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含辛茹苦將你帶大,正是因為想看你成就一番大事業,為國之棟樑!現如今不過小有挫折你就這副樣子,如何能擔當重任?當日你奏摺入京,聖上親召,宰執親詢,哪裡不曾認真深究過?不過是因為茲事體大,不得恣意宣揚,所以暫時壓下去罷了。如今首惡已死,朝官和百姓哪個不知是你彈劾之功?還有,你如今乃是給事中,掌封駁大權,倘若還是如現在這個樣子,不若趁早求去,也免了他日罷官!」

  老母親拄著拐杖這樣一通教訓下來,趙鼎頓時面色通紅。人皆好名,而自幼苦讀的他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從潛意識中,他很是希望借著將此案辦成鐵案,讓自己名聲遠揚,而為母親戳穿這樣隱秘的心思,他自然是又羞又愧。天子官家數次整肅下來,朝中好名之風頗有好轉,虧得他還自詡當官為民,卻仍然不能免俗。

  「娘教訓的是,孩兒知錯了!」

  他長跪於地,恭恭敬敬地道:「孩兒將來一定會記住自己的職分,不會再沽名釣譽,一定會讓娘掙一個頂尖的誥命!」

  「好,我就等著那一天!」樊氏深深看了趙鼎一眼,然後便雙手將兒子扶了起來,鄭而重之地告誡道,「如今看來,朝廷又要動兵了,收復燕雲乃是太祖太宗時便心心念念惦記的事,聖上此舉自然是好的,高相公那些政事堂宰執也必定不會只記著一己之私。可是,刀兵畢竟不吉,開疆拓土而不是好大喜功,這一點你需得牢牢記著!給事中的封駁之權,切勿讓其虛設了去,也千萬別為了一點名聲而濫行職權,否則我也必定不容你!」

  趙母教子的時候高蘅正在旁邊,事後少不得告訴了高俅。而在聽得這番話之後,高俅心中大為感慨,在面聖的時候便將原樣話向天子作了轉述,末了才擲地有聲地道:「歷朝歷代都有烈女傳,其中所列皆是女子中有德行者。而臣認為,烈女重名節固然值得表彰,但是,百官若是都有如樊氏這樣的賢母賢妻,則朝堂風氣必定為之一肅。臣懇請朝廷賜封趙母樊氏,另派人訪查賢德女子加以表彰!賢、孝、禮、義皆重,如此方可昭顯皇上崇德愛才之名!」

  趙佶自己最愛重的鄭貴妃就是詩書精通的才女,因此高俅的這番話無疑正中其下懷,當下欣然應允。而這番話的題外之意便只有他們倆清楚了,在朝堂漸漸太平下來的時候,虛位已久的中宮也應當設一個女主人了。

  冊封趙鼎之母樊氏為魏國太夫人!令各地官府查訪民間德才兼備的女子舉薦,朝廷另行冊封,選出類拔萃者為宮中各妃嬪公主郡主師。

  此議一下,朝野頓時大嘩。歷來史書中為女子作傳者,首以節女孝女,賢德為重才為輕,而如今天子赫然重女子之才,自然引來了頗多議論,而附和的也不在少數。

  高俅的這一招正用在狠處,宋朝的女子雖然不如唐朝開放,但仍是明清活在禮教之下的女子所無法企及的。朱熹那傢伙不是還沒出世麼,而二程的思想如今還遠遠沒有官方化,既然如此,那他就先把女子崇才的這一條由天子官家昭告天下。只要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屁話不再被人奉為金科玉律,那麼,以前盛傳一時的古風也不會被那些狗屁理學給完全吞噬了。

  第四十章 萬事有始皆有終

  政和元年中秋,京東東路濟南府以李格非之女李清照純孝德高,才華橫溢為由,向天子舉薦,各州府亦舉薦才女十八名。天子於文德殿召見後,諸女對答如流,尤以李清照為最,天子擊節讚賞其詩詞,特封濟南郡君,其他諸女各封縣君,以為德慶永慶諸公主師。

  政和二年九月,遼靖和太后蕭奪里懶崩,終年三十三歲。遼南京留守,魏王耶律淳檄文天下,稱仁和太后蕭瑟瑟妄自尊大,以庶欺嫡,逼死靖和太后,並質疑遼帝並非正統,並以天下兵馬大元帥之名號召各方兵馬齊起勤王。仁和太后蕭瑟瑟得知之後,立刻宣布耶律淳為叛逆,以耶律余睹為天下大元帥,召上京道、中京道、西京道各路兵馬討逆。而囤扎在上京道和原遼國東京道之間的重兵三十萬亦為之軍心動搖,金國蠢蠢欲動。

  由於顧忌金國趁虛而入,無論是仁和太后蕭瑟瑟還是魏王耶律淳,都不願意在內耗中把所有的實力都扔掉,因此在幾場大戰之後,雙方默契地停止了爭鬥,暗中派人達成了一致。以儀坤州為界限,兩邊暫時息兵。而趙佶則在和一干大臣商議之後,和耶律淳約定次年將蕭芷因放回去。

  政和三年開春,原遼國海陵郡王蕭芷因在五百宋軍護送下抵達宋遼邊境,然而,就在他即將抵達南京城時卻遭遇刺客身亡。七日之後,耶律淳以先帝遺詔傳諭遼國,中京道西京道兵馬各自收兵觀望,耶律余睹只得以本部兵馬七萬人對抗耶律淳南京道十萬大軍。與此同時,金國趁勢進兵,遼東大軍敗退。

  耶律淳聞聽遼東有變,遂遙拜上京耶律延禧次子趙王習泥烈為帝,以出讓南京道,銀一百萬兩,絹五十萬匹的代價向宋國求兵相助。彼時大宋已兵定河西,興靈路和熙河蘭湟路俱已安穩,因此事先已調西軍精銳五萬於河北演練。

  得到耶律淳急信之後,大宋君臣商議三日,趙佶以种師道為帥,童貫為監軍,發兵二十萬北上。而高俅又將劉琦送入种師道帳下聽用,此時,种師道麾下不但有姚平仲鍾達等昔日舊部,調防河北的西軍之中更有韓世忠等小將,可以說是匯集了年輕一代中的精英人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