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披上擋風的大氅,謝安與廖立、馬聃二人在李壽以及王旦、唐皓的相送下,走出了王府,朝著謝安的府邸走去。

  之所以不坐馬車,那是因為謝安想吹吹涼風、醒醒酒意,不過在走了幾十丈遠後,謝安這才意識到,這實在不是什麼好主意。

  也不知為何,今日的風勢甚大,兼之又正月里的夜風,那是何等的寒冷,儘管謝安披著禦寒用的大氅,卻依然能感覺到有陣陣冷意襲來。

  而更糟糕的是,安樂王府,不,如今應該說是安平王府,離謝安的府邸甚遠,差不多有小半個時辰的路程,這讓謝安暗自後悔方才沒向李壽討要一輛馬車代步。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總不能這會兒再去敲安平王府的府門吧,那多丟人啊。

  好在此時謝安身旁有廖立、馬聃二人護衛,有他二人陪著說說話,謝安倒也不覺得太悶。

  「馬聃,據說你曾經在并州時,乃是三千人將?」

  「是,大人!」

  「那為何會被貶職調到洛陽一帶呢?」

  馬聃聞言苦笑一聲,說道,「實不相瞞,只因征討太行山賊人時,不慎折了州牧之子,因而獲罪……」

  「怎麼回事?」謝安好奇問道。

  馬聃長長嘆了口氣,說道,「當時并州牧命其子征討太行山賊人,末將為副將,討賊期間,公子與末將意見不合,不聽末將建議,竟私自帶著部下夜襲賊人,反被賊人所害……」

  「因此獲罪?」

  「因此獲罪!」

  「嘿!」謝安失笑地搖了搖頭,拍了拍馬聃肩膀,說道,「明日過後,你有什麼打算麼?——按著陛下的意思,你等皆可免罪,官復原職,當然了,不是指你曾經的三千人將,而是五百人將……」

  或許是聽出了謝安話語中的歉意語氣,馬聃連忙說道,「大人言重了,末將等人皆賴大人才得以回歸正途,豈敢再奢求其他?」

  「呵呵!——說起來,據說你曾經察覺到了秦關的異常?」

  馬聃聞言眼中露出濃濃敬佩之色,感慨說道,「那不過是末將一時僥倖才得以察覺……若非是親眼所見,末將真是不敢相信,大人與軍師竟然用那等奇妙計謀取秦關……」

  「嘿!——那可不是本官的主意,是那位長孫軍師的計策!」

  「不不,長孫軍師的智謀,末將自是萬分欽佩,不過,末將更感激大人的仁義……若不是大人,恐怕我等此生再難做大周之民……」說著,馬聃頓了頓,猶豫說道,「聽聞陛下許大人[開府],倘若大人不嫌棄,末將願做大人身旁一卒!」

  謝安聞言一愣。

  說實話,他早就有意要收服馬聃,畢竟馬聃是叛軍中極少數懂得排兵布陣的將領,論武藝、論本事,絲毫不在唐皓之下,甚至於,他與唐皓二人的本事,還要在蘇信、李景之上,畢竟唐皓以前就是兩千人將,而馬聃更是不得了,那可是三千人將,離副將僅一步之遙,著實是難得的人才。

  但是心喜歸心喜,謝安亦感覺有些意外,詫異說道,「馬聃,你可要想清楚了,似你的本事,當個統帥萬人兵馬的副將亦綽綽有餘,豈不比在謝某府上當個家將更好?」

  馬聃聞言苦笑一聲,搖頭說道,「承蒙大人看重,末將愧不敢當!——似末將等人,總歸是曾踏錯一步,委身於賊,副將之職雖好……此生恐怕是遙遙無期了!」

  謝安聞言恍然大悟,他這才明白馬聃的顧慮,不,應該說是這些位叛軍降將的顧慮。

  在他們看來,他們曾經當做叛軍,儘管迷途而返,但終歸是留下了污點,如果沒有什麼機遇的話,這輩子是很難爬到什麼高位了,頂多千人將,與其如此,還不如就投身謝安,一來報答了謝安的恩情,二來,一旦謝安日後得勢,他們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飛黃騰達。

  想到這裡,謝安笑了笑,帶著幾分捉狹對馬聃說道,「馬聃,看你穩重憨厚,卻不想肚子裡的心思,竟是這般縝密啊!」

  見謝安似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馬聃面色微紅。

  望了一眼廖立與馬聃二人,謝安停下了腳步,點點頭誠懇說道,「只要你等願意跟隨我謝安,待他日我謝安得勢,必定不會虧待你等!」

  廖立與馬聃聞言對視一眼,抱拳沉聲說道,「末將等,願跟隨大人,以大人馬首是瞻!——相信,其餘眾將亦是這般心思!」

  「好!好!」見自己的班底終於初具雛形,謝安喜不勝喜,若不是此刻寒風陣陣,他真想吼上一嗓子來表達心中的激動。

  而就在這時,廖立與馬聃忽然好似察覺到了什麼,不約而同地按住了腰間的佩刀,神色警惕地掃視四周。

  「怎麼了?」謝安一臉莫名其妙地問道。

  廖立聞言緩緩抽出半截刀刃,神色凝重地掃視著四周,低聲說道,「有殺氣……」

  而與此同時,馬聃亦手按腰間佩刀,護著謝安緩緩退到街道一角的牆根處,神色緊張地掃視著四周。

  以廖立、馬聃二人對自己的感激,謝安自然不會懷疑他們二人的忠誠,聞言也不插嘴。

  也不知過了多久,寂靜的四周忽然隱約傳來一聲低悶的慘叫聲,要不知謝安側耳傾聽著四周的動靜,多半會將其當成寒風的呼嘯聲而忽略。

  「奇怪……」廖立的眼中露出了幾分詫異之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