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近些年來,江南各城各縣米價、鹽價的記錄帳簿……」走到書桌旁,將帳幕平鋪在桌上,李賢飛快地將其翻閱了一遍,繼而坐下在椅子上,閉上雙目,喃喃說道,「五年內,相比其餘各地,江夏、武昌、九江等地米價上漲足足五成……」

  「太平軍在私下籌集米糧?」季竑雙目一挑,喜色說道,「不愧是殿下,竟能想到用此等方法找到太平軍的根基所在……如此看來,太平軍應該在江夏、武昌、九江一帶!」

  「不!」李賢搖了搖頭,閉著雙目沉聲說道,「正所謂[狡兔不食窩邊之草]……我等苦心經營數年,亦我二人的智慧,尚無法找到太平軍任何蛛絲馬跡,這足以證明太平軍內亦有智略之士,此人豈會犯下這般疏漏?」

  季竑聞言一愣,恍然大悟說道,「莫非是障眼法?」

  「唔!」李賢點了點頭,沉聲說道,「米價最高之處,絕非太平軍藏匿之處,米價上漲三成以上盡皆排除……還有二十九個縣,同理排除鹽價上漲三成以上者,還有十一個縣……」說話時,李賢始終閉著雙目,再位翻閱那本帳簿。

  「十一個縣可不好找啊……」季竑皺眉說道。

  李賢點了點頭,思忖一番後,沉聲說道,「太平軍化整為零,其首領所在處,絕不會聚眾太多,在我看來,多半是隱匿於江南城縣,如此一來,找要確實麻煩,不過,倒是可以找出太平軍屯糧之處……太平軍的目的是為了推翻我大周,單單靠布置細作,這可扳不倒朝廷,還需軍隊為助力,而太平軍若要騎兵,則糧草與鹽乃必須之物,若能摧毀其囤積輜重之處,無異於予其當頭一棒!」

  「囤積糧草之地,可是太平軍機密之事,雖說我是六神將之一,卻也難以探查一二……」

  「不忙……」李賢擺了擺手,繼而雙手平放在書桌上,推開桌上一切公文,閉著雙目喃喃說道,「首先需確定太平軍堆積糧草的地方……山林,唔,不對,山林雖隱秘,但運達不便,再者,江南雨水頗多,堆積糧草於山林,多會腐毀,據小王猜測,據太平軍準備完畢,應該還有一、兩年,甚至更久,山林濕氣重,糧草藏不到年逾就會腐爛,不對……」

  「殿下可想過那些江南的富豪?——江南多有殷富之人,家中糧倉無數,倘若被太平軍收買,充當太平軍屯紮之處,如何?」

  「這樣很是危險,照理來太平軍不會這麼做……」李賢搖了搖頭,忽然,他渾身一震,閉著雙目,右手手指在桌案上來回點著,口中說道,「奇怪……江夏、九將、武昌三地米價暴漲,可接鄰的其餘郡縣,米價卻異常平穩,這不合常理!——百姓驅利,倘若得知鄰縣米價,必然會私下到鄰縣販糧……」

  「殿下的意思是,有人在暗中穩定米價麼?」季竑聞言心中一驚,捧起那本帳簿,細細翻閱,只可惜,無法從那些大概的數字中看出什麼蛛絲馬跡來。

  「江南雖多殷富之人,可那些商賈卻也並非濟世聖賢,斷然不至於拿家中庫藏的米去穩定整個郡縣的米價,換而言之……」

  「官米!」季竑渾身一震,難以置信說道,「是官府出面穩定米價?!」

  「早該想到的!」李賢聞言重重一拍桌案,帶著幾分微怒說道,「果然,江南各城縣官員中,有太平軍的人!——縣令、城守,甚至是郡守!」

  「要說江南官府屯糧重地……」

  「襄陽、江陵、彭澤、豫章……對,這幾個城的米價與鹽價非常平穩,幾乎保持在半成的增減……季竑,你如今已是吏部尚書,去調查一下這幾個地域的官員底細,寧可估錯,不可放過!——不過,切不可打草驚蛇!」

  「是!——明日早朝後,我便去吏部典藏司整理名單……」

  聞言睜開眼睛,李賢目視著自己右手指在桌上的位置,雙目一眯,嘴角揚起幾分莫名的笑意。

  「荊州……確實是個好地方呢,人傑地靈、風景如畫,想來你也這麼覺得吧?——太平軍[公主],南唐劉氏後裔,[四姬]之三,[天上姬]……」

  截止當日,據皇四子[燕王]李茂抵達冀京,尚餘九日。

  第二十四章 逼近的燕王(一)

  「……退朝!」

  大太監王英喊了一嗓子,在諸百官的恭送下,大周天子李壽緩緩步入太和殿內殿,這無形中宣告著今日的朝會到此為之。

  「總算完事了……」走出太和殿伸了個懶腰,謝安忍不住打了個哈欠,看得出來,他有些疲倦。

  也難怪,畢竟他家中有四位如花似玉般的嬌妻,以謝安的性格,那還不是得來回倒著、日日春宵,早已痴迷於其中的他,如何耐得住寂寞,獨自一人入睡呢。

  不過這也使得謝安每日早晨的精神很是不佳,就拿方才早朝來說,知道的不難看出謝安是在打盹,不知道的,還以為謝安當真附和同僚的提議呢。

  倒不是說謝安身為刑部尚書卻不負責任,問題在於,擔任丞相之職的皇八子、[八賢王]李賢一個人就將滿朝文武的提議都涉及在內了,與其像其他人似的傻站著,看著李賢滔滔不絕地講述,謝安還不如趁這段時間閉閉眼,藉機打個盹,反正若是修成政令的話,待會朝廷會擬寫正式的公文下發到刑部府衙。

  就在謝安修煉眯著眼睛也能順利邁下太和殿外玉階這門高超的技藝時,他身後傳來了一聲輕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