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李賢深深望了一眼李壽,轉身朝著德勝門方向而去。

  身為大周帝王,這點勇氣是必須的,可在沒有絲毫勇氣情況下,面對威脅尚不後退一步,這就不叫勇氣,而叫責任……

  作為肩負滿朝文武、天下黎明的責任,作為肩負起整個大周的責任,明知不敵,也要迎頭而上……

  此子,或許真有肩負整個國家命運的王者器量……

  難道這才是父皇將皇位傳給他的真正原因?莫非父皇看出了什麼?

  走到德勝門城門下,李賢停下腳步,回過頭來,神色凝重地打量著遠處的李壽,見他依舊一副自怨自艾之色,又暗自搖了搖頭。

  但是無論如何,還是不成熟……

  觀瞧了一眼,李賢轉身朝著皇宮方向,因為他知道,這僅僅只是李茂與冀京的第一回交鋒而已。

  而與此同時,在滿朝文武的隊列中,謝安正目瞪口呆地望著李茂等六人前往皇宮方向的背影。

  倒不是說謝安怕了李茂,因此躲在百官之中,只不過是李賢先前請他莫要出面罷了,畢竟在李賢看來,李茂雖說不是有勇無謀的莽夫,但是他性格衝動,倘若謝安方才出面了,或許會叫事態一發而不可收拾,使得李茂對冀京的下馬威直接演變成數萬騎兵的混戰,這是李賢所不想看到的。

  或許眼下有不少朝臣叫囂著要殺了大逆不道的李茂,但是李賢看得更遠。

  北疆需要李茂鎮守,倘若冀京為了眼前利益殺了李茂,那麼北疆十萬兵馬,很有可能當即反叛,倘若其中有太平軍的奸細,一番蠱惑,很有可能會演變成北疆軍隊為了替李茂報仇而反攻冀京的局勢,這豈不是幫了太平軍一個大忙?

  先前長安、洛陽一帶叛亂時,太平軍第三代主帥陳驀曾化身一名叛將,鎮守漢函谷關,先後陣斬大周帶兵主帥,一次又一次地破壞了大周出兵剿賊的大計,但是呢,當叛軍呈現反撲勢頭時,那個叫陳驀的傢伙卻未曾與叛軍一同乘勝追擊。

  當時李賢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經過季竑的解釋後,他明白了,長安、洛陽一帶的叛軍,只不過是太平軍故意丟出的一個誘餌罷了,為的就是迫使冀京朝廷下詔請坐鎮北疆漁陽的李茂南下平叛,好叫陳驀那位當世第一豪傑,以叛軍的身份,將李茂斬殺在西境,如此一來,太平軍安插在北疆的細作,便可以徐徐收復屬於李茂的勢力,甚至於,與草原外戎暗中勾結,共同謀取大周也不是就沒有可能。

  因此,李茂不能死,至少李賢需要李茂活著來坐鎮北疆,因為只有李茂活著,北方的邊塞才能得以安穩,只有這樣,李賢才能全神貫注地來對付江南的太平軍……

  如何在不折損一絲一毫的力量下,叫李茂承認李壽這位大周天子,乖乖回到漁陽,繼續替大周威懾北方,這才是李賢所思考的、符合長遠利益的計略。

  因此,李賢只有請謝安暫時迴避,畢竟他的出現,會叫李茂失卻理智,從而使整個事態變得無法挽回。

  但是話說回來,李賢也知道,就算冀京方面一味的退讓、妥協,以李茂的性格,他也不會輕易善罷甘休,正如李賢此前所主張的,要使李茂讓步,就只有硬碰硬,在儘量不使他發怒的前提下,叫李茂明白可謂玉石俱焚,可謂魚死網破。

  忽然間,李賢隱約有些懷念自己曾經的兄弟……

  倘若前太子[周哀王]李煒與五皇子李承在這,他們兄弟二人是絕對不會讓李茂有任何得寸進尺的機會,以李煒的性格,他勢必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與李茂爭個高下。

  確實,若非如此,已逝的李煒當年也不會用那種激進的手段,迫使梁丘舞站在他的一方,最不濟,李煒也要毀了梁丘舞,以免她相助李茂,儘管事後證明,那不過是長孫湘雨閒著無聊所使的伎倆,但足以證明,前太子李煒有著破釜沉舟的勇氣。

  還有皇三子[秦王]李慎,這位在前太子李煒的打壓下,尚過得有滋有味的皇兄,無可厚非是李賢心中最忌憚的對手,因為他夠狡猾,城府夠深。

  一句話,如果是一年前,在冀京的諸位皇子一黨,是絕對不會容忍李茂有任何耀武揚威的機會的,因為他們都清楚,老四李茂是一頭兇惡的猛虎,在他面前一旦退縮,就會被對方所吞食,連一根骨頭都不會剩下。

  然而如今的冀京,前太子李煒死了,皇三子李慎外封秦王、韜光養晦,皇五子李承被貶庶民、發派皇陵守墓,但凡冀京有能力、有氣魄與李茂抗衡的皇子,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下他李賢一人,以及一個尚在成長期間的李壽……

  一想到這裡,李賢心中唏噓不已,他從沒有這般懷念自己曾經的兄弟,曾經勾心鬥角的兄弟……

  就在李賢暗自嘆息之餘,他身旁傳來一聲略顯誇張而氣憤的聲音。

  「好傢夥……從未見過這麼囂張、霸道的傢伙!」

  李賢聞言轉過頭去,略感驚訝地發現謝安不知何時正與他並肩走著。

  呼,好在還有一個盟友……

  一個收復了[冀京雙璧]的盟友……

  刑部尚書謝安!

  「忍,不忍則亂大謀!」

  望著謝安略顯愕然的目光,李賢一字一頓說道,言語中竟帶著幾分懇求。

  第二十七章 盛宴,劍拔弩張(一)

  平心而論,謝安其實是個挺實在的人,他知道自己是個什麼樣的貨色,因此表面上也不會裝地跟個無欲無求的聖人似的,刻意去向世人標榜不愛財、不愛色,不在乎名利地位這些美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