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夕陽蕭鼓》和《十面埋伏》其實作為曲目來說,更適合琵琶,因為都有許多的場面要靠琴音來顯,但古箏彈來此曲,不論從曲目還是動作上,更會有些渲染尤其是為了表現金戈鐵馬的戰鬥場面,要不斷的在高音處繃弦,掃擊琴架以仿琶音嘶鳴,故而可看性倒是多了幾分。

  曲調翻覆如人浪,音蹙而驟,焦急如心曲,燥沖如血熱;輪指細搖,似風吹草木簌簌,千軍萬馬靜待。音拔高猛勁,宛若兩軍對戰,處處震耳!

  徐而察之,似有金聲,鼓聲,兵器交擊聲,聲聲入耳;又似有屋瓦飛墜,人馬嘶竭,奔突慘吟,場面駭然;忽而曲調柔和一分,似入了大帳,見那虞姬舞起雙劍,招式凜然;身姿曼妙卻轉個眼花,雙劍起舞,只有流光……曲調錚錚,木倒瓦碎,噼啪的繃弦之音猶如敵軍圍剿,浪浪湍急又如楚歌滿耳。

  悲霸王,別姬聲;陷大澤,追騎聲;至烏江,自刎聲;余騎踏,蹂踐聲……此一刻擰在一起,令聞者始而奮,繼而悲,終涕淚!

  蘇柔兒按了琴弦,將所有餘音全掃,此一刻寂靜滿場。

  她喘息了一番,抬了頭,直視了前方,就看到那狐狸眸子直瞧於他,透了火熱。

  「好!好一曲十面埋伏,好一場金戈鐵馬!」宮中琴師激動的下了大台,奔至小台:「江山輩有人才出啊!看來今個倒也難評誰是勝者啊!」

  杜大掌柜立刻笑言:「就算難評,大人也需分出勝負,總不能一張琴分了兩半不是?」

  琴師蹙了眉:論琴技這二人其實不分伯仲,就曲目而論,十面埋伏可是勝過了夕陽蕭鼓,但是,那可是太傅之子啊,太傅是什麼人,音律大家,若是他的兒子輸了,豈不是……為今之計,也只有令那女子退於二位了。

  心念如此,他做了評:「兩個曲子都是極好的,兩位也都是少有的人才!不過,就如杜老之言,總要分個勝負,所以就意境而言,我思來想去,葉公子稍勝一分!」

  葉青城當即臉上全是笑意:「這麼說是我贏了?」

  蘇柔兒立刻冷笑:「好一個稍勝一分啊!」說罷瞪了葉青城一眼轉身要走,葉青城一把抓了她:「柔兒,你別生氣啊,你若喜歡,琴我送給你啊!」

  蘇柔兒回頭瞪他:「誰稀罕你送!分明就該是我贏!」

  琴師頓時覺得尷尬,準備打圓場自己送點什麼出來,豈料葉二少一笑:「贏不贏的何必問別人?咱們就問自己!不如你我和彈一曲,一曲上較個高下?怎樣?」

  蘇柔兒一笑:「好啊!只是一張琴你要怎樣彈?總不能把那古琴也算進來吧?」

  葉青城嘿嘿一笑:「沒關係,你可以先彈……」

  「那可不成,我不喜歡占人便宜,不如你我,四手連彈!」

  正文 第二十二章 弄梅之昧

  四手聯彈,在現代實在常見,在古代卻是極少的,縱然有人湊在一處,也無非是雙琴或是雙樂相合,極少有人能一張琴而兩人齊彈。但極少並不是沒有,也有伉儷愛侶共彈一曲,一引一合;有心意相通之人,默契共曲,奏的酣暢淋漓,只是這需要兩人的默契,而這份默契豈又能是一朝一夕?

  蘇柔兒說出想法,驚的圍觀之人驚訝不已,知道的,是知這有多刁難,不知道的,想到一男一女如此近身而彈,是幾多失禮?

  蘇柔兒站在那裡不去理會周圍的嘈雜,只瞧著他:「敢嗎?」

  葉青城笑的嘴角彎彎:「沒什麼不敢,只是彈什麼曲子?是不是雲水禪心,這個你我都熟!」

  蘇柔兒搖搖頭:「我與你是比琴,若彈那曲子,何來的比?」她說著起身走到了琴台後跪坐,看向葉青城。

  她跪的是正中,並非偏一側,葉青城沖她笑了笑,快步過去在她身後一坐一斜,雙手按放在琴弦上,全然將她圍住,好似摟在懷中一般。

  周圍發出嘖嘖音聲,有咋舌的,有驚嘆的,也有偷笑不齒與臉紅的。

  盈袖張大了嘴,先前的得意全然消失,她看著如此親昵姿態的兩人,不知自己該說什麼,而蘇柔兒也抬了雙手放在了琴弦上,輕啟了唇:「梅花三弄,如何?」

  「好!」他應了,抬了手,蘇柔兒一撥琴弦,悠揚的曲調而出,輕撥弦,如花瓣靜放,他抬手滑指掃過,似有雪粒落下,她的指下梅花輕顫依然笑傲於寒色。

  滑指送雪撲簌,他似雪片欲聞花香,她卻勾指俯身去了高音處,纖指輕勾,細細的高音輕簌簌的出,好似月光投下銀輝,將梅獨照,梅又獨語,似向月傾訴,音如此的輕,拔尖入了月,又似輕舞煙霞,又似暗香浮動,與雪中她自香來她自幽,冰清玉潔的雪兒也只能低頭瞧著她高傲獨舞。

  他的唇角翹起,指去了低音處,他勾指送音,將月的高潔掩蓋,送上朵朵雲彩,此刻花兒再艷,也和雪映在一處,紅映白,白襯紅,美艷欲滴不可方物,她這朵梅花仿若被圍,逃不掉也離不開……

  她笑著高音配合幾下,一瞬滑指後,她在中高處撥撓,他停了手,聽她語訴,似說著躊躇,似說著還羞,他笑了笑,略低一音配合,好似綠枝搖曳,好似傲語寒冬,她聽得也勾了唇,指下一分,與他音調契合而奏,高一度低一度的音里,梅花與雪共舞,似在雲中搖曳,似在煙中妖嬈。

  幽幽中音似鍾,她勾指輕撓,花枝亂顫中的嬌顏,似是面對風雪也要高昂了頭,他笑著為她送去悠揚之調,陪她重音點點,好似一位知梅的人立於枝下瞧著它,陪它一同抵禦風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