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別說了。」

  武后的聲音一下子哽咽了。她的生命中一共有過兩個男人,對於太宗皇帝,十四年的歲月中,她只是看到了一個光芒四射的身影,那光芒甚至刺得她透不過氣來。而如今床榻上這個已經病入膏肓的男人卻帶給了她真正想要的一切。儘管他曾經背叛過她,也曾經猜忌過她,甚至曾經用過種種的大小手段,但她仍然是那個不可取代的人。

  李賢忽然感到自己這麼一大堆兒孫站在這裡很礙事。雖說也是至親至近的親人,但似乎比起老爹老媽這將近四十年夫妻情份來,他們還真的得靠邊站。於是,他低聲拉過旁邊的李弘叨咕了幾句,隨即便朝身後的下一輩們打了個眼色。在李嘉的帶頭下,一群人都躡手躡腳退了出去。緊跟著,他一手拽住了李旦和李令月,李弘抓起了李顯,都暫時避開了去。

  這一幕李治都看在眼裡,見妻子渾然沒注意,他不禁莞爾一笑:「媚娘,都老夫老妻那麼多年了,這病你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別傷心了。不是朕觸你的霉頭,你不得也有這一天麼?看看我們的兒孫們,一個個都孝順,一個個都聰明,朕還有什麼可以不滿足的?媚娘,朕很羨慕你,你看,你到現在還是滿頭烏絲,似乎永遠不會老,可是朕卻……」

  他這句話還沒說完,一隻溫潤豐腴的手就忽然掩住了他的嘴,他的後半截話頓時都吞了進去。忽然,他感到有些溫熱的東西滴在了臉上脖子裡,頓時怔了一怔,旋即從內心深處生出了一種欣慰。

  他一直都知道妻子的強勢,一直都知道她的欲望,一直都知道她的目光不單單在於他,而且還在於更高更遠的東西。他曾經聽兒子李賢開過玩笑,男人仿佛是那隻放出去的風箏,而女人則是那個拽著風箏的人,只要稍稍一不留神,風箏線就徹底斷了。而在他身上,這種情形似乎調轉了過來,他的妻子方才是那隻風箏,而他恰恰是那個拽著風箏的人。

  裡頭的氣氛會是淒悽慘慘戚戚,還是旖旎溫馨數不盡,李賢實在懶得去猜測。此時此刻,他最大的願望就是使勁地抽兩口煙疏解一下心頭的鬱悶。然而,而在這個年代,這實在是一個奢望。

  「六弟。」

  李賢聞聲轉頭,見李弘正用一種異常複雜的目光看著自己,他立刻用巴掌拍了拍自己的臉,稍微冷靜了一下頭腦。瞥了一眼那些個雖則年少,卻已經懂得不少事的孩子們,看著他們眼眶紅紅的在那裡低聲說什麼,他忽然感到了一種說不出的欣慰。

  還好,他們兄弟幾個之間的良好傳統已經流傳給了下一輩,至少他到現在,也沒發現男孩子中間有什麼不切實際的想頭,而他們臉上如今掛著的憂傷和焦慮也是真真切切的,絕不是那種虛情假意的悲傷。

  「五哥,你都兩天沒睡好覺了,待會還是先去睡一會吧。」

  李賢言不由衷地安慰了一句,見李弘頂著那大大的黑眼圈只是搖頭,他不禁感到一種異樣的心緒。他這皇帝兄長雖說這些年磕磕碰碰小病不斷,但這要是一個不注意小病成了大病,那就真的麻煩了。雖然不願意承認,雖然他老爹曾經從之前的失明中恢復了過來,但這一次只怕是大限,一個挺不過去就是最糟糕的結果。

  正因為如此,李弘絕不能出事。

  他正想尋個由頭再勸說些什麼,袖子卻忽然被拉住了。低頭看見李令月正眼淚汪汪地站在那裡,再看看旁邊滿臉戚色的李旦,他只得輕輕地在妹妹頭上摩挲了兩下,聲音變得有幾分沙啞:「人生自古誰無死,無論是誰都有這一天的。記住,待會若是父皇召見,你一定要精神一些。你和慕容成婚不久,肚子裡又剛有了孩子,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子。」

  李令月低低答應了一聲,淚水卻奪眶而出。眼看沒辦法,李賢只得朝李旦打了個眼色,見弟弟乖覺地摟著李令月快步出去,他方才鬆了一口氣。然而,掃了一眼那些個小的,他發覺竟是人人都仿佛馬上就要哭出來的樣子,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全都給我打起精神來!」

  他忽然大喝了一聲,這下子,剛剛那些垂淚的垂淚,沮喪的沮喪的少男少女全都抬起了頭,驚詫地看著板著臉的李賢。雖說李賢平日吊兒郎當沒個正經,但在諸如查考課業的某些時候卻極其嚴格,所以不但他的兒女漸漸怕了父親,其他孩子也是充滿了敬畏。

  「你們的皇祖父只是病了,這就無精打采像什麼樣子?太上皇這一輩子完成了太宗皇帝沒能完成的心愿,封禪泰山建了明堂平定高句麗安定了西北,如今四海都傳頌著我大唐赫赫威名,如此功業足可流芳百世!」

  說完最後一句,李賢深深吸了一口氣,發現不少人的眼淚被嚇了進去,他便滿意地點了點頭:「孝是在心裡,而不是在表面。你們平日承歡膝下讓太上皇歡喜,平日課業優秀也讓太上皇歡喜,逢年過節送上合乎心意的禮物更讓他欣喜。就算此次真的不可避免,也要讓你們的祖父含笑離開,聽明白了嗎?」

  孩子們中間響起了一陣參差不齊的答應聲。就在這個時候,李賢看見了武后從裡頭出來。雖說是面色不好看,但他仍然看到母親朝自己微微頷首,便拽著李弘迎了上去。還不等他開口問什麼,武后便苦笑道:「你父皇讓你們五個一起進去,他有話交待你們。」

  所謂的交待自然有幾分交待遺言的味道。由於是太上皇,李治自然不必留下什麼足可讓無數人打破頭的遺詔,所以便從最小的李令月開始一個個地囑咐。儘管都只是些平常話,但剛剛痛哭過一場的李令月哪裡忍得住,竟是一頭撲倒在床上痛哭流涕,還是李旦手忙腳亂地勸說方才稍稍緩解了一些。就連最頑劣的李顯,在聽完了李治的教訓之後,那張臉也是漲得通紅,眼淚撲通撲通地往下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