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6頁
聰慧過人的曹昂滿臉古怪之色,一轉頭,卻見華佗目不轉睛望著自己,詫異說道,「為何這般望著我?」
「觀公子面色,似乎有隱疾在身……」
「隱疾?」曹昂愣了愣,大笑說道,「我好得很,何來隱疾?」
「不!公子確有隱疾……」
「行了行了,要是本公子真有隱疾,也是近來憋得,」說著,曹昂轉身對曹操說道,「父親,孩兒告退!」
「唔!」
望見曹昂轉身離去,華佗急忙對曹操說道,「曹公,公子當真是……」
「哦?」曹操樂了,指著門外笑道,「前段日子我兒外出狩獵,捕獲一虎,剝皮抽筋,皮毛眼下正懸掛在堂上,當然,孤亦不信我兒有這般本事,多半是叔至功勞,不過……孤為何瞧不出我兒有何疾症?」
「這……這要老朽為公子診斷一番,才能做出結論……」
只見曹操望了華佗半響,忽而笑道,「也好……去吧!」
「是,曹公!」
望著華佗走了出去,曹操望著那堆灰燼暗暗嘆了口氣,隨即,他的眼神望向桌案上的茶盞,神情有些黯然。
「嘖!你這傢伙……保重啊!」
※※※
史載:
江哲,字守義,生卒年月不詳,漢末年徐州小沛人。
故司徒王允侄婿,故中郎將、祭酒蔡邕女婿,名士喬玄侄婿,妻刁氏、蔡氏、糜氏、喬刁。
觀其一生,極富神奇色彩:
中平元年,江哲入徐州,與徐州名士陳登、糜竺交厚,阻黃巾五萬精兵於城下,後黑山黃巾之首張燕曾一度被擒。
中平二年,江哲入洛陽,受司徒王允看重,隨後救二帝於邙山,受封司徒長史。
同年,董卓亂政,江哲助王允將其除去,隨後,因『岳父』蔡邕一事,與伯父王允不合,輕裝離洛陽,於潁川時,結交郭嘉、戲志才、荀彧三人,自為知己,更與荀攸、李賢二人號『潁川六友』。
中平三年春,曹操得許昌,於潁川求賢,江哲投之。
夏,青州作亂,江哲率軍擊之,二月乃克,攜四十萬青州黃巾回許昌。
秋,曹操率軍襲徐州,呂布趁機取兗州,江哲死戰保全許昌。任許昌太守。
中平四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領兗州牧,武平侯,表江哲為豫州牧,潁川亭侯。隨後,天子封江哲為司徒。
同年,呂布入主徐州,江哲率軍襲之,圍殺呂布於徐州之外。
中平五年,袁紹不敵公孫瓚,求援於曹操。曹操起兵,江哲隨軍,半年,逼公孫瓚自焚於易京。
建安元年,劉表欲起兵伐曹,江哲率軍出許昌,十日內攻下宛城,逼降張繡。隨後連敗劉表於安眾,劉表退兵。同年,曹操表江哲為司徒、豫州牧、京兆尹許都令,位極人臣。
建安二年,袁紹起兵討伐曹操,官渡大戰,曹操麾下謀士戲志才死於此役。時江哲出兵汜水關阻擋白波黃巾張白騎,克。隨後,率軍回援曹操。在江哲率軍至後,曹軍轉危為安,一改失利局面,大敗袁紹。或有人言及,『乃有神助乎?』
建安三年,江哲出兵襲荊州,蔡瑁投誠。
建安四年,曹操與劉備、孫策戰於赤壁,江哲為統帥,大敗。
建安五年,張白騎再度襲汜水關,江哲率軍救之。數日後,張白騎暴斃,江哲順勢收復洛陽、長安等司隸之地,更有西涼白波黃巾投誠。或有人言及,『乃有神助?』
建安六年至九年,江哲鼓勵農業、商賈,著力於恢復民生。
建安十年,江哲辭官,攜眾妻遠遊,至此居無定所,渺無音訊。
黃初元年,曹操身故,其子曹丕繼位,追尊其父為『魏武帝』,追尊江哲為『武德侯』,按著其父意思,不避諱。
黃初九年,曹丕遣人久覓江哲不果,心疑其已仙去,追諡其為『仁侯』。
太和元年,曹叡繼位,為穩固曹、江兩家關係,追諡江哲為『武平王』。
荀攸:「哲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陳群:「江守義,當今並無對。」
滿寵:「江軍師之智,斯可謂近世大賢君子矣。」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此人也……孤此生唯痛惜三人、惜一人,一痛惡來戰死、二痛志才早逝、三痛奉孝病故。惜者,唯守義也!」
諸葛亮:「江守義,時世間英傑也,恍聞仲在世,獨惜明珠暗投!」
陸遜:「江守義,俊傑也!」
張白騎:「吾不懼天下,唯懼此人!」
江哲(左手摟著秀兒、右手摟著蔡琰,再看看撅著嘴的糜貞,有些失望的喬薇):「咳,如果有機會穿越,各位看官也一定要試試……」
第四百三十一章 留名於史!(大結局)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霸主曹操曹孟德率軍擊孫權,於半途頭疾犯,大軍還朝。
曹操膝下有子,曹昂、曹丕、曹彰、曹熊、曹沖等等,眾子之中,他最為喜愛曹昂。
雖當面不曾誇得曹昂半句,但是曹操時常對身旁眾人自豪笑道:「此子似孤最甚!」
只可惜天不佑人,曹昂於中道病故,得悉此事,一代梟雄吐血昏厥,從此臥病難起。
江晟、江睿,昔司徒江哲之子,至司徒辭官遠遊之後,曹操將二子接入府中,親自教導。前者乃百年治國能臣,後者乃不世善戰猛將。曹操視二子如己出。
「觀公子面色,似乎有隱疾在身……」
「隱疾?」曹昂愣了愣,大笑說道,「我好得很,何來隱疾?」
「不!公子確有隱疾……」
「行了行了,要是本公子真有隱疾,也是近來憋得,」說著,曹昂轉身對曹操說道,「父親,孩兒告退!」
「唔!」
望見曹昂轉身離去,華佗急忙對曹操說道,「曹公,公子當真是……」
「哦?」曹操樂了,指著門外笑道,「前段日子我兒外出狩獵,捕獲一虎,剝皮抽筋,皮毛眼下正懸掛在堂上,當然,孤亦不信我兒有這般本事,多半是叔至功勞,不過……孤為何瞧不出我兒有何疾症?」
「這……這要老朽為公子診斷一番,才能做出結論……」
只見曹操望了華佗半響,忽而笑道,「也好……去吧!」
「是,曹公!」
望著華佗走了出去,曹操望著那堆灰燼暗暗嘆了口氣,隨即,他的眼神望向桌案上的茶盞,神情有些黯然。
「嘖!你這傢伙……保重啊!」
※※※
史載:
江哲,字守義,生卒年月不詳,漢末年徐州小沛人。
故司徒王允侄婿,故中郎將、祭酒蔡邕女婿,名士喬玄侄婿,妻刁氏、蔡氏、糜氏、喬刁。
觀其一生,極富神奇色彩:
中平元年,江哲入徐州,與徐州名士陳登、糜竺交厚,阻黃巾五萬精兵於城下,後黑山黃巾之首張燕曾一度被擒。
中平二年,江哲入洛陽,受司徒王允看重,隨後救二帝於邙山,受封司徒長史。
同年,董卓亂政,江哲助王允將其除去,隨後,因『岳父』蔡邕一事,與伯父王允不合,輕裝離洛陽,於潁川時,結交郭嘉、戲志才、荀彧三人,自為知己,更與荀攸、李賢二人號『潁川六友』。
中平三年春,曹操得許昌,於潁川求賢,江哲投之。
夏,青州作亂,江哲率軍擊之,二月乃克,攜四十萬青州黃巾回許昌。
秋,曹操率軍襲徐州,呂布趁機取兗州,江哲死戰保全許昌。任許昌太守。
中平四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自領兗州牧,武平侯,表江哲為豫州牧,潁川亭侯。隨後,天子封江哲為司徒。
同年,呂布入主徐州,江哲率軍襲之,圍殺呂布於徐州之外。
中平五年,袁紹不敵公孫瓚,求援於曹操。曹操起兵,江哲隨軍,半年,逼公孫瓚自焚於易京。
建安元年,劉表欲起兵伐曹,江哲率軍出許昌,十日內攻下宛城,逼降張繡。隨後連敗劉表於安眾,劉表退兵。同年,曹操表江哲為司徒、豫州牧、京兆尹許都令,位極人臣。
建安二年,袁紹起兵討伐曹操,官渡大戰,曹操麾下謀士戲志才死於此役。時江哲出兵汜水關阻擋白波黃巾張白騎,克。隨後,率軍回援曹操。在江哲率軍至後,曹軍轉危為安,一改失利局面,大敗袁紹。或有人言及,『乃有神助乎?』
建安三年,江哲出兵襲荊州,蔡瑁投誠。
建安四年,曹操與劉備、孫策戰於赤壁,江哲為統帥,大敗。
建安五年,張白騎再度襲汜水關,江哲率軍救之。數日後,張白騎暴斃,江哲順勢收復洛陽、長安等司隸之地,更有西涼白波黃巾投誠。或有人言及,『乃有神助?』
建安六年至九年,江哲鼓勵農業、商賈,著力於恢復民生。
建安十年,江哲辭官,攜眾妻遠遊,至此居無定所,渺無音訊。
黃初元年,曹操身故,其子曹丕繼位,追尊其父為『魏武帝』,追尊江哲為『武德侯』,按著其父意思,不避諱。
黃初九年,曹丕遣人久覓江哲不果,心疑其已仙去,追諡其為『仁侯』。
太和元年,曹叡繼位,為穩固曹、江兩家關係,追諡江哲為『武平王』。
荀攸:「哲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
陳群:「江守義,當今並無對。」
滿寵:「江軍師之智,斯可謂近世大賢君子矣。」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此人也……孤此生唯痛惜三人、惜一人,一痛惡來戰死、二痛志才早逝、三痛奉孝病故。惜者,唯守義也!」
諸葛亮:「江守義,時世間英傑也,恍聞仲在世,獨惜明珠暗投!」
陸遜:「江守義,俊傑也!」
張白騎:「吾不懼天下,唯懼此人!」
江哲(左手摟著秀兒、右手摟著蔡琰,再看看撅著嘴的糜貞,有些失望的喬薇):「咳,如果有機會穿越,各位看官也一定要試試……」
第四百三十一章 留名於史!(大結局)
建安二十五年,一代霸主曹操曹孟德率軍擊孫權,於半途頭疾犯,大軍還朝。
曹操膝下有子,曹昂、曹丕、曹彰、曹熊、曹沖等等,眾子之中,他最為喜愛曹昂。
雖當面不曾誇得曹昂半句,但是曹操時常對身旁眾人自豪笑道:「此子似孤最甚!」
只可惜天不佑人,曹昂於中道病故,得悉此事,一代梟雄吐血昏厥,從此臥病難起。
江晟、江睿,昔司徒江哲之子,至司徒辭官遠遊之後,曹操將二子接入府中,親自教導。前者乃百年治國能臣,後者乃不世善戰猛將。曹操視二子如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