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風無痕心中微微嘆了一口氣,上前親自把這位皇兄攙扶了起來,意味深長地道:「六皇兄,你和朕相交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朕是那種分不清是非的人麼?你能得氓親王看重,這也是你的緣法,朕為何要怪罪於你?再者,這些條陳即使都是氓親王的指點,那也是他栽培你,只要你用心,將來必定有比這些更管用的進言,又何必妄自菲薄?氓親王是三朝老臣了,他既然有心,你就不妨多多拜訪,務必多學一些東西,朕還等著你的大力輔佐呢!」

  風無清的城府本就不若其他幾個兄弟那般深沉,現在見皇帝絲毫不究他的隱瞞,反而寄之以厚望,心中的感激之情頓時完全表露了出來。

  一個堂堂的男子漢,甚至在被人惡意欺辱了之後也不過是矢志報復的皇家子弟,此時竟是禁不住有幾分哽咽。

  只見他突然掙脫了風無痕的手,重新跪倒在地,竟是連連碰頭三下:「皇上,當日微臣落魄之時前來投靠,一無權勢傍身,二無錢財報效,而皇上不惜和別人為敵,仍將微臣視作兄長般禮敬,甚至還向先帝推薦。如此情分,微臣本就無以為報。如今皇上榮登大寶,更是不嫌棄微臣的鄙陋之才,委之以重任,如此殊遇,微臣只能粉身碎骨以報。」他驟然抬起頭來,眉眼間滿是堅決之色,「雖然微臣並不是那等大才德的人,但也絕不會辜負皇上的期望,皇上儘管放心。」

  第十二章 籠絡

  雖說太后蕭氏先前已經有了懿旨,但真的辦起事來,柔萍卻也覺得有些為難。蕭氏口中所言的堂兄蕭重華和蕭家嫡系之間畢竟親疏有別,而且是當年蕭氏祖父的庶子那一脈,因此向來並不受重視,連輩分中的字也沒有留下。如今蕭氏一族貴不可言,蕭重華卻仍只是一個位分低微的工部郎中,甚至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和蕭家真的有親。

  柔萍僅僅從轎中打量了一番景致,眉頭就情不自禁地皺緊了。跟隨蕭氏多年,她也曾經造訪過不少達官顯貴的府邸,金壁輝煌,豪奢氣派幾乎是看遍了,倒是極少看過如此寒酸的門裙。她的嘴角微微一揚,露出了一個譏誚的笑容,這才示意跟轎的小太監去叫門。

  那扇斑駁的黑漆大門終於開了,只見裡頭鑽出了一個蓬頭垢面的腦袋,卻是一個總角之間的稚齡幼童。他好奇地打量著門前的四人抬大轎,這才將目光集中在了那幾個衣著華貴的僕從身上,頓時大聲嚷嚷起來:「老爺,有客來拜!」柔萍的眉頭立時擰到了一塊,好一個沒有教養的奴才,也不看看自家的景況,居然說有人來拜,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儘管腹謗不已,但柔萍知道,若是此次真能從蕭重華這邊發現什麼可用之人,那隻要主子一句話,這一家的榮華富貴自然不在話下,因此也不可輕慢了。隨轎的一個小太監聽了吩咐,急忙殷勤地湊上前來」卜心翼翼地扶著她下了轎。

  蕭重華趕到門前便瞧見了這一幕。心頭不由犯起了嘀咕。須知男女授受不親乃是古禮,眼前這位看似身份地位不凡的貴婦居然用男子攙扶,顯然有些名堂。他倏地想到了自己那位久未謀面的堂妹。頓時臉色大變,連忙堆著笑臉迎了上來。

  「下官蕭重華。不知夫人大駕光臨陋宅,有何見教?」他僅僅瞥了一眼柔萍地裝扮衣著,便斷定了自己的猜想屬實,旁邊那幾個眉清目秀的男子更是不同於尋常僮僕,顯然是宮裡地人。醒覺到這一點。他愈發小心翼翼起來。

  「蕭大人,你就這麼把客人堵在門口麼,未免有失迎客之道了吧?」柔萍見蕭重華一臉阿諛奉承的神情,頓時又多了幾分厭棄,但仍是淡淡地道,「主子吩咐我來瞧瞧這邊地景況,既然蕭大人無意讓我進去,那我就告辭了。」言罷便欲轉身。

  蕭重華忙不迭地阻止道:「夫人說笑了,下官適才不過是一時慌了神,絕沒有怠慢之意。夫人乃是尊貴之身。駕臨寒舍,應當闔家出迎,應當……」

  柔萍立時更不耐煩了。應付了兩句之後也不再羅嗦,拔腳就自顧自地往裡走。蕭重華哪敢怠慢,立刻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口中還不停地嘮叨著罪過。待到看清楚這一家的全景。柔萍頓時對蕭重華的處境有了一點了解,不由出口道:「今日我是奉了太后的懿旨前來探視,想不到蕭大人一家淪落至此。你不是正五品的郎中麼,怎麼還是一副家徒四壁地模樣?」

  蕭重華哪裡會聽不出對方言語中的諷刺之意,心頭頓時湧起一股怒火,但面上頓時更加殷勤恭敬了。不管怎麼說,如今權傾六宮的太后蕭氏還能記起自己這個堂兄,這就是機會,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

  「承蒙太后關心,下官真是感動萬分。」他先是誠惶誠恐地答道,隨即便訴苦道,「夫人有所不知,下官的俸祿本就有限,由於官卑職小,外官的冰炭敬怎麼也送不到下官手中,因此生活卻是拮据得緊。再加上拙荊和兩個妾侍一連產下了四個孩子,光是拉扯他們就費了不少功夫。所幸兩個兒子都還爭氣,幾年前都拔貢出仕了……」

  他嘮嘮叨叨地還想往下說,卻被柔萍揮手止住了。兩個兒子同時進身是了不起的大事,更何況以蕭重華的家境,又沒有恩蔭的路子,更是談何容易。她眼睛一轉,口氣便柔和多了:「想不到兩位公子都是這般大才,若是太后知道,一定歡喜得緊。不過依照他們的位分,怕是此時還在翰林院熬資格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