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吩咐了兩人直接帶著密匣去見章叔銘之後,風無痕這才在勤政殿內殿安置下來,腦中卻仍在考慮這件事。廖隨卿和張金榮都是他當年在藩邸的老人,忠心耿耿自然不必說,只論身手也是相當可觀的,有了他們倆在那邊協助,說不定能收到一些成效。章叔銘當年人品雖然有虧,但這些年看來,為人處事都還得體,這種熱衷功名利祿的人,只要能鎮壓得住,用起來其實也是得心應手。

  想著想著,風無痕便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猛然間,眼前似乎出現了一個猙獰的黑影。來人手持利劍,惡狠狠地一笑便持劍向他刺來。

  他翻轉著身體想要逃開,卻發覺對方的劍勢竟將自己牢牢鎖住,直到那柄劍沒入胸口,他才好容易交出聲來。

  「皇上,皇上!」一旁的小方子見剛醒過來的風無痕臉色煞白,不由也慌了神,又輕輕喚了兩聲,「這是在勤政殿,您是不是魘著了?」

  猶在震驚於剛才夢境的風無痕抬手擦拭了一把額上沁出的冷汗,一副心有餘悸的模樣。他接過小方子遞來的帕子,又胡亂在臉上抹了幾下,這才吩咐道:「今晚的事情你不用向太后和皇后稟報,免得她們擔心,知道了麼?」

  小方子猶豫片刻,方才點點頭,眉宇間卻掠過一絲深深的憂慮,最終卻什麼都沒說。

  第二十六章 撩撥

  由於章叔銘遠至兩湖為官,杜氏對於他的控制也就不由放鬆了一些,為了不惹人懷疑,她連杜彬也撤了回來。然而,當年恩科取中的進士中,她栽培的年輕人就有十七個之多,這些人都是她費心養大的孤兒,利用了唐曾源副主考的身份進了考場,各級履歷又沒有半分瑕疵,最後竟是一個個都授了實缺官員,官職最高的已是官至知府一職。這才是她的真正班底,比起那一次攪出的所謂瘟疫來說,年輕才俊才是她最看重的。

  這一日,祈郡王風無浩夫婦雙雙駕臨唐府,由於祈郡王妃唐氏自小喪父,一直都是虧了唐曾源的周濟才能無憂無慮地長大,因此對於這個伯父極為敬重。而風無浩雖然是個無可無不可的人,但對於唐曾源夫婦卻也有一種別樣的感覺,此次王妃一開口,他也就一起跟了過來。

  唐曾源在翰林院呆了幾十年,人情世故上頭都是通達透了的人,即便是面對風無浩這樣一個閒散宗室也極為客氣熱絡。而杜氏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言談間還仿佛不經意地提到了風無浩的乳母。風無浩自幼喪母,宛烈皇帝風寰照對其也不太重視,因此他對乳母吉氏極為倚重,自從開府封王之後便將吉氏極其家人接到了自己的王府,一應待遇竟是形同生母無異。

  「伯母,難道你與本王的阿姆相識不曾?」風無浩有些奇怪地問道。即使早已成年,但他對吉氏的稱呼始終未變,就連王妃唐氏也不得不跟著丈夫稱呼。

  「那是當然。吉妹妹是我的族妹,雖然自她進宮後便未曾有過往來,但畢竟還是沾親帶故地。」杜氏莞爾一笑。神情間仿佛有些恍惚。一旁的唐曾源正好還有公事,又閒聊了幾句便先行離開了。杜氏見沒有外人。言談間便直接了許多,其實真的論起來,祈郡王妃唐氏和她地關係更為親近,平日裡都是言聽計從,因此此刻她也不避忌。

  「說起來。王爺的母妃是我地表姐,我們之間的關係比現在更要密切得多。」杜氏這句話一出,風無浩立刻坐直了身體,面上竟有幾分急不可耐。

  「伯母,本王自出生起就未見過母妃,宮中更是無人談論此事,其中屈辱就不必提了。宗譜上只是留有一個成太妃的名字,其他一應生平竟都是沒有,本王就是想尋找母妃的其他親人,也是無人知曉。這些年來。此事更是如同梗在本王心中的一根刺,想不到今日終於能尋得一個知情者!」風無浩一邊說一邊站起身來踱了幾步,往日那種漫不經心地神情一掃而空。「就是為了本王沒有母妃扶持,這些年來處處吃虧,就是晉封也輪不著。這些倒也罷了,可是只能對著牌位祭掃。這讓本王身為人子的孝道往哪裡擱?」

  杜氏靜靜地聽著風無浩發泄完,好半晌才搖了搖頭。「王爺,您的心意固然好,只是,人已經逝去,你就不用這般耿耿於懷了。你的母妃成妃娘娘,當年也曾經是後宮中頗為得寵的妃子,只因為她的哥哥在宮中為侍衛的時候,曾經和一位宮女私通,這才連累了她。皇上冷落她那會,她已是懷有了身孕,由於心情鬱積,這才在產後大出血去世,留下了王爺一人。這些都是宮闈的隱秘,若非我和她曾經交情深厚,怕是也不會得知此事。後來皇上為你挑選乳母,我怕你沒人幫襯,將來受人欺辱,這才苦心安排了吉妹妹進宮,讓她在宮中以名為姓,免得麻煩,想來也已經二十幾年了……」

  儘管杜氏說得淡然,但聽在風無浩耳中卻別有一番滋味。他萬萬沒想到,乳母吉氏竟然真的和京城大族杜家有親,而且自己的母妃身上還有如此遭遇。怪不得他多次探問也沒有結果,那些宮闈醜聞向來都是內務府私下處置地,旁人自然不知道,也不敢提。舅舅的一次偷情就使得他失去了母親,那股深深的恨意和無力感頓時讓他周身如同火燒一般難受。

  杜氏見王妃唐氏一臉擔憂,便給了她一個大有深意地笑容,顯然是告訴她不必焦急。「王爺,過去的事情就不必再提了,這都是些陳穀子爛芝麻的往事了,不值得王爺這般在意。你如今是堂堂郡王,如果真要為已經故去的成太妃娘娘爭氣,就應當去找些差使來做做才行。禮部只是一個徒富尊榮地衙門,王爺在裡頭即便再突出,也不可能有什麼了不得的成績。皇上如今一連用了那麼多兄弟,王爺何不也去御前求求恩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