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棟等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儘管他們也知道,強攻函谷關,勢必會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但是為了洗刷污名,他們不得不做。

  或許從眾人沉重的表情中瞧出了什麼,謝安輕笑一聲,連連擺手說道,「不不不,諸位將軍誤會了,本官並不是要讓諸位將軍強攻函谷關,從明日起,本官請諸位將軍各自率領麾下士卒,到函谷關下走一遭……」

  在座的都不是蠢人,聞言面色一愣,繼而恍然大悟。

  「大人的意思是……」

  「文伐!」輕笑一聲,謝安壓低聲音說道,「要攻克函谷關,並非只有強攻此關一途!——倘若能說降關上的守軍將士逐一倒戈,此關,豈不是等同於我軍囊中之物?——這件事,唯有你等二軍能夠辦到!如何?」

  張棟等人對視一眼,紛紛起身抱拳,說道,「承蒙大人器重,我等敢不效力?」

  「好!」謝安一合拳掌,招呼眾將圍攏過來,低聲吩咐,只說地眾二軍將領時而面露驚色,時而大喜過望,連連點頭,記在心中。

  從始至終,李壽一直在旁邊傾聽,此刻的他,心情猶如波濤般澎湃不已。

  小子,收降了七萬叛軍尚不知足,還打算收降函谷關上的六萬叛軍麼?

  太瘋狂了,這種事……

  李壽暗自搖了搖頭。

  而更令他感覺瘋狂的是,他竟然對謝安的計劃報以相當大的信心……

  真的能那麼順利麼?

  不費一兵一卒,拿下函谷關!

  第二十四章 兩軍並進:偏師

  ——宜陽城東南二十里,青龍山南側山道——

  正值蒙蒙亮,宜陽城叛軍守將馮榮率領四千叛軍急援陸渾關,因為就在幾個時辰前,他收到了陸渾關守將韓雲的親筆求援書信,這才得知,西征周軍的偏師,竟已攻至陸渾關。

  此刻的馮榮,心急如焚,他很清楚陸渾關對於宜陽的意義。

  如果說汜水關是洛陽的屏障,那麼這陸渾關就是宜陽的屏障,一旦西征周軍攻下了陸渾關,就意味著宜陽已徹徹底底暴露在西征周軍面前。

  宜陽是什麼地方?

  那是整個函谷關防線的南面盡頭,一旦叛軍攻下宜陽,就意味著如同天險般的函谷關已失去其戰略意義,西征周軍可以盡情地派軍繞道至函谷關背後,攻打司隸一帶的叛軍勢力。

  一想到這裡,馮榮心中更是焦急。

  據昨日所得到的戰報所知,西征周軍的主力師繼攻克洛陽後,揮軍直達古城,距函谷關僅兩百餘里,儘管函谷關主帥秦維派將領唐皓率四萬大軍增援古城,但是不知為何,卻沒有了回音,以至於莫名其妙地就讓那十餘萬西征周軍抵達了函谷關下,在函谷關外的八徒山、青龍山北安營下寨。

  雖說還沒有接到函谷關戰事的正式戰報,不知該地眼下戰況如何,但是馮榮可以肯定,眼下的函谷關叛軍,日子恐怕不會那麼好過。

  不過話說回來,因為有著函谷關這道天險般的堡壘作為屏障,馮榮也不覺得西征周軍能占到什麼便宜,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西征周軍竟然還有一支偏師,走伊闕關、大谷關、新城,一路攻至陸渾關。

  雖說伊闕關、大谷關、新城這一線乃函谷關、洛陽戰場的側翼,叛軍一方在此屯紮的兵力並不是很充足,可就算這樣,三個關隘的兵力加起來,好歹也有那麼兩三萬人,然而結果,卻叫周軍在不知不覺中端掉了。

  這支西征周軍的作戰能力,未免也太過於強了吧?

  難道說,這支偏師才是西征軍的主力?

  想到這裡,馮榮深深吸了口氣,腦門的汗水,不知不覺滲了出來。

  不管怎樣,馮榮覺得自己都不能坐視西征周軍攻破陸渾關,畢竟宜陽說到底並沒有什麼險峻的地形可依,函谷關一線長城到這裡已結束,換而言之,一旦陸渾關失守,就意味著宜陽會也失守,而這支西征周軍的偏師,便能繞過這裡抵達函谷關背後,與此刻壓陣於函谷關前的西征軍主力匯合,前後夾擊函谷關。

  倘若這種事當真發生,馮榮可不認為函谷關還能守得住。

  想到這裡,他心中愈加著急,一面奮力地用馬鞭抽打著胯下戰馬,一面大聲呼道,「將士們,眼下事態緊急,不得不加快行軍步伐!——待至陸渾關,本將軍定會犒賞爾等!」

  馮榮的話,沒一刻工夫便傳至了這四千將士耳邊,但是對於激勵士氣而言,卻似乎並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也難怪,畢竟這四千士卒儘是槍兵、刀兵與弓弩手的組合,在連趕二十餘里的路程後,早已精疲力盡,要不是軍令如山,恐怕這幫人早就趴在地上歇息了,哪裡還有餘力去管陸渾關的死活。

  見此,馮榮皺了皺眉,轉頭望向身側一位渾身披血的年輕將領。

  對於這位自稱是陸渾關守將韓雲麾下將領的秦響將軍,說實話馮榮並不認得,但此人所送來的求援書信中,那韓雲的字跡以及印章,馮榮還是認得的。

  「秦響將軍,這樣下去,恐怕無法及時趕到陸渾關啊,退一步說,就算僥倖趕到,多半也無力應戰周軍……」

  那位年輕將領聞言轉過頭來,就著初生旭日的光亮,此人分明是東軍神武營四將之一的項青,哪裡是什麼陸渾關守將韓雲麾下將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