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在謝安看來,倘若呂公這邊主動姑息了陳驀所犯下的事,或許梁丘舞那邊也會稍稍消停一些,再見到其堂兄陳驀時,能夠心平氣和地說幾句家常話,而不至於當即提刀,大打出手。

  「好,一言為定!——什麼時候?」深深望著呂公,謝安點頭應下了此事。

  「唔,」呂公思忖了一番,微笑說道,「下月初三……」

  「下月初三?」謝安一臉納悶地望著呂公。

  似乎是看出了謝安心中疑惑,呂公輕笑說道,「三月初三乃上巳節……說實話,老夫昨日送出請柬,其實並不指望你今日就來,依老夫想來,多半你會耽擱幾日,前思後想一番,這樣一來,老夫提前叫你,倒也不至於誤了節日……今日你來老夫府上,老夫著實是沒有預料到啊……」

  也不知是聽出了什麼隱含的意思,謝安面色微微一紅。

  第十九章 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周景治元年三月初三——

  在大周,每年幾乎有四分之一的日子都屬節日,只不過有的受到重視,而有的,相對不受看重罷了,甚至於,有些節日重疊於同一個日子,因此,顯得尤為熱鬧。

  而三月初三便是其中一個較為特殊的日子,它既是[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半、十月初一]這四個鬼節之一,亦是民風中[祓除畔浴]的節日,更是朝廷祭祀鬼神的節日。

  總得來說,這個節日面向人眾的不同,它代表的意義也大為不同。

  對於朝廷而言,三月三是朝廷特定的、祭祀瘟神的日子,每逢這個節日,會由禮部官員出面,到冀京城外的活水河流旁祭祀,向傳說中的鬼神、五瘟使者祈禱,希望能減少瘟疫等滅頂性的病害。

  因為三月三屬初夏,所以這一日所供奉的鬼神,乃是夏瘟使者劉元達。

  在大周,祭祀鬼神、尤其是主瘟病的鬼神,是所有祭祀類節日中最受重視的,一般要求所有官員出席,甚至連大周皇帝都會親自到場,以表達對鬼神的敬重。

  而對身負要職的朝廷官員而言,今日又是他們得空拜祭先祖的日子,在結束對鬼神的祭祀後,似阮少舟、長孫靖等各部尚書、侍郎,會趁著這個節日所帶來的一日休假,帶著家人外出冀京,上山拜祭已逝先祖,畢竟,並不是每個適合掃墓的日子大周官員都會例行休假,因此,在三月三這個鬼節掃墓的,大多都是春節、清明節、冬至等評理日抽不出空來的朝廷官員,尋常百姓一般不包括在內。

  而對於大周年輕的男女而言,三月三上巳節,亦是不遜色上元節的節日,儘管踏春用在這裡並不怎麼穩妥,但是初夏時日子,確實要比春季更合適外出遊玩踏青。

  因為在這個時期,堆積的冰雪大多已融化,吹拂過臉龐的風中帶著絲絲涼爽,再不似春季時那般寒冷,於是乎,在這等大好天氣下,上巳節便成了世家公子、小姐駕車遊玩的日子。

  而對於已婚、但是並未生育的女子而言,上巳節卻又是大不同於前兩者的日子,在封建迷信色彩極度濃重的大周,世人依然還誤認為女子婚後不孕是妖邪作祟,因此,在這個節日,無論達官貴人亦或是平民百姓,那些婚後不孕的女子都會來到居所附近無人煙的河流,沐浴溪流之水,在她們看來,冰雪消融後所化作的綿綿溪流,能夠洗掉她們身上所依附的妖邪,從而順利生孕。

  所以無論如何,上巳節都算是較具迷信色彩的喜慶節日,儘管這個節日不像上元節,會有朝廷禮部出資張燈結彩、裝扮京師,但是觀燈賞雪,依然還是這個節日中不乏樂趣的娛樂,畢竟自這個節日以後,籠蓋大周京畿的冰雪便會徹底融化,使得整個大周徹底進入夏曆,到那時候再想觀雪,便就又要等到十冬臘月了。

  「苟貢,什麼時辰了?」

  「稟大……啊不,稟公子,差不多酉時了!」

  在廣安街附近一條城內河流石橋旁,謝安與苟貢站在橋腳下,望著不遠處在河水中嬉戲的一乾女子。

  那些女子,幾乎都是百姓人家,約束甚少,入水嬉戲,倒不是為了洗褪身上所依附的妖邪,畢竟根據她們的頭髮髮型判斷,這些女子幾乎都尚未出嫁,想來,她們只是想趁著這個節日與眾姐妹好好玩耍一番,畢竟大周平日裡對於女子的道德禮法約束還是頗為嚴格的,也只有在這樣的節日裡,她們才能無拘無束地玩耍。

  當然了,這僅僅只針對於百姓女子,至於像長孫湘雨這等世家千金,無論在什麼日子,都被要求端莊大方,可想而知,在遇到謝安之前,天性喜熱鬧、玩耍的長孫湘雨心中究竟有多麼苦悶。

  「噓……」忽然,謝安身旁的苟貢雙眉一挑,吹了一聲口哨,眉宇之間,露出幾分男人都明白的神色。

  望著那在河中嬉戲、尚不知自己衣服早已濕透的眾百姓女子,謝安輕笑一聲,打趣說道,「真想扛回倆……對吧?」

  謝安這一句話,噎地苟貢氣息不暢,連連咳嗽,好不容易穩住了心神,苟貢訕訕說道,「咳咳……公子說笑了,小的也就是……也就是……嘿嘿,心中想想而已……」

  也不知是否是因為當上了大獄寺少卿一職,苟貢一改當初東嶺眾中的惡行,再不去做那些偷雞摸狗的事,也是,人一旦有了地位,便會下意識地愛惜羽翼,這是人之常情,若是可以的話,縱觀天下之大,有幾個人願意自甘墮落,遭受詬病、被人指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