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攀上江府,便是自己蔡家最有利的保障,再說那人待自己也是不錯,多有提攜、提點,讓自己漸漸明白,何時曹公是佯怒,何時曹公是真怒,佯怒之時,自己辯解幾句也是無妨,若是真怒,自己上去辯解,豈不是越演越烈?

  不過鬧到最後,那位姑父大人肯定是會開口求情的,這一點蔡瑁心下明白得很。

  只不過是區區一聲『姑父』嘛,保我蔡家興旺,豈會不值?

  「額……」與夏侯惇一行人喝酒回來,醉醺醺的蔡瑁摸入自己帳篷,打了一個酒嗝。

  軍中是嚴令禁酒的,是曹操親自頒布的。

  不過像夏侯惇這類酒痞,總是會偷偷溜到軍需處帳篷,偷裡面酒水喝,蔡瑁可算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換做一個月前,他是萬萬不敢違抗曹操命令的。

  不過眼下嘛……

  反正是法不責眾,有夏侯惇等人領頭,蔡瑁也樂得一同前去,畢竟,善於察言觀色,甚至可以說有些狡猾的他,顯然不難明白一事,那些一面鄙視恪守教條,不善於交際、不善於與人培養交情的,往往是死得最快的,有些時候,就得『同流合污』。

  就算叫曹操得悉此事,也不過是一通責罰,頂多仗責而已,可是換來的,是曹軍將領的交情,此間利弊,蔡瑁如何會不明白?

  眼下他的任務就是擊敗周瑜,其餘之事,有那位姑父在,自然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待日後對戰周瑜,陣型還需變動變動……」喝得醉醺醺,蔡瑁也沒忘記此事,畢竟,這是他職位所在。

  雖然有江哲在,蔡家自是無恙,可是蔡瑁卻是仍想爬得更高,若是能封地拜侯,那自然是最好,不過他也明白,此事若要成,別說自己那姑父不會徇私,若無戰功,職位越高,反而惹人眼紅,麻煩處處。

  眼下他要做的,便是取得戰功!

  「咚咚咚……」

  「唔?」蔡瑁歪了歪腦袋,喃喃自語道,「何處擊鼓?」話音剛落,他卻是察覺到了鼓聲傳來的方向,心下一驚,酒意頓醒。

  「大哥!」隨著一聲急呼,一人闖入帳內,蔡瑁一見,正是其弟蔡仲。

  「大哥,江上鼓聲震天,難道是周瑜前來襲營?」

  「……不會!」果然是蔡瑁經驗豐富,不比歷史中對水戰絲毫不懂的毛玠、于禁二人,定下神來,蔡瑁正色說道,「走,前去看看!」

  「是!」

  急急匆匆,蔡瑁、蔡仲二人趕到水寨,卻見水軍副都督張允已率了數千弓弩手在江邊集合,一見蔡瑁趕來,張允急聲說道,「都督,重霧瀰漫江上,周瑜軍忽至,必有埋伏,不可輕動,不若弓弩手亂箭射之……」

  按理說,周瑜精通水戰,豈會不知重霧不利於作戰?

  正思量著,忽然江面上鼓聲越來越近,一時之間,蔡瑁亦有些驚慌,生怕當真是周瑜前來奪寨,厲聲喝道,「弓弩手聽令,放箭!」

  蔡瑁一聲令下,但見江邊數千乃至近萬弓弩手當即舉弓弩齊射,期間,不時有兵馬加入。

  時至半個時辰有餘,江上鼓聲近近遠遠,甚是怪異,叫暗暗傾聽鼓聲動向的蔡瑁有些詫異,不明敵軍意圖何為?

  想來想去想不出頭緒,蔡瑁搖搖頭,將此事歸於周瑜探營,揚手喊道,「放箭!放……」

  話音未落,忽然蔡瑁感覺一人搭上自己肩膀,沉聲說道,「德珪,放火箭!」

  第四百章 借箭

  火箭,這個說法起源於東漢末三國時期,其實充其量不過是箭矢加是上火而已,本質上,它便是指綁著引火物的箭矢。

  火箭大多是在焚燒敵軍器械、糧草、輜重時所用,亦或是在攻城戰中,進攻的一方為焚燒城上防禦,防守的一方為燒卻城外井闌、衝車等物,除此之外,便是在江上作戰時使用,主要目的為焚燒敵軍戰船,然而在平時,用到火箭的地方,卻是極少。

  作為一種火攻的武器,它說到底,也不過是帶『火』的箭矢。

  箭矢的製造從一開始的粗製濫造,到春秋戰國時期,已相對的規範化,總體來說,分為箭簇、箭杆、箭羽,三者之間有一定比例,製造起來,較為麻煩。

  箭簇,也就是箭頭,不用多說,多為青銅與鐵質地,自秦朝始,箭簇總體趨向於三棱式,製作簡便、鏃體堅固、鏃鋒銳利,以及穿透力強,用料省。

  箭杆,也就是箭矢中間部分,一般用竹或木兩種材料所制,嵌於箭頭之下,古人將用竹製箭杆稱為箭、將把木製箭杆稱為矢,合稱便有箭矢之說。

  箭羽,即便是箭矢尾端羽毛部分,除了床弩等大型利器用鐵片製造箭羽外,普通箭支,一般用鳥類羽毛。

  而在箭簇與箭杆處綁上布條等引火物,並浸以火油,再經點火,方可使用,這便是火箭!

  經以上所述製造的火箭,只要不是在大雨、大霧、大風之中,多半是不會熄滅的,是故用來攻城拔寨、登船作戰。

  可是相對的,火箭的成本要比普通箭矢高得多,而軍中火油、布帛卻是有限,是故,若不是非常時刻,領軍作戰的將領一般不會用到火箭。

  比如眼下的蔡瑁……

  要知道,眼下幾乎有萬餘曹軍士卒集合在江邊,手持弓弩,對著江上放箭。

  若是以一人十箭計算,萬餘曹兵,需要消耗多少火油?多少布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