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是這個錯覺,使得周軍氣勢如虹,在攻城戰中越來越兇猛,更別說他們注意到了城上守軍的疲態與士氣低落。

  就好比兩個人打架,撇開所有的因素不談,當其中一個人露出退縮的表情時,那麼另一個人,自然會受到鼓舞,儘管對方還有反抗的餘力。

  而眼下亦是如此,面對著周軍前赴後涌的攻勢,城上的守軍漸漸吃不消了,就算張棟時不時地補充著兵力,又能怎樣?

  已經被西征周軍打出了氣勢,他們已經掌握了洛陽南城牆的絕對主動權!

  這種事,在古代戰事上屢見不鮮,一旦首戰得勝,往往能勢如破竹,而一旦首戰告負,卻大多是兵敗如山倒,這也是大多數將領,見戰況不妙,便免戰不出的原因,因為他們清楚,士氣低落的將士,是無法發揮出正常實力的,除非,能想出高明的計策,打斷敵軍高漲的士氣,從而扭轉乾坤,挽回劣勢。

  而事實上,張棟此前調來八千弓手,就是為了挽回城上強勢的劣勢,為了打回士氣,但遺憾的是,長孫湘雨棋高一著,在這個時間點用一支奇兵掐斷了張棟的意圖,使得張棟非但沒有能夠鼓舞部下的士氣,反而因為那六千人的巨大傷亡,使得南城牆上守軍的士氣,跌到了低谷。

  也是,在看到希望之時卻遭受滅頂之災,任誰都會感到絕望。

  從一方面說,長孫湘雨用計確實高明,而從另外一方面說,這個女人的性格,確實惡劣地可以……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洛陽南城牆的戰事,正如長孫湘雨所謀劃的那樣,洛陽南城牆的守軍,被徹底拖入了泥潭,被拖死了……

  儘管張棟先後又投入了數次兵力,以至於將那一萬兩千預備軍,都投入了南城牆,但是依然無法挽回南城牆戰況的不利局面。

  事實上,當謝安注意到烏彭、齊郝暗地裡與劉奕交換攻城的士卒時,張棟其實也注意到了,但是他沒有辦法,他手裡已經沒有可用的底牌。

  他的底牌,那兩萬人的預備軍,已經被長孫湘雨一點一點地吃掉了,換句話說,除非向其餘三處城牆抽調兵力,否則,他就只能靠手上僅剩的那點兵力,死守洛陽南城牆。

  傑出的將領,往往會在敵軍士氣高漲時打斷對方,就好比張棟眼下,他其實就應該抽調其餘三處城牆的守軍,將其全部投入戰場,非但要奪回南城牆的主動權,甚至還要出城與劉奕的兩萬人本隊交戰。

  別以為守城的一方出城交戰是一件相當愚蠢的事,要知道,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要打回士氣,就必須有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勇氣。

  可惜的是,張棟太謹慎了,他不敢輕易犯險,以至於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南城牆的守軍,被一點一點地消耗掉……

  他想不明白,此番來攻城的西征軍,也不過只有四萬人,而他南城牆的守軍,起初卻有一萬四千人,再加上兩萬的預備軍,論兵力,其實不必西征周軍差不多,更何況還有著高聳而堅固的城牆作為助益,但為什麼,眼下西征周軍還剩下多達三萬餘人,而城牆之上,卻只剩下寥寥七八千人呢?

  幾乎可以說是兩名守軍士卒的性命,才能換來一名西征軍將士的性命……

  這個損失,完全不成比例啊!

  在往常,攻城的一方往往要付出數倍、乃是十數倍的代價,可為什麼眼下會出現這種詭異的事?

  不得不說,張棟的算法有誤,正如長孫湘雨所說的,那並不是三萬四千人對四萬人,從一開始,就只是一萬四千人對四萬人,別看劉奕的兩萬人本隊至今沒有絲毫異動,但事實上,他暗中有和烏彭、齊郝等人調換攻城的士卒,再者,兩萬人的數量,就算站著不動,也會給城上的守軍帶來巨大的心理負擔。

  所以說,不明白其中差異的張棟,如何斗得過長孫湘雨這個精於算計的女人?

  當戰事持續到未時時,張棟所謂的那三萬四千名守軍,已被長孫湘雨徹底吃掉了,提前暴露了所有底牌的張棟,只能被動地從其他三處城牆抽調兵力。

  從最初的每段城牆抽調一千人,到後來的兩千人、三千人,但是洛陽南城牆守軍的士氣,卻未有絲毫的改善,儘管周軍也在城下付出了將近七千人的巨大損傷。

  漸漸地,就連張棟自己也意識到,他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步入了西征軍那位不知名的統帥的計謀中,一步一步走向敗亡。

  拆東牆,補西牆,這種防禦的手段如何會有成效?

  當聽到部下來報,洛陽東城牆與北城牆,相繼遭到西征周軍的進攻時,張棟就已經意識到,他輸了。

  他在一日之間,輸了整座洛陽城。

  如果說之前他輸給呂帆,是輸地心服口服,那麼眼下,面對著那位不知名的統帥,他輸地莫名其妙。

  直到眼下,他依然沒有弄清楚,他究竟是怎麼輸的。

  就好像是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就將勝利拱手讓給了西征周軍……

  最開始的失誤且不說,後面的戰事,他張棟沒有出現任何的差錯啊,損失多少人,便補充多少人,不給攻城的西征周軍絲毫的機會。

  為什麼會輸?

  只是在潛意識中,張棟這樣覺得。

  「贏不了,對手太強大了……」

  「什麼?」或許是注意到了張棟的嘀咕,一臉污血、氣喘吁吁的鄧彬轉過頭去,疑惑地望著自家主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