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殿下,且慢!」見以往素來和和氣氣的李賢眼下竟要將自己趕出去,謝安心中暗自驚愕於李賢前後改變之巨大,連忙說道,「不瞞殿下,下官此來,乃是為向殿下告罪而來……」

  「……」李賢目視著謝安半響,揮揮手叫季竑退後一步,點頭說道,「倘若是因為金鈴兒的事,大可不必,她害小王險些死於非命,可謝少卿亦救小王一命……小王從季竑口中聽說了,在小王被老二、老五所陷害的時候,是謝少卿與湘雨……唔,與貴府二夫人幾番維護,因此這件事,小王就當沒有發生過,謝少卿不必擔憂!」

  謝安聞言拱了拱手,說道,「下官代內人謝賢殿下寬宏大量……」說到這裡,他抬頭望著李賢,很顯然還有事要說。

  「……」深深地望著謝安半響,李賢微微嘆了口氣,揮手說道,「罷了罷了,總歸謝少卿是小王救命恩人……有什麼話,謝少卿坐下說!——季竑,叫人看茶!」

  「是,殿下!」

  估摸半柱香後,待茶水奉上,李賢輕抿一口,搖頭說道,「老三外封為王這件事,你等大錯特錯!——老三的能耐,你等都不曾見到過……」

  謝安聞言不禁回想起前兩日李慎請他過府赴宴時的前前後後,對李賢的話深以為然,他原以為只有他才想得出那種高招來賺銀子,但是事實證明,他太小看這天底下的能人了。

  儘管那日謝安得了一批價值不菲的賀禮,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他何嘗不是被皇三子李慎算計了?畢竟李慎是借著他謝安如今在冀京的權勢,替自己賺了一筆不知數目的巨款,誰知道那傢伙私底下收了多少好處?

  想到這裡,謝安點點頭說道,「倘若是李慎殿下的能耐,下官多少已見識了一些,怎麼說呢……正如殿下所言,皇三子李慎,不愧是此前能與前太子李煒兄弟二人抗衡的梟雄,將這樣的人物外放,確實無異於放虎歸山……」

  「不錯!」李賢聞言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用略顯沙啞的聲音正色說道,「若非老三在京,小王何以能放心久留江南,以至……」說到這裡,他眼中露出幾分黯然之色,下意識地瞥了一眼謝安,低頭默默飲茶。

  顯然,明知不可能,可李賢多少還惦記著自己曾經的髮小,亦是他愛慕的女人,長孫湘雨。

  而謝安顯然也察覺到屋內的氣氛亦變得微妙起來,咳嗽一聲,岔開話題說道,「可賢殿下也要明白,眼下可非是過河拆橋,處置三殿下的時候……」

  「是因為老四麼?」李賢淡淡問道。

  「不錯!」點了點頭,謝安正色說道,「冀京發生這等天大變故,縱然要瞞,也瞞不了……四皇子遲早會得知此事!——倘若我等這邊先處置了三皇子李慎,日後豈不是給四皇子一個藉口?」

  仿佛是看穿了謝安的心思,李賢長長吐了一口氣,搖頭說道,「謝少卿啊,聽你說出這番話,小王便知道,你並不了解老四……老四自小霸道,做事不顧前後,衝動易怒,他並不是會坐下來分析事情利害的人,他的想法很簡單……不服從他的,便是敵人!——今時今日,無論謝少卿以及朝廷如何示弱、如何討好,也無法挽回 老四視謝少卿的敵意……其中道理,小王以為謝少卿應該明白!」

  是因為舞吧……

  謝安不禁苦笑一聲,畢竟他早前便聽說,四皇子李茂心慕梁丘舞,只是梁丘公不想自己的孫女日後陷入奪嫡的事中,因此不支持這門婚事。

  「老四可遠不如小王這麼好說話!」目視著謝安,李賢正色說道,「謝少卿以為,一個[燕王]的虛名便能安撫老四?——錯!大錯而特錯!——在小王看來,朝廷與其想方設法安撫老四,倒不如集結兵馬,做好最壞打算!——必要之時,先發制人也無不可!」

  謝安聞言一愣,詫異地望著李賢,古怪說道,「這話可不像是久傳盛名的[八賢王]所說的……」

  聽聞此言,李賢面色微微一愣,自嘲說道,「確實啊,這話不像是我李賢的為人,只是……」說到這裡,他轉頭望向謝安,正色說道,「前段日子,想必謝少卿也感到意外吧?自負聰慧的皇八子,竟那般輕易便受人陷害,自身難保……」

  「這個……」

  搖了搖頭,李賢喃喃說道,「老二與老五,可是好生給小王上了一堂課啊!——這兩位兄弟教會小王,並不是人人都似你這般天真、幼稚,有些時候,即便你沒打算去害他人,可他人卻說不準會不會來害你……先發制人,後發制於人……」

  「殿下……」

  「行了,」見謝安似乎還要再說什麼,李賢抬手打斷了他的話,不容反駁般說道,「我李賢雖無緣皇位,卻也不想我大周大好江山葬送在李壽手裡……如今,有些不得不做的事,既然你等不欲為之,那就由我李賢來做!」

  謝安聞言一驚,驚聲說道,「殿下要派人在途中行刺三皇子?」

  「……」望著謝安臉上的驚色,李賢雙目一眯,顯然是被謝安說中心事。

  「不可,此事萬萬不可!」見李賢似乎有默認的跡象,謝安搖頭說道,「似眼下這等處境,無論三皇子死在何處,世人都會懷疑是否是我冀京所為,倘若如此輕易便能解決這個難題,朝廷何以會那般犯難?」

  「犯難,那是爾等看不透!」注視著謝安,李賢皺眉說道,「主動冊封老四為燕王的事,不可否任此計高明,依小王看來,若非謝大人府上二夫人所獻之計,便是胤公所獻……不對!依謝長孫氏的性子,按理不會獻這等還未開打便自降士氣之計……是胤公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