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望著那湛藍的天空,一絲笑容定格在了太平公主的臉上。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拾殘局

  百福殿和中書省不過一牆之隔,千秋殿亦然。然而,這一道高牆卻隔成了兩個天地,一個天地內住著心如止水的人,另一個天地內則是忙碌著一群雄心勃勃的人。

  從三天前開始,一道又一道旨令就從中書省發往天下,在缺少了數位宰相的情況下,一個又一個年富力強又忠心於天子的人補充到了這個大唐最高權力機構中,而星夜從洛陽趕回長安的張說,則是以左丞的身份暫時成了中書省最高長官。而百福殿內,明言不管政事的李旦雖然只用下棋畫畫看書來消磨時光,但只看那不曾舒展的眉頭,便能知道他並非是全然放開了一切。

  於是,當這一天太平公主已死的消息傳到百福殿時,正在和李旦對弈的凌波不禁心中一跳,再也抓不住手中的棋子。那黑色的雲子輕輕地掉在了棋盤上,剎那間亂了整盤棋局。相比她的反應,李旦卻只是將白子隨手放回了盒中,面上的表情甚至沒有什麼變化,更沒有理會前來稟報的李隆基,一言不發地往後殿走去。

  「父皇……」

  聽到這聲呼喚,李旦便停住了腳步,隨後淡淡地吩咐道:「太平會有今日,皆是朕當日縱容之過。如今她已經不在了,朕也想一個人好好靜一靜。朝政繁雜,這裡有芳湄和柔宜,還有十七娘,三郎也不必憂心朕這個老頭子,回去處理大事吧。」

  見李旦說完便轉身消失在了那扇門中,李隆基的表情不禁異常複雜,旋即便看向了凌波。見她面色怔忡死死盯著棋局,他沉吟片刻就走上前去,低聲說道:「十七娘,父皇這幾天一切可好?」

  凌波先蓋好了那盒黑色的雲子,這才把目光從棋局上移開:「陛下這不是多此一問麼?即便太上皇再恬淡,面對這樣的大變又怎麼可能好過?即便是想通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少不得也是噩夢頻頻,連著幾天都是豆盧貴妃和王賢妃夜夜照應,這才勉強睡得好覺。」

  「果然是如此……」

  自打李旦退位為皇嗣,李隆基便和父親住在一起長達十幾年,彼此之間感情深厚。儘管他這一次痛下決心痛下殺手,但對於李旦這位父親卻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愧疚。畢竟,將皇帝的大義名分送到他手中的,恰恰是他的父親。看到凌波臉上一絲表情也無,他不禁生出了一絲黯然。這一次的事情不但讓他和父親李旦之間生出了嫌隙,只怕是凌波和李旦之間也再不可能維持當年的情分。

  人都變了,一切還怎麼可能回到從前?

  「十七娘……」

  不等李隆基開口說什麼,凌波便站起身擺了擺手,隨即正色道:「陛下什麼都不要說了,事到如今多說無益。既然陛下已經做了,那麼便不妨做到底,將局面收拾乾淨,還百姓一個朗朗乾坤。不到十年的功夫,大唐竟然有四次大變亂,天下早已人心惶惶,若不能安天下民心,那麼先前的流血也就都白費了。我只希望陛下在安定了長安之後能夠心繫天下,讓天下四海都能沐大唐恩威。」

  李隆基本能地聽出了一絲預兆,面色登時一變:「十七娘你莫非要回庭州?」

  凌波避重就輕地答道:「裴郎一向心繫西域,我也很喜愛那裡。此間事了,我和他說不定會回去。」

  「朕明白了。」李隆基把到了嘴邊的挽留吞了回去,也不再提什麼論功行賞的話。他很清楚,某些別人趨之若鶩的東西,這一對小夫妻並不會放在心上,「裴卿不日便要回長安城,我預備以雍州為京兆府,以他為京兆尹。裴卿公正廉明,必定能勝任此職。」

  「那我就替公公拜謝陛下了!」凌波微微屈膝襝衽一禮,見李隆基仍是站在那裡不曾挪動,她便出言提醒道,「如今國事千頭萬緒,太上皇這裡自有我等照應,陛下還是趕緊回去吧。」

  無可奈何之下,李隆基只得轉身離去,而高力士卻延後一步,趁人不備翹起大拇指朝凌波晃了晃,旋即搖搖頭使了個眼色,這才迴轉身追了上去。到了殿外,他看見李隆基兀自站在台階前並沒有走,只得上前幾步問道:「陛下還在擔心太上皇?」

  「父皇縱使一時心傷姑母之死,只要緩緩勸解,漸漸地總能恢復過來。只是十七娘……」李隆基深深吸了一口氣,忽然苦笑了一聲,「朕永遠都看不透她究竟在想什麼,也不知道她想要什麼。上一次徐瑞昌說她一定會回來,這一次……這一次她若是再離開長安,朕卻可以肯定地說,她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高力士被這樣一通莫名其妙的話說得瞠目結舌,好一陣子方才反應了過來。於是,這位在平叛的時候立下赫赫大功的右監門將軍使勁翻了個白眼,然後方才低聲提醒道:「陛下,既然那個徐瑞昌有些鬼鬼祟祟的門道,何不召他來問一問?恕臣直言,這一次能夠這麼快解決太平公主一事,多虧了徐瑞昌說動魏師古首告,他自然功不可沒。」

  「徐瑞昌……」

  李隆基輕輕念了一遍這個名字,最後隨便點了點頭:「區區一個太樂令確實屈了他的才,你待會讓人宣召他入宮。還有……」

  高力士見李隆基這麼一停頓,便知道他有要緊的話吩咐,連忙將頭湊得更近了一些。下一刻,一句低沉的話就鑽入了他的耳朵:「那個元夙,你找幾個穩妥的人讓她寫一份供述出來,該怎麼寫你應該很明白。蕭至忠竇懷貞幾個都已經死了,崔湜乃是博陵崔氏出身,按照現在那幾個罪名不過是流放,不過,新興王李晉臨刑前叫嚷的那些話如今已經傳得沸沸揚揚,若是讓他苟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