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口氣出完,凌波也就不再糾纏這個問題。裴願那天說出了那麼一番話之後,她心中就篤定了許多,總像是有了主心骨似的,區區名聲問題原本她就不計較,眼下就更沒有必要去考慮了。再說,她如今是名副其實的腳踏兩隻船,這隻船萬一真的有了問題,她還可以轉乘另一隻,何苦自己找煩惱給自己受?

  「短短十幾天的工夫,你就讓那位即將成為太子的衛王殿下徵辟你當了王府行參軍事,果然是好本事!怎麼樣,這幾天去王府任事,可曾有人為難你,或是對你的來歷有所懷疑?」

  「這倒沒有。」陳珞原本打算謙遜兩句,可面對凌波似笑非笑的表情,本能地將那些話吞了回去。想到自己在衛王府中的所見所聞,沉吟片刻,他還是不無謹慎地說,「衛王雖高傲自大了些,但恕我僭越,比起當今陛下來,衛王處事還算英果。只不過,衛王府實在是龍蛇混雜什麼人都有。既有勛貴子弟,也有寒門士子,甚至有遊俠一類的人物。這些人縱酒高歌談笑無忌,和當初小王駙馬家裡的景象很有些相似。我只不過剛剛任事三四天,就見到了遼陽郡王李多祚和成王李千里數次登門。」

  此時此刻,凌波竟是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繼而更是跳下了鞦韆,臉色很有些難看。

  遼陽郡王李多祚是左羽林大將軍,擁立武臣中的第一號人物,以外族爵封郡王的除此之外別無他人,算是掌握羽林軍實權的真正人物!而成王李千里乃是吳王李恪的兒子,昔日只是鬱林侯,沒別的本事,阿諛奉承卻有一套,這李唐皇族在女皇年間幾乎死光了,偏生他活得有滋有味,現如今赫然是拜成王,執掌左金吾。羽林掌禁衛,金吾司治安,這兩人乃是衛王府常客,吳儀表示李重俊對羽林和金吾都有相當影響力。若是有這樣的兵權在手,就算是他和王同皎一樣言行無忌,那至少有了自保甚至再進一步的本錢!

  「從今往後,若有事情你就悄悄送信去開洋商行,這裡不要再來了,免得泄露行蹤遭了殺身之禍。你單身住在外頭,只有僕婢遠遠不夠,我到時候找一個可靠的高手給你,你出入最好帶著他。」

  陳珞早在凌波跳下地的時候就站起身來,此時聽她吩咐得鄭重,連忙低頭答應。等聽到要派護衛給自己,他登時露出了一絲詫異,一抬起頭卻看見凌波已經側過身去,眼睛似乎正在仰望頭上蔥蔥鬱郁的樹冠。

  「我並不是純粹為了保你安全,而是為了以防萬一。你當然該知道我眼下就是你頭上的茵茵華蓋——當然,你也盡可以棄我投衛王,他畢竟是將來的太子,但我想你是聰明人,知道這權握天下的人究竟是誰,知道她們如今也算是我頭上的華蓋。陳珞,我只送你八個字,驕其聲勢,避其鋒芒。萬事莫出頭,那樣即便異日有什麼事,你也可以全身而退。」

  陳珞心中一凜,立即躬身施禮道:「謹遵縣主之命。」見凌波似乎無話再吩咐,他便告辭離去。雖然他本想再單獨見一見陳莞,可一想到妹妹如今那已經大變的性子,還有那掛在臉上的欣悅笑容,他就打消了這樣的主意。如今高懸在他們頭上的利劍已經沒了,既然如此,他沒必要只爭朝夕,他要謀劃的應該是未來!

  凌波重新在鞦韆上坐下,輕輕盪了一會,她便懶散地吩咐道:「聽夠了沒有?出來!」

  話音剛落,花叢後頭便閃出一個人影來。只見他頭戴平巾幘,身穿一件瑞錦紋藍衫,走上前雙手攏在袖中深深低頭,雖彎腰控背看不見頭臉,流露出一股恭恭敬敬的意味,但看在人眼裡,卻仿佛能夠聯想到那張俊秀妖媚的臉。

  「你站在那裡聽了不少,有什麼感受?」

  瑞昌這才大膽地抬起頭,那桃花眼中儘是媚笑:「縣主神機妙算未雨綢繆,小的自然佩服得五體投地。只不過,小的聽說安樂公主也不喜歡衛王,縣主若是要對付他,只需讓他當不成太子便可,何須遣人當間者那麼麻煩?」

  「眾望所歸的事情,縱使是韋皇后亦無法阻止,但有了把柄就不同了。」

  凌波曬然一笑,也不去看瑞昌臉上那愕然中帶著興奮的表情,輕輕地用指甲掐了掐手心。她已經入局很深了,既然已經退不出來,不借著這個機會公報私仇更待何時?

  第一百三十一章 韋後大仇得報,凌波再見太子

  空懸一年半的儲位終於塵埃落定。事實上,在譙王李重福被貶出京城,溫王李重茂尚在幼齡的情況下,東宮的歸屬原本應該是沒有懸念的。之所以拖了這麼久,無非是韋後上官婉兒的一點私心作祟,無非是安樂公主心中不樂意,無非是武三思心中對李重俊當太子存有疙瘩,無非是皇帝李顯天生耳根子軟沒有主見。總而言之,這件事定下之後,滿朝文武的心都放下了。

  然而,名為太子,李重俊卻仍然住在自己那座衛王第當中,原因竟是因為大明宮東內之中沒有東宮,而太極宮的東宮已經荒廢了好一陣子,現如今不修繕不整理,一時半會沒法住人。儘管誰都知道這不過是藉口,但天子金口玉言,旁人也毫無辦法,縱使是剛剛祭告太廟成為儲君的李重俊,也只能憤憤在書房中咒罵了一番,照舊規規矩矩地上表謝恩。

  這一天,大明宮麟德殿中百官雲集,卻是正在賜宴。這宴並不是因為立了太子百官同慶,恰恰相反,今日李重俊在此亦不過是區區陪襯。即使是權勢滔天如武三思,縱使炙手可熱如韋巨源,這時候也是滿臉笑容順著天子的口氣頻頻奉承。而諸如相王李旦成王李千里樂壽王武攸暨等李武兩族的煊赫人物,此時俱為陪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