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越起煙悽然一笑,她何嘗沒有想過這些,只是始終一廂情願而已,如今看來,是把一切挑明的時候了。無論是繼續這種日子還是真的遁世,她都必須選擇一個了斷。無論如何,風浩准都是她的親生骨肉,她絕不忍心將其推入火坑。

  陳令誠見簾內的越起煙許久沒有答話,便轉身退了出去。這種宮闈秘事,他只能點到這裡,至於剩下的,就只有看雙方的意願了。他唯一的期望,就是不要為此牽扯到紅如,畢竟,那是他在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

  第十五章 兵弊

  豫豐六年六月初,正如眾人想像中一樣,兵部尚書衛疆聯在和左都御史鮑華晟以及左副都御史連玉常(起初設立官銜有誤,連玉常應為左副都御史)商議之後,由鮑華晟和連玉常兩人聯名彈劾了兵部郎中許鳴亥以下十三名官員。儘管這些人官品都不高,但全都是各司的司官和主事,平日撈夠了油水,就是和京中的不少權貴也是往來甚密。這道彈章一上,衛疆聯固然是又上了密折陳情,其他朝官也全都是議論紛紛,唯恐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風無痕儘管早有預計,但看到那份算得上龐大的名單和帳目之後,還是忍不住雷霆大怒。兵部雖然算不上六部中最肥的衙門,但由於主管天下武將的升遷以及練兵武器等,所以中間的油水極為不凡。余莘啟本是寒家出身,自是動不了這世家把持已久的兵部,因此這個尚書做得甚為窩囊。然而,奉旨整飭兵部的衛疆聯就沒有這些顧慮了。他先前曾經在蕭雲朝手中吃過大虧,對這些世家子弟中飽私囊的行為深惡痛絕,這一次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完全一副惡狠狠的模樣。

  既然知道有皇帝在背後撐腰,一些本來還有意出面相保的大員便紛紛縮了回去。諸如何蔚濤、越千繁一類的重臣更是冷眼旁觀,心中還在揣摩著聖意,想著這一次的變故能給自己帶來怎樣的好處。如此一來,儘管衛疆聯動靜極大,朝中竟是詭異得很。除了幾個低品官員上竄下跳之外,其他大員都是保持了緘默。

  奇怪得是,兩位都御史的奏摺固然驚天動地。皇帝的態度卻也奇怪,竟是留中不發。聽說了皇帝在勤政殿中大為光火地朝臣們心中清楚。這把火已是燒得極旺,怕是等閒熄滅不不了。風無痕一時半會沒有發作,只不過是等待著最好的時機罷了。

  果然,就在那幾個兵部官員停職待勘之際,西北的安親王風無方六百里加急送來奏報。其中羅列了這幾年兵部送來補缺地武將情況以及種種兵器的弊病,矛頭直指那些官員地貪沒之罪。儘管這位王爺不過每三年回京述職一次,但眾人都知道,當今皇帝和風無方關係極為密切,而這份奏摺,顯然是安親王揣摩上意最貼切的表現。更有人想起了自兩年前起皇帝便屢屢委派年輕官員在兵部見習的往事,立刻將其和此次的彈劾聯想了起來。這一次的風波不可謂不大,除了丁憂在家守孝地余苹啟,怕是連兵部左右侍郎都難以保全。

  興許是湊熱鬧,興許是為了迎合上意。西南的展破寒也在風無方之後上了奏摺。平定西南諸部之後,朝廷固然收回了其節制四省軍政之權,但又為他加了正一品建威將軍銜。而後又冊了一等侯。對於一個出身卑微的平民來說,這已是極為罕見的殊遇。展破寒自然知道朝中不少權貴對於皇帝的這種恩寵極為不滿,因此更是時時遣人打聽京中景況,奏摺幾乎都能切中要害。因此聖眷竟是愈來愈重。

  風無痕見四方火候已到,便下旨大理寺、兵部和監察院共同查辦此案。得了聖意的大理寺卿明觀前立刻下令屬下撤查,但在具體的經辦上卻把此事全部推給了連玉常和衛疆聯,自己只是在一旁打打雜。他也是精明人,大理寺職權雖重,卻是皇帝給的,他一個小小三品官摻和進這種大事裡頭,到時想要脫身便難了。

  這一日,正是大理寺開堂會審的時候,由於下頭的犯官都是身份非凡之輩,因此一眾想要看熱鬧地百姓都被關在了大門外頭。風無痕卻是早早地在侍衛護持下微服到了此地,只是在側堂中悠然而坐。至於公堂上居中坐著大理寺卿明觀前,右邊是左副都御史連玉常,左邊則是兵部尚書衛疆聯。明觀前雖然品秩最低,但畢竟是此地的主官,因此即便再不願意,這熱得發燙位子他也只得坐上去。

  兩邊衙役一陣高喝,十三名犯官也就被先後帶到了大堂之上。這些人中大多數是京城世家子弟,品級雖然不高,但都是交遊廣闊之輩。他們入獄之初,本還想著有重見天日的可能,但到了後來,見全然無人探監詢問,早就一個個像懨懨地茄子,一點精神都提不起來。

  「犯官等叩見明大人,連大人,衛大人!」眾人有氣無力地道。

  明觀前見身旁兩人絲毫沒有出聲的意思,只得開口道:「本官奉皇上旨意,審理你等貪賄一案。許鳴亥,你身為職方司郎中,不思報答之恩,反而收受外官賄賂,私自買賣低品官缺,該當何罪?」他聲色俱厲地斥道,「如今證據確鑿,你還有什麼可以辯解的?」

  許鳴亥心中腹謗不已,他雖然在職方司司官任上貪沒了不少銀錢,但大部分都孝敬了朝中權貴,落到自己手裡的十成之中不到三成。如今一旦見罪,居然無一人出來替他挽回,想到這一點,他就恨得牙根痒痒地。然而,他也絕不敢胡亂攀咬,除了有些明顯就要失勢的大員之外,他再擴大範圍無疑是害了全家。先前他在外頭候著時,就隱隱約約察覺到一絲不對勁,似乎除了堂上那三位主官之外,還有貴人微服到了此地。想到這裡,他猛地一叩頭,說出了一番讓眾人大驚的話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