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所謂遺詔自然是洋洋灑灑長篇大論,但其中心主旨只有一個,那就是以溫王李重茂為太子,韋後總理一切政事,相王參謀政事。除此之外還有一系列人事任命:命中書舍人韋元徼巡六街;命左監門大將軍兼內侍薛思簡等將兵五百人馳驛戍均州,以備譙王重福;以刑部尚書裴談、工部尚書張錫並同中書門下三品,仍充東都留守;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吏部侍郎崔湜並同平章事。而先前調府兵五萬人屯守長安城的處置一併作了宣示。

  儘管這樣的遺命有很多讓人疑惑之處,但這些重臣進來的時候都看到了紫宸殿外密布的羽林軍飛騎,再加上以相王參謀政事更是眾望所歸,於是也只得勉強按捺下心中懷疑,伏地下拜垂首遵命。然而,還不等上頭的凌波因為遺詔的過關而鬆一口氣,宗楚客卻公然站了出來,偕同韋溫等幾個宰相「義正詞嚴」地反對相王主政,理由卻也是冠冕堂皇。

  「相王和皇后乃叔嫂,皇叔輔政,於理非宜;聽朝之際,何以為禮?」

  可偏偏就是這樣的理由,附和的人卻在大半,凌波冷眼看去,不外乎都是崔湜之流,唯一一個敢站出來據理力爭說遺詔不可改的蘇瑰最終也被宗楚客和韋溫嚇退。想到昨日晚上將遺詔送到含涼殿時韋後雖不悅卻沒有表示異議,她只覺得心底生出了一股深深的無力感——能做的就只有這麼多了,如今事不成功,莫非這就是天意?

  第一百八十五章 沒有天意,只有人意

  連著忙碌了三天,眼看著朝臣都接受了天子駕崩這個事實,凌波原以為自己會清閒下來,結果還沒坐下來喘一口氣,就不得不再次前呼後擁地來到這個地方。瞅著那座不大不小的宮殿上頭龍飛鳳舞的含冰殿三個大字,她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剛剛她一路行來,就只見太液池以北往日的繁華氣象一掃而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寂靜肅殺的氣息。如今她帶著人在這大門口一站,就只看見裡頭一堆內侍宮人全都跪伏在地上瑟瑟發抖,好像她成了追命閻王似的。更誇張的是那個在她面前深深彎腰的那個內侍,說話結結巴巴不說,而且還一個勁地擦汗,使勁分辯說這含冰殿的主人這幾天不曾踏出大門一步。

  無奈之下,她只得撇下那個內侍邁進了大門。才走了幾步,她就感到一股濃重的藥味撲面而來,正疑惑的時候,就只見一個比她還年輕幾歲的少女捧著一個條盤低頭匆匆行來。她正要開口詢問,那少女忽然抬起了頭,一看見她就好像受驚的小鹿似的往後頭一跳。這一蹦不打緊,那條盤中的藥碗一下子翻了出來,掉在地上砸了個粉碎。滾燙的藥汁飛濺了出來,濺得她衣襟上裙子上四處都是。

  見此情景,奉命隨侍在凌波身後的珠兒眉頭一挑,怒聲喝斥道:「這是怎麼回事!」

  「我……我……」

  那少女顯然是嚇著了,支支吾吾老半天竟是憋不出一個字來。好半晌,還是幾個宮人匆匆忙忙奔過來收拾,其中一個看到凌波那一片狼藉的裙子,嚇得打了個哆嗦,呆了一呆方才小心翼翼地解釋道:「縣主息怒,王妃只是一時失手,並非故意……」

  看著那個滿臉畏縮的少女,凌波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就是溫王李重茂的王妃,大唐未來的皇后?面對這樣一個地位尊貴偏偏又讓人敬畏不起來的人物,她簡直不知道說什麼是好,只得吩咐宮人去找一套乾淨的衣裙來。這時候,那少女方才從極度的緊張驚駭中回過了神,上前微微屈膝一禮,低聲問道:「溫王如今正病著,不知皇后有什麼吩咐?」

  此時內宮遍地都是禁軍,天子駕崩的消息仍然沒有傳開,但那種如臨大敵的架勢自然是嚇倒了不少人,也包括這位溫王妃。凌波瞧著她雙頰蒼白肩頭抖動,本能地伸過手去攙了一把,誰知對方竟是猛地把手往後一縮,她竟是抓了個空。面對這位一驚一乍的主兒,她心中無奈得緊,深深吸了一口氣後便沉聲道:「奉皇后諭,請溫王移宮。」

  移宮!乍聽得這麼一個具有震撼力的字眼,好容易鎮定下來的溫王妃陸氏再次大驚失色。要知道,溫王李重茂並非韋後嫡子,早早就在外開府建宅另外居住,在前頭廢太子李重俊死後方才被韋後用某些理由移至大明宮含冰殿居住。前頭兩個哥哥一個被流放在外看管,一個被殺,李重茂小小年紀飽受驚嚇,身體一直不好,她這個王妃也不是什麼高門頭,這幾天更是被外頭的動靜嚇破了膽。

  她好容易才克制驚悸迸出了幾個字:「移……移到哪裡去?」

  此時此刻,凌波能充分感受到這位溫王妃和周遭內侍宮人的驚悸,因此也無意賣關子,當下就直截了當地說道:「陛下駕崩,遺詔立溫王為皇太子。大行皇帝梓宮不日便要遷移太極殿,皇太子自然不能再蝸居在含冰殿,所以得移居蓬萊殿。王妃……如今該稱呼您太子妃了……還請太子妃帶我去見太子殿下,儘快移宮。」

  這樣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無疑比移宮兩個字更加具有震撼力,陸氏甚至不知道該驚喜還是該恐慌,甚至都不知道是怎麼把人帶到李重茂面前的。而等到凌波見到李重茂時,這一位顯然也沒有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驟聞異訊之後竟是上下牙齒打架,根本不知道是悲是喜。

  看到這一對即將成為大唐至尊的年輕夫婦如此光景,凌波只得把事情交給了隨行而來的宮人內侍,自己卻一刻都不想在這裡多呆。韋後安樂公主野心勃勃,這冊立新君不過是一個幌子,翌日李重茂必遭廢黜,試問這樣的皇位又有誰會願意坐上去?再過兩天就是正式發喪了,到了那時大局已定,便是李隆基再有本事只怕也回天乏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