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鬧哄哄的局面一直持續到傍晚時分,風無痕婉拒了克爾泰的邀請,帶著從人先行回到了自己的大帳。一進營地,他的臉色頓時就陰沉了下來,除了方勇,其餘的報訊人一個都沒有,顯然是都被堵在了京城中。

  這副情景讓他輕易就猜出了那個變節的混戰 九門提督張乾,若非他的默許,京城又怎會不通訊息?

  由於薩克親王胡里奇和準噶爾的勾結,原本派到薩克部的那個幕僚便異常尷尬了,因此,風無痕思前想後,還是將人撤了回來。他現在能信任的人並不多,因此不想犧牲屬下。有了朝廷這一層關係,怕是那人要得到信任也不容易,更何況西北戰事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一舉爆發。於是,此人就代替了原本駐紮在庫爾騰部的年嘉誠,而年嘉誠自然是萬分喜悅地再度回到了這位太子殿下身邊。

  京城中發生的一系列變故,蕭雲朝和虞榮期都還蒙在鼓裡。自從和那些王公打過一次交道之後,蕭雲朝就失卻了和他們議事的興致,中原世族的矜持和驕傲讓他分外看不起這些只會打打殺殺的蠻子,所以也就在帳中享著無邊艷福,偶爾才到風無痕這邊來打個轉。他是篤定得很,從風無痕先前的態度來看,對他這個舅舅至少還是存著籠絡之心,所以即便他再不出力,回京也不至於吃掛落,甚至還能撈到好處。

  至於虞榮期就沒有這麼幸運了,理藩院本就是兼著羈索蒙古各部的差使,所以他雖然不用參與每一次會談,暗中卻也是接觸了不少王公,當然,打著的卻是風無痕這個太子的旗號。這一夜也同樣如此,風無痕自然是不便接見那些心懷不滿的小部王公,但虞榮期就沒有這個顧忌了。領會了風無痕的心意之後,他幾乎是馬不停蹄地見了十幾個人,忙地連一口茶都喝不上,最後幾乎沒累倒。

  不過,看在快要回京的份上,虞榮期還是相當積極。畢竟,以文臣的身份成為理藩院尚書,他還是第一人。按照慣例,那些從西北軍營統帥之位退下來的皇親國戚,才是這個職務的第一人選。他已經老了,若是能在致休前撈上一個大功,那以後的爵位和子孫的恩蔭就能再升上一步。

  年嘉誠現在儼然已是成為了風無痕的心腹,雖然他身上仍然只有進蕭府前的那個舉人功名,但為太子幕僚和權臣清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他自負滿腹學問經綸,將來必得重用,因此在風無痕面前非但不敢賣弄,反而比平時更謹慎了幾分。

  如今,他就在拼命消化風無痕透露的消息,京城的變故猶如寒風一般,幾乎將他的心凍成了冰塊。可以想見,一旦這個消息泄漏,其後果幾乎是毀滅性的。許久之後,他方才艱難地開口道:「殿下的意思是說,您還要撐著將客圖策零的婚事辦完才能動身回京?」

  風無痕的臉色幾乎可以凝出霜來,他當然想長出翅膀飛回京城去,可情勢決計不容許他這麼隨意。「沒錯,若是孤急匆匆地離開,恐怕謠言立刻會傳遍整個草原,這次的會盟就再也沒有半點約束力。」他沉聲道,六卜年,如今你必須擬定出萬全的說辭,畢竟朝廷也不可能沉默太久。倘若有人給了安親王什麼無法抗拒的條件,那孤就被動了。近日之內,你必須回西北軍營,一定要爭取到安親王的支持。」

  年嘉誠不由悚然動容,雖然事先有所準備,但風無痕驟然托此大任,他還是感到一陣心悸。安親王領著西北大營的數十萬軍馬,若是真的被人拉攏過去,那風無痕這個太子無疑就是困在籠中的巨獸,半點動彈不得。

  風無痕又轉向了角落中的徐春書,「子煦,這一次你也必須跑一趟了,奮威將軍段致遠的兵力雖然不及西北大營,但好歹也是一股牽制力量。段致遠是一個聰明人,你只需稍稍提點一下,他就應該知道如何抉擇,若是真的事情有變,他那邊應該也可以依靠一下。」事情到了如今的地步,即便他當初和風無方再交好,此時也難保這個堂兄是否會在利益驅動下做出不當舉動。

  徐春書躬身應是,比起安親王風無方來,段致遠無疑要好對付許多,因此風無痕才把能言善辯的年嘉誠派去了西北大營。徐春書既然身為風無痕的心腹侍衛,這一點當然看得很清楚。「殿下,卑職不在此地,那些侍衛就暫時讓石宗代領好了。」他沉吟半晌,又出言建議道,他不提冥絕,自然是因為這個冰塊一切都以風無痕的安危為優先,對於整合別人的力量並沒有什麼心得。反倒是石宗習了多年射藝,心靜如水自是不在話下,等閒不會有任何閃失。

  風無痕點點頭算是認可了徐春書的提議,對於那八個跟隨了多年的侍衛,他當然是不會有什麼別樣的想法。他瞥了一眼侍立一旁,猶如沒事人一般的石宗,眼中又閃過一絲讚許。「石宗,你現在就去見客圖策零,把婚期先定下來,借庫爾騰部的地方把婚事趕緊辦了。橫豎已是有兩位親王的先例在,不怕別人說閒話。」他仿佛是想到了嫁到準噶爾和薩克部的兩位宗女,眼神突然黯淡了一下,「能否在草原立足,就看她們自己的本事了。」

  第二十七章 交涉

  風無痕屬下的兩個人離開庫爾騰部,這個消息在其他王公中並沒有引起多大重視,然而,客圖策零卻是思量了好一陣子。不過,如今他也沒大功夫一直注意風無痕這個太子,所以見沒什麼異動之後也就作罷。




章節目錄