本意是想提拔一批太平軍內部的人,叫他們成為覆滅大周的先鋒,成為總督各州地方太平軍大事的渠帥。

  可惜的是,有資格擔任六神將的人太少了,也只有伍衡,在陳驀那個叫枯羊又敬又畏的男人手中走過了二十招,其餘皆被輕易擊潰。

  無奈之下,那個名叫陳驀的男人從天下各州挑選有名豪傑,逼迫他們加入太平軍,成為太平軍的六神將。

  似那種半道加入的傢伙,如何能夠信任?

  太平軍中紛紛報以質疑,但出於意料的是,這回那個伍衡卻未有出聲,仿佛是與那個可怕的男人陳驀取得了什麼默契。

  如此一直到前些日子,當前方傳來天樞、天璣、天權三名六神將相繼露出背叛跡象的消息,並且,由太平軍第三代主帥親自發下討伐那三個背叛的六神將命令時,枯羊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那初代的六神將,僅僅只是一個過渡的選擇,僅僅只是二代六神將的試金石,或者是考驗、試驗。

  這才對嘛,六神將的任命,原本就是應該從忠心的太平軍內部人員中選拔,如何能隨隨便便對那些不知身份的傢伙報以信任?

  只要殺了那六人,便能取得其相應的[神將]身份……

  懷著激動的心情,枯羊與其餘八名同伴踏上了征討那三個太平軍六神將叛徒的征途,跋山涉水來到了大周國都,冀京。

  [天樞神將]耿南……

  那是枯羊所選擇的目標,一來是這個稱號帥氣,二來嘛,據教授他們武藝的三代主帥陳驀信中介紹,這個叛徒在六神將中實力最強。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年僅十八歲上下的枯羊,自然也有著成為輩中翹楚的傲氣,但是他也知道,以他如今的實力,並不足以殺死耿南那個老牌的六神將,更何況據他的探查,眼下的冀京城中充斥著許許多多武藝一流的刺客,說眼下的冀京是鴻山東嶺刺客與金陵危樓刺客的老巢,這毫不為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