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休要在說了,你之心意老夫且明白,」黃承彥微笑著搖搖頭說道,「此間之事非你等可明白……」

  「如此,還請岳父明言,好叫小婿回荊州之後對月英有個說法!」

  「也罷,」搖搖頭,黃承彥凝神望著杯中的茶水,嗟嘆說道,「太原王子師,乃老夫舊日至交,一身剛烈,忠心漢室,老夫甚是心佩,當日逆賊圍攻洛陽之際,他乃托人送了一份書信與老夫,叫老夫好生待其侄婿,教他學問,以為大漢所用,老夫得此信不久,便聽聞逆賊攻入洛陽,王子師跳城門而隕,其家族大小人眾,皆被逆賊所殺,心中頗為痛惜,十餘年、近二十年的至交,短短數日便……唉!

  是故,老夫乃留書一封,去尋子師之侄婿,江哲、江守義!原本以為他歸徐州去了,沒想到在潁川卻聽聞此子領兵五萬,去圍剿青州黃巾,而後更是大勝而歸,不單將數萬黃巾帶回,亦是帶回三十萬青州百姓,如此老夫乃對此人起了好奇之心,途中裝作力盡不支,被他所救……

  復回許都之後,老夫更是親眼看著他將舊日的許昌建之為今日的京師許都,老夫觀此子,確實如子師所說,雖是粗看粗枝大葉,然內藏精華,胸中本事確實不小!是故老夫一直觀察此人……」

  「那黃師對此人有何論定?」徐庶好奇問道。

  「定論?」黃承彥淡淡一笑,凝神說道,「若是此子為善,乃天下萬民之幸,若是此子為惡,天下戰亂不休……」

  「嘿,」望了眼愣神中的諸葛亮,徐庶嬉笑說道,「我等一路而來,皆傳此人善名,莫非此人名不副實?」

  「元直,有時候不經意犯下的錯誤,卻會釀成大禍!」黃承彥正容說道,「你等方才相比也見到了,如今天子與大將軍曹孟德交惡,間隙早起,已是不死不休之局勢,那麼依你等所見,這江姓小子當幫何人?」

  「嘿,」徐庶輕笑一聲,略帶諷刺得說道,「為大漢朝臣,位居三公,莫非他還欲助曹孟德對抗天子不成?此乃是大逆之舉,雖說如今大漢威儀已失,然名望仍在,除非曹孟德公然挾持天子……」

  「便是如此!」黃承彥打斷徐庶的話,沉聲說道,「老夫觀今日之後,天子怕是要被曹孟德麾下限制,而這江姓小子,自是不必說,去幫那曹孟德,若是子師在天有靈,如何看待此事?」

  與徐庶對視一眼,諸葛亮有些犯難了,來之前受月英之託,如今當是要如何才能讓固執的岳父隨自己離開呢?

  許都,風雨欲至啊……

  第二百七十一章 前奏(一)

  大漢,何以至如斯境地……

  許都之中一處宅邸院中,司馬朗望著院中的池子發出一聲悵然嘆息,但是隨即,身後便傳出一聲輕笑。

  「兄長在此何為?」

  「唔?」司馬朗聞言一轉身,望著來著一展笑容,招呼說道,「仲達,怎得到現在才回來?莫不是也去城外看熱鬧去了?」

  「熱鬧?」司馬懿搖搖頭,哂笑說道,「若是兄長說的熱鬧便是指當今天子與曹公的話,嘖嘖,小弟不看亦知今後情形!」

  「哦?」司馬朗聞言頗有些動容,坐在池邊的石凳上,望著司馬懿玩味問道,「既然如此,仲達,你且來說說日後形式……」

  「嘿,這有何難?」司馬懿輕笑一聲,走過去在兄長面前坐下,口中徐徐說道,「天子雖是大義所在,然手中且無寸權,豈能敵得過曹公手掌兵權?曹公只需一發難,想來朝中那些臣子亦不敢不看他面色行事……人貴在自知,天子不知彼此實力,猶是好高騖遠,如此沉不住氣,豈能成大事?兄長且看,不須三日,曹公處便有動靜!」

  「你口口聲聲喚曹孟德為公……仲達,何以如此重他?」司馬朗好奇問道。

  「掌權者當殺伐果斷,豈能婦人之仁?當日曹公領五萬軍詐稱二十萬、伐徐州之時,朝中官員想來皆是心中嗤笑,在那些人眼中,呂布占據徐州,羽翼已豐,是故皆望曹公敗北而歸;如今徐州已克,許都震動,兄長莫非不曾見到那些人面色惶惶,惶惶而不曉如何應對?」

  「你說的是國丈董承?」司馬朗疑惑得接了一句,隨即點點頭哂笑說道,「仲達說的不錯,董承此人,唯有忠心可嘉,其餘皆不足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陛下與曹孟德落到如此田地,此人最是壞事!」

  「哈哈,若是天子任人唯親,豈能落到如此地步?此事不外乎天子年歲幼小,氣量狹窄罷了,豈能全然賴在董承身上?」司馬懿笑著反駁道。

  他的話好似是在為董承說話,但是聽他口氣,卻全然不是那麼一回事,董承來董承去,絲毫不將當今國丈放在眼裡。

  「仲達!」司馬朗皺皺眉,嗟嘆說道,「非是天子任人唯親,實是無可用之人罷了,為兄在天子身邊乃有二月,何時看到過天子身邊有能人幫他出謀劃策?儘是些庸庸碌碌之人罷了,天子也是不得已啊……」

  「不曾想兄長如此在意天子?」司馬懿哂笑一句,隨即嘿嘿一笑,神色古怪得說道,「既然如此,兄長為何還要藉機金蟬脫殼,另投他人?」

  「唔?」只見司馬朗面色一滯,神色有些不自然地說道,「為兄何以如此?仲達莫要胡說!」

  「哈哈,兄長何以欺瞞小弟,待小弟為兄長一一道來!」司馬懿望著兄長,神色自若得說道,「方才城門之下那一幕想來便是兄長為天子所獻之策,叫曹公吃了一大虧,如此曹公心中豈會幹休?定是要查明為天子獻策之人,是故,兄長如願以償,得以見曹公一面,而曹公亦是對兄長另眼相看!一面全了君臣之義,討好了天子,一面又得以藉此投身曹公麾下,兄長一石二鳥之策,小弟甚是欽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