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見眾將歸來,江哲便問,「可曾擒殺劉備?」

  眾將相視一眼,搖搖頭。

  江哲又問,「可曾擒殺劉備帳下文武?」

  眾將再度搖頭,稱除了見過關羽、張飛外,其餘等人,一概不曾見到。

  這下江哲便有些詫異了,身旁賈詡提示說道,「或許是城中火勢,露出了破綻……」

  江哲苦笑著搖搖頭,總不能為劉備等人,當真將新野焚了吧?

  「罷了罷了,傳令眾軍,休整一日,南下荊襄!」

  「是!」眾將抱歉應道。

  若是猜得不錯,劉備應該是去了樊城……

  長坂坡!

  第三百八十章 江哲的優勢!(二)

  樊城,坐落在荊州腹地,倘若南陽乃荊州門戶,那麼樊城,自然便是襄陽門戶。

  丹水、浙水、淯水、漢水在此處匯合一處,稱之為襄江,在交通極為不便的漢末,樊城與襄陽一樣,作為荊州水利最為便捷的城市,實乃是荊州重城。

  樊城與襄陽隔江而對,自荊州刺史劉表將首府移往襄陽之後,樊城一榮俱榮,成為當時難得一見的商貿城鎮。

  為守襄陽,樊城屯有重兵,守將王宏乃昔日荊州大將王威之侄,與其叔父同樣是忠義之士,與劉表長子劉琦素有交情,不過與其叔父不同的是,他與蔡瑁的關係也是不錯。

  建安四年五月初,同江哲猜的一般,劉備一行人確確實實逃往了樊城……

  雖說劉備平生大小戰敗不計其數,眼下也不是他最為窘迫之時,不過就算如此,劉備此刻也是慘澹不已。

  隨行軍士不過寥寥兩、三百,滿臉疲倦,風塵僕僕,使人一看便知:劉備遭逢慘敗!

  對此,王宏不感意外,想來以劉備區區數千人馬,如何能對付二十萬曹軍?不過叫他犯難的是,蔡瑁似乎也算到劉備會投樊城,是故遣人叫王宏暗中除之……

  樊城屯有馬軍兩千、步兵一萬千、弓兵八千,合計兩萬人馬,要對付區區一個劉備,顯然是輕鬆之極。

  然而王宏卻仍是籌措不已,當日其叔父王威出兵失利,被曹軍大敗,劉表震怒,若不是劉琦求情,王威恐怕早已被斬首祭旗。

  雖說王威仍被罷免一切軍職,閒賦在襄陽城中,不過總是留了一條性命在,感劉琦之恩,王威數次書信至其侄兒王宏處,是故,如今王宏深深犯難。

  殺劉備,則壞了公子劉琦交情,辜負了他當日援手之恩;不殺劉備,則惡了蔡瑁……

  難吶!

  王宏心中暗嘆一聲,凝神望著站在面前的文人,徐庶、徐元直,忽而開口問道,「劉皇叔眼下身在何處?」

  徐庶拱拱手,恭敬說道,「啟稟將軍,我主眼下已在樊城城外,只是顧及與將軍不曾見過,不敢造次,是故先且遣在下前來,若是將軍不願收留,我主便臨歸他處,不叫將軍為難……」

  「……」王宏皺皺眉,深深望了徐庶一眼,淡淡說道,「劉皇叔欲歸何處?」

  徐庶搖頭苦笑一聲,拱手正色說道,「眼下事態危急,曹軍大舉來犯,荊州怕有一番劫難,我主孤身抗曹不幸反為曹軍所敗……我主與劉琦公子有舊,聽聞公子身在江陵、江夏,是故欲投之,看看是否能擋曹軍為禍荊州!」

  王宏眼眉一挑,淡笑說道,「我樊城雖有兩萬兵馬,仍不是二十萬曹軍對手,然而襄陽屯有兵馬二十萬,可與曹軍一戰,不知劉皇叔為何投樊城,卻不投襄陽?」

  「將軍難道不知其中究竟麼?」徐庶呵呵一笑,苦笑說道,「若是能投襄陽,我主又何必長途跋涉,遠去江陵呢?在此處與曹軍一戰,豈不是更好?」

  王宏面色微變,望著徐庶默然不語。

  「看將軍似乎有心事?」徐庶淡笑說道。

  「何以得知?」

  「樊城距襄陽頗近,將軍又與蔡瑁有交情,眼下,在下自思將軍已得蔡瑁傳令,欲害我主,然否?」

  王宏面色猛變,緩緩站起,抬手沉聲喝道,「你說的不錯,本將軍昨日便接到蔡瑁將軍傳令,但凡劉備一干人等,殺無赦!左右刀斧手何在?」

  正說著,埋伏在外的刀斧手湧入堂中,將徐庶團團圍住。

  「徐元直,可有遺言要交代?」王宏抬著右手,遲疑問道,只要他右手一落,恐怕數十刀斧手眼轉之間便會將徐庶砍成肉醬。

  「哈哈哈!」徐庶大笑三聲,面色不變,望著王宏揶揄說道,「將軍要殺變殺,在下既然敢來,自然捨得這條性命,在下與主公早有約定,叫我主於城外山間藏身,若是一個時辰之內,在下不曾回去復命,我主便投他處……左右刀斧手為何還不下手?」

  「……」深深望了徐庶一眼,王宏高舉的手緩緩落下,在徐庶悠然自得中,王宏揮揮手淡淡說道,「我不欲壞先生性命,不過請先生在此待一個時辰了!帶下去!」

  「諾!」數十刀斧手一聲應喝。

  「且慢!」徐庶大喝一聲,正色說道,「將軍且容在下再說一句!」

  王宏皺皺眉,抬手說道,「說!」

  「將軍可知我主為何要投樊城?明知將軍與蔡瑁交情不淺……」

  「為何?」

  徐庶拱拱手,微微一笑說道,「乃是劉琦公子素稱將軍仁義!今荊州蒙難,蔡瑁擁兵自重,意圖不明,或有投曹之心,背主求榮,深為人所不齒!將軍亦欲效仿耶?」說著,徐庶一揮衣袖,朝外走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