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就在這時,忽聽殿內傳來一聲冷笑。

  「何時起,殿閣能夠行使我大獄寺職權了?」

  褚熹半眯的雙目微微一睜,望了眼冷笑不止的孔文,淡淡說道,「孔大人言重了,老夫僅僅只是就事論事……」

  「就事論事?」孔文冷笑一聲,毫不掩飾地譏諷道,「褚大人還是安安心心地訂正文律去吧,那些叛軍最終如何論斷,那是我大獄寺的事,就不勞褚大人費心了!」說著,他走出列隊,拱手對李暨說道,「陛下,老臣以為,謝少卿此舉雖有些魯莽之嫌,但也因此,將我大周損失減至最低,憑空為我大周贈添九萬餘勞力,如今那九萬餘叛軍誠信誠意棄暗投明,陛下倘若赦之,天下之人定感陛下寬宏大量……」

  褚熹淡淡說道,「聽說孔大人與謝少卿私交不淺?——孔大人如此包庇謝少卿,恐怕有些不妥啊!」

  孔文聞言冷笑說道,「莫非褚大人認為本府徇私?」

  「難道不是麼?」褚熹面無表情說道。

  孔文雙眉一立,微怒說道,「既然如此,褚大人不妨向御史監提交此案文書!」

  褚熹微微皺了皺眉。

  誰都知道,大獄寺是大周最高審訊機構,幾乎所有的案例都要經過大獄寺審理,哪怕是御史監,也沒有直接審訊犯事官員的權利,說白了,御史監只負責監督、彈劾、免職,而審訊這一道程序,還是要經過大獄寺,也就是太子李煒為何幾次三番要將勢力滲透到大獄寺的原因所在。

  換句話說,就算褚熹向御史監提交文書彈劾孔文也沒用,畢竟孔文是大獄寺卿,雖說歸屬於刑部,但卻是極少數能夠直達聖聽的官署,而反過來說,能審訊孔文的,也只有當朝天子。

  而孔文是什麼人?

  那是在大獄寺卿這個位置上坐了近二十年的朝中老臣,期間為了大獄寺那[正大光明]的牌匾,兢兢業業且不說,更因此得罪了許多人,弄地家破人亡,可謂是整個大周最鐵面無私的朝臣。

  要說這位老爺子會徇私,天子李暨第一個就不信。

  「好了好了,」見褚熹、孔文這兩個老頭子吹鬍子瞪眼,李暨擺了擺手,沒好氣說道,「都半截入土的人了,火氣還這般大……大軍到哪了?」

  兵部侍郎長孫靖聞言站了出來,拱手說道,「啟稟陛下,算算日程,差不多應該過豫、冀邊界了!」

  「好!」李暨點了點頭,沉聲說道,「派快馬知會,叫大軍屯於鉅鹿,有功之士,自永安門入京,叫城內百姓夾道歡迎!——那一干棄暗投明之叛將,赴大獄寺受審,就按謝少卿的主意,按律處置,以功抵罪……至於謝少卿僭越專權之罪,就由孔愛卿親自審訊教誨!——孔愛卿?」

  孔文聞言叩拜於地,沉聲說道,「臣領旨!」

  在殿內眾臣面面相覷之餘,胤公微微一笑。

  什麼叫審訊教誨?

  還是由與謝安關係不錯的孔文親自審訊?

  言下之意,皇帝就是想讓孔文口頭警告一下謝安,叫他以後莫要再這麼大膽,畢竟私自與叛軍交涉,立下那種約定,那可是遠遠超出了他職權範圍的事。

  反過來也足以證明,天子李暨絲毫沒有想要查辦謝安的意思。

  其實誰都知道,今日之事,不過是太子李煒見李壽、謝安二人順利剿滅叛軍,心中不渝,故意挑事罷了,只不過,誰也沒有說破。

  「愛卿平身吧!」抬手虛扶孔文,請這位老臣起身,李暨微微一笑,繼續說道,「至於東軍上將梁丘舞私自率軍離京之事……據說,那頭在河內蹲了年逾的老邁猛虎不日將要回京,就由他來處置吧!」

  「咦?」胤公愣了愣,撫了撫鬍鬚,心下不禁有些歡喜。

  終於要回來了麼?

  三十年前大周第一猛將,[河內之虎]梁丘亘、梁丘伯軒!

  嘿!有好戲瞧了……

  ——數日後,廣平——

  繼西征周軍攻克長安後距今已過二十餘日,在這二十餘日裡,十五萬西征周軍押解著多達八九萬的叛軍俘虜,從長安、洛陽返回冀京。

  沿途,謝安當初叫其留守各城的守軍,亦陸續回歸軍中,以至於隊伍越來越壯大,至大梁時,已逾二十餘萬,這還不包括近十萬的叛軍俘虜。

  按照大周律法,這多達三十萬的軍隊中,除八萬西征正規軍外,其餘二十餘萬都要按論處,包括最初投降謝安等人的十二萬餘叛軍。

  因此,至大梁後,謝安便繳了那二十餘萬叛軍的武器,叫步白、石晉等人領八萬西征周軍看管,只帶著張棟、歐鵬、唐皓、廖立、馬聃、吳興等人並五千餘東軍,押解著王褒、秦維、康成等二十餘罪不容赦的叛軍將領,輕裝返回冀京,至於那二十餘萬叛軍,則留在大梁等待消息。

  畢竟,比起張棟、唐皓、馬聃等人而言,那二十餘萬叛軍只不過是小兵士卒罷了,如果張棟等人的罪行都能夠赦免,又何況是他們麾下那些士卒?

  大周弘武二十三年十二月三十日,謝安等人輕裝急奔,來到了廣平。

  儘管天色尚早,但是謝安卻打算在此歇息一日,畢竟今日乃是[歲除]。

  所謂的歲除,指的就是一整年的最後一日,而這一日的夜晚,便叫做[除夕],只要過了這一夜,便大周將告別弘武二十三年,而迎來嶄新的一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