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微微皺了皺眉,謝安心中思考著應對之策。

  他很清楚,論真才之學,他絕對不是這些飽學之士的對手,但問題是,事到如今,他也不願就此折辱了自己的威風。

  說白了一句話,他不想與李壽二人在旁人嗤笑中灰溜溜地離去。

  想到這裡,謝安故作平靜地搖了搖頭,淡淡說道,「先生的意思,在下也明白,先生所說的治國之道,無非就是土地制度、官吏制度、水治、民生,儒、法兩家並舉,不穩時取【儒皮法骨】,平穩時取【儒骨法皮】,對麼?——可在這種喜慶宴席中,對朝廷利弊之事直言不諱,先生覺得合適麼?——在下聽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先生雖身具高才,但也不過白身,朝廷的事,自有諸位朝中大賢主持,先生倘若硬要干涉其中,那就是不叫[謀政],而叫[亂政]!——先生以為否?」

  馮正張了張嘴,竟啞口無言。

  他當然會啞口無言,畢竟謝安先將所有的一切都大致說了一遍,列出了一個大綱,讓人誤以為他什麼都知道,最後,在不動聲色奉承了朝臣官員之餘,又用話堵上了這條路,還擠兌地馮正啞口無言,給他扣上了一頂【亂政】的大帽子。

  可是,有誰能說他謝安說的不對?

  要知道大周雖然並不苛責國民評價朝政,但這並不表示,朝中大臣樂意聽取這些建議。

  說得不客氣些,[你什麼身份,有資格評價我們?]這或許就是大部分朝臣的心聲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儘管堂內沒有一名官員開口說話,但是他們望向謝安的目光,卻是多了幾分善意,在這些朝中大臣們看來,這個謝安雖然年紀幼小,但卻識時務,知進退,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比起那個叫做馮正的[狂徒],顯得要好的許多。

  這些大臣們顯然不會想到,這是謝安故意營造的氛圍,為的就是逼迫那馮正結束這方面的話題。

  「在下年幼,在下覺得,這種喜慶之日,暢言國事,未免有些不妥,是故,才以方才那位先生所說的[小道],為這喜宴添幾分樂趣,倘若馮先生當真執意要比試,那在下也只有奉陪了……」

  不得不說,謝安的話,說得很聰明,愣是逼得馮正無言以對,畢竟,如果他執意還要比試的話,那他頭上那頂狂子的高帽子可就摘不掉了,再者,甚至會惹來堂中朝臣們的不滿。

  想到這裡,他強忍著憤慨,望著謝安說道,「那依你所言,比試什麼?」

  只見謝安聳了聳肩,說道,「方才是在下出題,這回,輪到閣下了,閣下覺得什麼有意思,就出什麼樣的題目咯!」

  謝安的話中,隱藏著一個套子。

  他最怕的就是這幫飽學之士用四書五經上的典故來考他,因此,他加上了有趣這兩個字,為了就是堵上這道路。

  不得不說,謝安這有趣兩個字,實在叫太子李煒這幫幕僚有些犯難,畢竟他們自幼便是苦讀聖賢之書,這才一舉成為各郡的佼佼者,有幸趕赴冀京,或為會試準備,或自薦於達官貴人,哪裡接觸過什麼有趣的話題?

  「有趣……既然如此,還是你來出題吧!」想了半天,馮正猶豫著說道。

  謝安心下暗笑,因為他的目的本來就是這樣。

  「這樣……合適麼?」

  「沒有什麼不合適的!——我等飽學詩書,難道還比不過你區區一書童?」馮正皺了皺眉,望了一眼桌上仍然擺著的那八塊竹片,說道,「你方才的題目,倒是挺有趣的,照這個,再來一篇吧!」

  不可否則,這馮正也很聰明,說話也很高明。

  在他想來,他們已經知道了如何解答這類謎題的關鍵,照樣畫葫蘆,不難猜出謎底,而且還可以落一個自負才學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只能說,馮正太小看邏輯這方面的謎題了。

  謝安心中暗笑,他自然清楚這馮正打的什麼主意,無非就是故意將出題的權利讓給自己,然後照貓畫虎,解答出謎題,這樣的話,這堂內的人,自然會對他更高看幾分。

  只可惜……

  心中暗笑一聲,謝安故作不願地說道,「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在下也不客氣了,就出一個與此題類似的……」說著,他轉頭望向李壽,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幾句。

  「……」李壽不解地望著謝安半響,隨後叫來了一名宗府家妓,索要文房四寶。

  在圍觀眾人疑惑的目光下,謝安一邊口述,一邊叫李壽在紙上寫下了那麼幾行字。

  [小明:小剛是我兒子,小星是我女兒。]

  [小灰:小明是我兒子,小星也是我兒子。]

  [小剛:小明是我爹,小星是我妻子。]

  [小星:小灰是我媽,小朱是我姐。]

  [小朱:小明是我爹,小灰是我姐。]

  「這是做什麼?」一名官員疑惑地詢問著身旁的同僚,後者盯著那張紙瞧了半天,緩緩搖了搖頭。

  聽著四周嗡嗡的議論聲,謝安故作咳嗽一聲,示意四周的聲音安靜下來,繼而從李壽手中接過那張紙,轉頭望向馮正,正色說道,「這張紙上,有五個人物,分別是小明、小灰、小剛、小星、小朱,在下的謎面就是,從他們五人各自介紹的兩句話中,判斷出這五個人的身份與關係!——要提醒馮先生的是,這五個人所說的兩句話中,只有一句是真的,而另一句則是謊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