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冷笑一聲,謝安撇了撇嘴,抬手一摔手中驚堂木。

  「退堂!」

  第六十章 弈棋與閒聊

  雖說只是教訓了兩個被太子李煒當槍使的小嘍嘍,不過謝安的心情依然很好。

  「我的快樂,建立在他們的痛苦之上……」

  哼著跑調跑地非常厲害的小曲,謝安坐在二堂,繼續批閱那一疊厚厚的案卷記錄。

  在批閱了幾份後,謝安發現,大周地方官員上呈的案卷記錄,其中的案子幾乎都是牽扯到人命的案子,而案卷中的人犯,有的被判為不赦的死罪,有的則發配從軍。

  起初謝安還覺得有些奇怪,不過在轉念一想後,他倒也釋然了。

  畢竟大獄寺是大周最具權威的公堂,若不是牽扯到人命的案子,各地官員如何會叫下屬官員千里迢迢送到冀京呢?

  反過來說,要是每一樁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向大獄寺秉呈,那大獄寺的正卿、少卿以及其餘官員豈不是要累吐血?

  「北海郡平昌縣,犯人朱二,乃當地屠戶……因與當地縣民王蔡起口角之爭,心中不忿,懷恨在心,將王蔡殺死,兇器乃殺豬刀……緝捕捉拿後,供認不諱,押解至刑部,監侯司……周老哥,這監厚司,是做什麼的?——怎麼每一份都是到那什麼監侯司的?」

  正在備註方才王涵、張杰一案的評事周儀抬起頭來,聞言拱手笑道,「啟稟少卿大人,這監侯司,乃刑部專門處理死刑案件的司署,而秉呈到我大獄寺的案卷,大多都是各地方府衙判為死罪的案子,是故,一概押送至監侯司,收監、等候處刑……」

  哦,原來這監侯司的[監],是收監的意思啊……

  謝安聞言恍然大悟,在想了想後,疑惑問道,「死刑犯押送到冀京,還不是就地處刑麼?」

  「是呢!」見謝安一副匪夷所思之色,周儀拱了拱手,笑著解釋道,「皇恩浩蕩,即便死刑犯判的是死罪,可依然乃我大周子民,非刑部,各地府衙無權私自處斬,否則一概以殺人罪論處,必須將其押解至刑部監侯司,由監侯司定罪,奪其[國民]身份,且關入牢獄。經此道手續,那些死刑犯便改叫死囚,乃待罪之身,再非我大周國民……」

  「這麼嚴格?」

  「我大周曆年來對死刑管理素來嚴謹,」笑了笑,周儀繼續解釋道,「處刑死囚的日子,在秋季。介時,由刑部本署[提牢司],將死囚從大獄押解出來,經[秋審司]再覆審,確立罪名,最後由[贖罰司]將犯人押解至市集問斬,問斬後,再由[贓罰司]將死囚屍體發回原籍安葬,並將死囚生前遺物、家書,交予其家眷,若無家眷,則由當地府衙代領。」

  這麼人性化?

  謝安聽聞有些吃驚,他沒想到處斬一個死刑犯,竟然要經過當地府衙、冀京大獄寺、以及刑部本署三道手續。

  「周老哥,我大獄寺不是負責覆審麼,怎麼那什麼秋審司還要覆審一邊?」

  「大人誤會了,我大獄寺的覆審,乃是就此案件,倘若大人覺得此案件尚有蹊蹺之處,可以發回叫當地府衙重審……而刑部秋審司的覆審,只是就犯人本身而言,粗淺地說,就是在死囚處刑之時,頭上頂一個什麼樣的罪行。再者,也有一些死囚等不到處斬,便自盡於牢獄之內,儘管牢獄看管森嚴,但還是不免會出現這樣的事,是故,秋審司在處斬死囚之前,需按照名冊再確定一番,倘若死囚已死於牢中,便將其處刑日期勾去……」

  「哦,原來是這樣……」謝安點點頭,繼而疑惑問道,「在牢獄自盡的死囚,很多麼?」

  「這個嘛……」周儀猶豫了一下,見左右無人,壓低聲音說道,「官面上是這麼說,可事實上,並非如此,想來大人也聽說中死囚監牢內的事……一般,即便是死囚,其家屬亦要使些銀子,打點一二,買通牢獄內的獄卒,否則,恐怕等不到處刑,就被那些獄卒打死於牢中了……」

  「並非死於自盡?」

  周儀苦笑一聲,壓低聲音說道,「我大周刑法頗寬,就算是待死的死囚,也不一定就會死,但凡遇到舉國之天大喜事,陛下都會下聖旨,大赦天下,比如早些年,四皇子北征凱旋,舉國沸騰,陛下便下聖旨赦免了該年的死囚,改發配充軍,是故,即便是死囚,只要其家屬能多使些銀子,也能保全性命……」

  「還有這種事?」

  「大人自然不知這種齷蹉事……提牢司的官吏們,有的是這類辦法,倘若有一死囚秋季押解到冀京,其家屬也在暗中使了銀子,打通了關係,提牢司的官員便能以來不及定罪等種種理由,讓該名死囚來年再處刑……倘若銀子打點地充足,到了來年,提牢司又會說那名死囚病入膏肓、奄奄一息,只剩下半條命……總之,只要矇混過秋季,便又是一年……」

  「……」

  「如此年復一年,年復一年,待得陛下下詔,大赦天下,該名死囚便可免去死罪,改判充軍……一句話,錢能通神!」

  謝安聞言愕然地張了張嘴,繼而苦笑著搖了搖頭,「這可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啊……不,有錢能使磨推鬼!」

  周儀愣了愣,繼而忍不住笑出聲來,拱手說道,「少卿大人明鑑!」

  二人正說著,忽然有一文官匆匆而來,正是那些被謝安趕出三堂的文官之一。

  「少卿大人,孔大人有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