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們以為我的答案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倏然收了臉色笑容,犀利有神的目光在榮慶臉上連連掃了幾遍,最後方才冷笑道,「這玻璃酒杯在面前看的時候晶瑩剔透無比精巧可是打碎了又怎麼樣?不過是一堆沒用的廢品罷了!世上之事,既有為山九仞功虧一匱,也有置諸於死地而後生。如今我選取地不過是後者而已,雖說不能奢望別人選的就是前者。但是不試一試又怎麼知道?」

  儘管早知道李明澤的果決,但是,榮慶依然沒有想到對方會果決到這個程度。望著那張不容置疑地臉,他使勁吞了一口唾沫,最後只得訥訥道:「可是。如今帝位上已經有了名正言順的主人,雖說只是個襁褓中地孩子,但畢竟為此祭告過天地祖廟……」

  「我什麼時候說過一定要把那個孩子拉下馬來?」

  臉上帶著譏誚,李明澤再一次打斷了榮慶的話:「如今雖有長公主輔政,但畢竟她是女流,又並非皇太后太皇太后,倘若以我為攝政王,那麼,長公主壓力大減不說。就是那小孩身下的椅子,只怕也會更加安穩吧?」

  這個時候,李方也終於忍不住反問道:「王爺此議雖好。但終究有些一廂情願,試問。王爺何以保證別人會答應這個條件?再說了。幼主權臣,就算現在能夠相安無事。一旦小皇帝長成,誰敢保證他一定能夠視王爺如兄父?」

  面對這一疑問,李明澤反而愉快地笑了,只是那笑容中卻隱藏著不少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鎮北軍上下如今視我如神,萬復更是矢志效忠,除此之外,我在各地還都有一些根基。如今再加上南北大營,我的籌碼已經不少了。是和我先來一場內耗,還是選擇相信我,這是一個很簡單地答案。至於小皇帝……我會盡全力教導他,若是他不明白那些苦心,那麼便證明他沒有皇帝的氣度。這少年夭折的幼主,歷朝歷代似乎都不少。」

  最後一句寒氣森森的話讓榮慶和李方齊齊色變。儘管面對的只是一個剛剛十九歲的青年王爺,但是,他們仍舊感到一種深深的心悸。居然能有如此狠絕的手段和心腸,這實在是太可怕了。若是真的與他為敵或是激怒了他,只怕下場真地會很悽慘。

  事到臨頭,再加上李明澤一臉我意已決的模樣,兩人終於不得不放棄了勸諫,分頭出去準備。榮慶自然是去挑選護衛,至於李方則是去暗中打點京城中的一切,兩人地腦海中不約而同地轉著同一個問題——這位主兒真的對皇位一點興趣都沒有麼與此同時,宮中地亂局也終於因為崔夙地回歸而漸漸得以緩解。宮內局加上禁衛上下全體出動,人心浮動的局面自然是很快得到了轉機。然而,等到幾個頭面人物得知任貴儀在延福殿抱著小皇帝不肯放手這一消息時,卻齊齊為之大驚失色。

  任貴儀怎麼會忽然跑到延福殿去了!

  由於小皇帝還不到一歲,因此眾人地目光一直都在慈壽宮而忽略了延福殿,而豫如因為一向安分守己,更是沒什麼人注意到她。誰也不會想到,循規蹈矩的豫如竟然會在最亂的時候到延福殿奪過了自己的孩子!

  「飯桶,混帳!」

  復出以後,為人處事都極其低調的寇明生第一次大發雷霆,衝著幾個前來報信的延福殿小太監大罵道:「這樣重要的事情,當初為什麼不派個人過來報一聲?哪怕前些天不行,這昨天總歸是安靜下來了,為什麼要拖到今天?要是皇上少了一根毫毛,你們……你們……」

  沈貴見寇明生動怒,雖然心裡也是一團火氣,卻依舊不得不上前勸說了一番。好容易讓這位宮內局掌令消了氣,他方才示意兩邊的人將地下那幾個瑟瑟發抖的小太監拉下去,旋即低聲對寇明生建議道:「事關重大,若是瞞著長公主反而不美,還是趕緊走一趟宣政殿吧。」

  而崔夙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竟不是大怒,而是深深的怔忡。母子情深,不管豫如當初怎樣憎恨先帝李隆運,但那畢竟是過去的事了,懷胎十月生下來的孩子,如果真的能夠視若無物,那絕對是不符合情理的事。所以,她當初才會建議太皇太后冊封豫如為皇太后。一個無權無勢沒有外戚勢力撐腰的皇太后能夠做的實在太有限了,這根本不是什麼威脅。

  然而,太皇太后直到死,也沒有答應這個要求。

  一切都是天數命數,她只能親自走一趟延福殿,看看能否挽回這一切了。

  網友上傳章節 第四卷 日落碧山廬 第五十章 母子情深

  「禎兒乖,等到桃花開了,娘帶你去看桃花!」

  豫如抱著自己的兒子坐在床榻上,臉上蕩漾著母性的光輝,不時輕輕地用手指逗弄著。自打三天前進了延福殿開始,她就抱著孩子不肯放,哪怕是進食的時候也必得看著孩子,晚上幾乎是不眠不休。起初的時候人家畢竟還看著所謂的太皇太后旨意,到了後來幾個宮人太監越看越覺得不對勁,直到傳來消息說崔夙回宮,眾人便琢磨到了一點關鍵。

  什麼太皇太后口諭,那絕對是假傳聖旨!

  正因為如此,方才有幾個小太監上宮內局報信那一遭。只不過,因著豫如是皇帝生母,前朝貴儀,又曾經是崔夙的身邊人,因此沒有一個敢上前去爭奪孩子——這要是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誰也承擔不起。

  因此,兩個宮人站在門口,眼看著豫如死死盯著孩子不肯放手,儘管心下焦急,但竟是半點法子也沒有。直到遠遠傳來一聲長公主駕到,兩人方才如蒙大赦一般跳了起來,慌忙跑去迎接。至於豫如卻仿若未聞,目光中仍然只有一個李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