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朕先前是不知道貢院中的情況,聽你們一說,朕便想了起來。這一處貢院也是用了幾百年了,也不知道出了多少英才,卻仍舊是一片破敗景象,大大有失朝廷的體面,也對不起至聖大成先師的庇佑。舉子每三年聚集在此地一次,卻每每要遭受病災之苦,這意味著裡頭實在是太不像樣了。舉子乃是國之棟樑,朕寧可宮室簡陋一些,也要讓貢院能夠成為他們心目中最景仰之處!」風無痕斬釘截鐵地道。

  「皇上如此關懷科舉,真是天下萬民之福!」唐曾源心悅誠服地叩首道,身旁眾人也是一陣附和聲。修繕貢院的奏摺凌雲歷朝的禮部都不知上過多少次,卻每每因錢款或其他問題延誤了下來,今次皇帝居然能下這般決心,這些文臣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第二十一章 發作

  豫豐二年三月初五,皇帝風無痕於太和殿下詔,命戶部撥款五十萬兩白銀重修貢院。不僅如此,他還下旨嚴辦當日考場中對舉子下手的一眾差役,其中最輕者也是流放關外,並命順天府、步軍統領衙門和刑部聯手,追查幕後真兇。之後,風無痕以邪教泛濫為由,命刑部草擬懸賞文書,若有人能提供任何邪教線索,賞銀十兩。若有知道邪教首腦線索者,賞銀百兩。一時之間,坊間百姓議論紛紛,各種流言又散布了開來。

  「皇上,微臣以為這般作勢,恐怕會讓此邪教有更大的影響。」海觀羽對皇帝的心急仿佛有些不以為然,因此在朝堂奏對完結後,便單獨求見了皇帝。「自古邪不勝正,所謂邪教,不過是利用了部分百姓的從眾心理,再輔之以諸多戲法,塑造真神供認膜拜。因而,這些事情只可暗訪,不可明查,還請皇上明鑑。「風無痕的臉上露出了深思之色,但他卻搖搖頭道:「海老愛卿,你只說對了一半。朕大肆追查此事,固然有打草驚蛇的可能,但卻是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交待。堂堂朝廷科舉盛事,居然為宵小所趁,若是不追查下去,恐怕坊間流言只會更盛。朕知道如此一來,有心人便可藉此大做文章,但朕不在乎。」他徐徐自御座上立起,神情變得無比肅然,「朕既然從先帝那裡接過了皇位,便得竭盡全力治國理政,不能放任這些所謂小疾不管。朝廷積弊已深,此次朕正好藉機修繕了貢院。堵住了那些迂腐之人的口舌,順便清理一下朝野也不壞。」

  海觀羽見風無痕決心已定,也就不想在此事上再作文章。便問起太后蕭氏的病情來。說到這一點上,風無痕便沉下了臉。仿佛想起了什麼不愉快地事。「太后不過是小疾,外頭那些人的傳言實在不象話,若是真惹火了朕,對他們有什麼好處麼?身為朝中大臣居然散布流言,這些多嘴多舌的傢伙實在是活得不耐煩了!」

  海觀羽還是第一次見風無痕為了這種家事發火。不由呆了一呆。

  他此時也有些摸不著頭腦,心中卻在揣測這對母子葫蘆里究竟賣地是什麼藥。想著想著,海觀羽便開口試探道:「太后有疾,朝中官員關心本是當然的事,不過想必他們無法探視,也有些心焦,所以才有流言在外。皇上不若下旨為太后祈福,如此也好息了他們地念頭。」

  「唔,海老愛卿此話竟和舅舅說的一樣,真是夠默契的。」風無痕不由調笑了一句。見海觀羽有些變了臉色,方才醒覺到自己的口誤,「朕不過是一句玩笑話。你不用在意。太后乃是朕的生母,此次染疾,確實應當再盡心一點。就依海老愛卿地意思吧,明日朕就下旨。讓舅舅他們去圓柘寺祈福,為太后鑲災。」

  海觀羽頓時恍然大悟,連忙躬身道:「皇上聖明!」

  送走了海觀羽,風無痕便又去了慈寧宮,見太后蕭氏居然真的有些清減,不由愣住了。柔萍連忙輕聲稟告了主子在這段時日的變故,聽得風無痕不由皺起了眉頭。他揮手摒退了一眾太監宮女,自己在母親床頭坐下,這才勸慰道:「太后,凡事還是看開些,朕本意並不想這麼早削去舅舅的權柄,只是他實在操之過急了。再者您不惜詐病引出他的真心,朕實在感激您的通情達理,若是您還想不開,便是朕的過錯了。」

  蕭氏不由露出了一個苦笑,「皇帝,你的脾性還是這般,哀家也不知說你什麼好。哀家是蕭家的人,能登上後位也全靠了蕭家的勢,因此對家族看得比什麼都重,這一點你應該很清楚。」她深深地凝視了兒子一眼,見對方微微點頭,便繼續道,「因此,哀家絕不能容許有人壞了蕭家地根基,不管那個人是否哀家的親哥哥!」說到這裡,蕭氏便現出幾許肅殺之色,右手也緊緊地抓住了風無痕的手。

  風無痕深深嘆了一口氣,儘管順利登基,但他對於母親仍然一直抱有提防。不僅是因為年幼時地深刻記憶,更是因為母親猶如壯士斷腕般的決心,為了自己的未來和家族的前程,亦或是為了先帝地交待,居然可以無情地把最寵愛的兒子斷送。可是現在,他突然發覺,雖說冷酷,但母親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她無時不刻都在算計,算計朝臣,算計自己的兒子,算計自己的兄弟,但是,當她作出抉擇時,仍然有一般人的喜怒哀樂。

  「太后,朕已經命上書房擬旨,準備晉升蕭重華為三等承恩侯,另外調他去光祿寺。那是一個清閒差使,也正好合著他的爵位,這樣便有足夠的分量交接朝臣。至於他的長子過於庸碌,就暫時不提拔了,而杭州知府正好出缺,便可以補上他的次子。雖說眼下沒這麼快升遷到朝廷中樞,但只需十年,應該便能用了。」他並無意全然削弱蕭氏一族,因此安排得也算周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