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三十章 慧眼識破瞞天計

  也不知是有好事者泄密還是有人故意為之,總而言之,前些時候僅僅止步於謠言的趙鼎彈劾蔡攸一事,終於被人用正式的小冊子印了出來,上頭那些罪狀讓膽子最大的人也看得觸目驚心。甚至有人信誓旦旦地說,倘若確實,只要一條就足以讓蔡攸萬劫不復。就連朝廷官員也暗地派人去買了來看,自然同樣是心驚肉跳。

  幾家歡喜幾家憂,對於這樣的行徑,趙佶自然是大發雷霆。畢竟,在他這個天子將奏摺留中的時候,偏偏發生泄密這種事,他不免怎麼想怎麼覺得其中有名堂,最後乾脆命人將童貫喚了來,狠狠地將一本小冊子摔在了他的面前。

  「這是什麼東西?」

  童貫當然知道這是什麼,事實上,當他聽說街頭巷尾儘是這種小冊子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陰謀!不過,他還是悄悄買了一本藏著,然後便義正詞嚴地通知了開封府查禁,只是這種事情又豈是一時半刻就能夠解決的,鬧到最後,也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而已。

  然而,此時此刻天子官家如此疾言厲色地質問下來,他勢必不能用那些難處來虛言搪塞。心思微微一轉,他便畢恭畢敬地躬身答道:「聖上容稟,此事臣早已經會同開封府查過,收繳的冊子不下數百份,但若是僅僅歸罪於小民,只恐怕讓事情更加難測。不瞞聖上說,臣最開始懷疑的人乃是趙元鎮,但是詳加調查之後,卻證明並非他所為。」

  這最後一句話無疑正中趙佶心懷,因為他也確實在懷疑整件事情是否陰謀。儘管召見了趙鼎,趙鼎也確實拿出了一些不容置疑的證據,但真的徹查下去,著實會變成一場牽連甚廣的大禍。所以,在最初的驚怒過後,他已經在考慮如何將事情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之內,卻沒想到一轉眼就會發生這樣的勾當。

  他對於童貫自然是放心的,這是很自然的事,畢竟,童貫雖然是閹宦,但立身還算持正,不但沒有恃寵而驕,更沒有把什麼亂七八糟的侄子往朝堂上舉薦。他也曾經聽說過蔡攸和童貫走得近,但皇城司查證下來,證明童貫並不是在攀附權貴,這也使得他愈加放心。所以,對於童貫做出的判斷,他已經信了八成。

  「以趙元鎮心性,確實不致於干出這樣的事情。」趙佶微微點了點頭,隨即便用一種不確定的語氣問道,「那你認為此事為何人所為?」

  「聖上,恕臣直言,此事看似明白,其實內中玄機深不可測。」童貫說完這一句,便偷眼覷看了一下趙佶神色,見這位天子似乎有些不以為然,心中不禁暗嘆一聲,遂把自己的判斷完完全全抖露了出來,「從明面上看,似乎是有人認為這是對付蔡家父子的絕佳機會,欲想將他們置之於死地而後快,所以臣敢斷言,如今只怕有不少人在懷疑趙元鎮,還有高相公。但是,臣能夠用項上人頭作為擔保,事情不但與高相公無關,恰恰是深悉他秉性的人在暗害他!」

  石破天驚,確確實實的石破天驚。對於趙佶而言,童貫的這番話與其說是意義重大,還不如說是一擊中的。換成別的大臣興許會有這樣的智慧看出當中的名堂,或許能夠勸諫一二,但是,能用這樣決絕的語氣道出這種事的,就只有童貫一個而已——當然,倘若高俅在這裡,興許會自辯一下,話語也不會怎麼好聽就是。

  「道夫既然這麼說,那麼不妨為朕分析一下,是誰在背地裡搗鼓出這樣的名堂,是誰在設計讓朕心疑大臣?」趙佶的眼睛已經漸漸眯縫了起來,但話語中卻增添了幾分威嚴和怒氣,「你既然執掌殿帥府,哪怕真的沒有順藤摸瓜查到底,有這樣幾分心得,應該已經有判斷了吧?你總不會告訴朕,這是蔡家父子自己的……」

  他一下子住了口,臉上又驚又怒,而拳頭亦不自覺地捏在了一起,雖然還不至於咬牙切齒,但是森然怒色卻是難免。是蔡京,十有八九就是蔡京!想不到啊,這父子之間已經相忌至此,蔡京最後還是能夠出手幫蔡攸一把?還是說,虎毒不食子終究是至理名言?

  「來人,傳曲風!」

  見趙佶已經忽視了自己,童貫連忙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他很清楚,即便到時候趙佶處理完事情之後發現他不見了,亦不會有什麼表示。察言觀色這樣一門學問,他浸淫其中已經太久了,久到所有這一切已經成為了直覺反應。

  穿過禁中的時候,他突然聽見斜里傳來了一聲「童帥」,便扭頭過去,見是滿臉堆笑的王黼,眉頭登時一挑,順便往四周看了看。

  「童帥放心,倘若有外人,我也不敢輕易露面。」王黼一眼就看出了童貫的心思,連忙出言安其心,然後又低聲道,「我已經暗地查過了,有一家書局和此次的事情有關,但是,那老闆就抵死不認是蔡家父子請他做的事,只承認是收了別人三千貫錢方才如此。當日蔡學士未曾找到童帥和我,之後就立刻去了蔡相公府,聽說停留了很長時間,出門的時候面沉如水,我那時還認為蔡相公不肯出手,如今看上去,似乎這父子還是合流了。」

  對於王黼的這種姿態,童貫自然萬分滿意,此時便微微頷首道:「嗯,我省得了。我的事情聖上心裡有數,即便蔡居安事情再大,也未必能夠牽扯到我。將明你卻不同,若是要百尺竿頭再進一步,便不能一味撇清,明白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